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思考

2012-04-24卢欣

卷宗 2012年2期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服务

摘要:信息与知识作为宝贵的资源,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给人们带来万分的欣喜,但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他们,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中的一个重要信息中心与知识的载体,如何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中发挥它的作用一直都是高校信息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师生对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提高信息化服务的水平也就是一个急需解決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服务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水平的现状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可以使广大师生和研究人员及时方便的查到想要的各种信息。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已不在是简简单单的图书与期刊的借阅,而是扩展到了信息共享,研究支持,数据库建设等等许多方面,现代图书馆既要重视收藏,又要重视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能够积极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得高校图书馆需将原有人力资源在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上必须进一步加强,需要图书馆专业人员不断提高计算机的信息化水平,熟练使用现代信息化设备,成为具有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国家每年投入到高校的的研究资金有限,而大部分投人资金用于学生的教学培养与科研人员的课题研究,所以很多高校的图书馆的财力不足。在文献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很多高校的馆藏文献每年增长量一再减少,必要的现代化信息设备也较为紧张,信息服务也长期落户于国外的高校图书馆。因此,解决研究所图书馆面临的经费不足等问题,提高开展信息化服务水平,成为强化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加快我国高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高校的图书管的建设正处于由传统的封闭型服务模式向现代的开放型服务模式的转变阶段,过去高校图书馆的封闭型管理模式已不在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的国际化和开放型发展要求。现代高校图书馆建设强调信息化服务,传统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以轴心是图书馆,根据学校要求,采购书目,面向读者是最为简单的图书馆运作模式,提供的是以单一馆藏资源为主体的文献实体.体现的是一种简单的需求指向,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内容是以读者为轴心,面对需求,寻找资源的新型服务模式,需要用信息技术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满足读者多方位的需求,它体现的是一种全方位自动型的、智能化的服务;提供的是经过深加工的浓缩化、有序化、精细化的信息块和信息存取途径;实现的是一种信息化服务,它打破了以原始文献作为第一服务手段的读者服务传统;其服务模式从内容到形式,从技术到管理,都得到不断的调整和定位。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提高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更新观念,创造出一个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将高校图书馆这个知识宝库的大门向广大师生敞开,放弃封闭型的服务观念,尽快实行一系列全方位开放型服务。

二、对提高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水平的设想

1. 以广大师生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作为高校的三大核心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其主要职能就是满足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在现代化的高校教育与科研中,师生和同学关注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获取信息,而是要在众多的纷繁的信息中及时有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研究与学习方面的信息,用户需要信息服务人员直接参与他们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提供相应服务,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高校图书馆需要对于信息环境变化的敏感度把握到位,建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现代化服务模式。目前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式有: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模式等,电子邮件服务模式、导航服务模式、信息推送服务模式。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服务。在当今世界开展个性化定制的网络信息服务,已经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个性化信息服务理念、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广泛应用,建立一种以广大师生为中心,现代化的,能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图书馆必将是当今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2. 设置现代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机构

传统概念上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范围一般只限于相关图书的收藏、整理、编目、借阅等项工作,相比完全信息化的服务手段,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流程检索手续较为繁杂、收藏范围较为局限、资源利用率也低效,越来越不能适应新信息环境的发展及读者的需求;新信息环境下的图文信息服务应是以读者为中心的自动化服务流程,提供的是经过深加工的精细化、有序化、浓缩化的信息存取途径.力争实现一种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为了适应新的需求模式,现代高校图书馆需要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开展信息化服务,逐渐进行了机构改革,将原来独立的图书馆和信息室进行合并,从而加速研究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 培养现代化信息服务人才

在当今信息完全充分的世界里,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向读者及时提供所需要的知识,其质量、种类、数量以及信息化程度等都要具体满足不同的读者,信息化时代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取决于信息服务人员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知识及方法的现代化技术操作的能力。因此,为了适应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专业服务团队非常重要,培养创新人才十分关键.以信息知识为职业的图书馆人才,在具备一般素质的基础上,还应当具备创新素质,要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面对网络环境下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服务人员要有很强的沟通水平,图书馆要实现信息化服务,创新信息服务工作,创新素质和沟通素质是信息化服务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三、总结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成就与技术成果成倍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以计算机,通讯,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人类文明进入到了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在数字化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信息爆炸现象更加突出。在这中大环境下,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是当代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高校的图书馆需要理念,机构,人才三个角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保证高校的图书馆能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丽.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与档案馆信息服务比较研究.图书馆学刊,2005(2):45-48

[2]吕俊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环境分析及其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2002(3):23-27

[3]王琳洁.图书与档案信息管理的一体化趋势.陕西档案,2003(4):16-20

[4] 孙娟.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非对称信息研究.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 5): 56- 58

作者简介:

卢欣(1982-),女,回族,陕西省安康市人,安康学院助理图书管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猜你喜欢

图书馆信息化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