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华文文学初论
2012-04-24涂文晖
涂文晖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缅甸华文文学发展的艰难历程,指出缅甸华文文学的发展是伴随着缅甸华文报刊的兴衰而几度起落;其次分别介绍了缅华社团代表——朱波吟社,缅华代表作家:黄绰卿、陈尊法、许均铨,以及《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缅甸华文文学的特点;文章在结语部分联系现实指出了缅华文学所面临的后继乏人的危机,并初步介绍了有关人士对缅华文学出路的探讨,文章最后呼吁加强对缅华文学的关注。
关键词:缅甸;华文文学;艰难
中图分类号:1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2)1-0076-07
前言
缅甸,古称骠国,它位于中南半岛西部,毗邻孟加拉、印度、中国、老挝和泰国,因其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古时被称为“黄金之地”。
中缅两同山水相连,很早以前两国侨民就有通婚之谊。因此,缅甸人民一向把中国人民当作自己的“瑞苗胞波”,意即“同胞兄弟”。
华人对缅甸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幻,华人在缅甸的处境可谓一波三折,尤以上世纪60年代奈温军政权期间最为艰难。1988年,现政府上台后,中缅关系进人新的历史时期,缅甸华人华侨的境遇得到进一步改善。不过,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政治层面仍不能拥有与原住民平等的政治地位。
缅甸华文报刊是缅甸华文文学赖以生存的重要园地,缅甸华文文学的发展伴随着缅甸华文报刊的兴衰而几度起落。
一、艰难的历程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文学一样,缅甸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其深受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根据推论,至少在20年代初中期,中国的新文学就已经传进了缅华文化界。”“五四”新文学对缅华文学影响很大,这一时期缅华报纸的文艺副刊上,经常转载北京、上海等地报纸上的作品。20世纪30年代,受国内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缅华青年也纷纷在报纸上创办新文学副刊,各爱国团体最为活跃,“椰风社”的《椰风》(纯文艺),“励学社”的《卜间》(标榜杂文),“晶晶社”的《野草》(以小品文为主),“巨轮社”的《十日谈》,相继在华文报上创刊。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仰光日报》上的《椰风》周刊,《椰风》响应当时马华文坛的号召,开展“此时此地”的文艺运动,作品注重地方写实。《椰风》以文艺为政治斗争的武器,它倡导缅华各界建立统一战线,采用简体字,推行大众语文学等。这些主张的主笔人是黄绰卿,他的笔锋犀利,富于煽动性。椰风社有三名成员通晓缅文,他们对推动缅甸文学的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一时期,椰风文艺社的成员增加到了十多人,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文艺社团,如1936年的“热风”文艺社。
抗战期间,缅华文艺界成立了“缅华文艺界救国后援会”,并以《华侨呼声》为会刊,宣传抗日救国。1938年底,又重新成立了“缅华文艺界救亡协会”,以《规律》为会刊。1939年冬到1941年春,以张华夫(光未然)、杨林(毕朔望)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文人,逃亡到缅甸,他们的到来推动了缅华文学的发展。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缅甸文艺界同仁被迫疏散到各地,战后才回到仰光,大部分人又再次加入“缅华文化艺术工作者协会”。二战结束后的仰光汇集了对中国古文学、古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各界人士,一时间人才济济,在这种有利的背景下,产生了各种形式的文化团体,其中仅诗社就先后创建了“朱波”、“晨光”、“裁云”、“似梅”、“天南”、“百花”(新诗)等,它们各自在华报上开辟副刊,定期酬唱,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为历来所罕见。各诗社之间虽然立场、观点不同,风格与宗旨各异,但发扬国粹、弘扬中华文化的愿望是一致的。
从战后到1965年问,是缅华文学的繁荣期。这一时期缅华文学受新中国文学风气的影响较大,作品大多以歌颂祖国、歌颂中缅友谊为主。
从1966年开始直到1998年,随着华校和华报的被封闭,缅甸华文文学总体上被毁于一旦,但还有一些以化整为零的方式保存下来的华文补习班,华侨青年被鼓励写作,并向曼谷的华文报纸投稿。此外在缅甸还有为数极少的文学社团一直顽强地坚持着,如朱波吟社。此外,缅甸北部的腊戍明德五戒佛经学院、永新班友会于1984年创刊了《永新文艺》,开始是手抄油印之类的刊物,至1990年出过四期,后编成一本合订本。该刊顽强地存在了20多年,保存了许多文学作品,在夹缝中培养了一些文艺创作的青少年人才。可惜2006年该刊出过最后一本合订本后,就没有再办了。
值得一提的是,缅甸华侨图书馆在那场华文的劫难中竟然幸免了下来。不过,由于缅甸政府禁止进口境外书刊,因此缅华图书馆有30多年时间几乎没有新的中文书籍,其藏书绝大部分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的,极少数“新书和杂志”,也是华侨在境外买的,看完了再送给图书馆。这期间,缅甸境外也出版了个别缅华书籍,如1990年,缅华老报人、老作家黄绰卿的部分遗作,由他的生前好友郑祥鹏整理、结集成一册近60万字的《黄绰卿诗文选》,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又如,原《缅甸华报》顾问邱伟文先生的父亲、已故老报人邱巴宁老先生的文集《问路集》,由一家香港出版社出版。不过,他们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写的。
1998年,随着华文周报《缅甸华报》的创刊及其文艺副刊的开辟,缅甸本土的华文文学开始复苏,可惜《缅甸华报》只存在了六年。不过后来又有了一份《金凤凰》接续。《金凤凰》创刊于2007年10月,从2009年8月起由月刊发展为双周刊。笔者近日在所在单位碰巧看到了2009年12月16日的《金凤凰》,该报明确地标明它是“缅甸惟一中文大报”,它有三个栏目《华文教育》、《笔耕》、《学生园地》,“欢迎全国广大华文教师、学生以及所有文学爱好者投稿。”这三个栏目可视为是目前维系缅甸本土的华文文学生存的主要阵地。
2006年1月,永新班友会出版了腊戍明德五戒佛经学院老校长兰斯恒先生的作品集《浪影诗文选集》,根据编者的介绍,这本选集只是兰斯恒先生作品中的“冰山一隅”,还有很多作品都令人遗憾地遗漏了。该选集以古典诗词为主,显示了兰斯恒先生深厚的古典文学造诣。
华文社团方面,现在,在缅甸还有活动的华文文化艺术团体有缅华图书馆、缅华文化艺术协会、朱波吟社、缅华汉剧团、缅华粤剧团,以及一些校友会等,但文学艺术创作并不活跃。
缅甸本土以外,缅甸归侨们屡有创作,如曾经的缅甸华侨战工队员们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出版了一本《伊洛瓦底战歌》,它是缅华战工队现存的一批老战友们集体撰写的一本回忆录,是对当年光辉的战斗历程的纪念。在厦门的缅甸归侨中,已故的曾冠英先生2004年2月编著了《缅华杂文集》,因该书“有记事文、人物志、文史资料等,体裁各异,故题
名为缅华杂文集。”另一位陈尊法老先生,如今已是米寿之年,他是一位诗词高手,于2005年出版过一本《胞波风韵》诗词集。现定居澳门的缅甸归侨许均铨先生,有大量的文学创作。2006年12月,澳门的缅华互助会出版了《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第一次对缅华文学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反映了缅华文学力图振兴的决心。2007年美国洛杉矶缅甸华中校友会出版了一本中、英双语散文集《我们的故事》,该书收集的是2007年该校友会的新年联欢会上举行的作文比赛的稿件,每篇都是个人自己的故事,总共有五十多篇,分为移民篇、经历篇、爱情篇、华友篇、随写篇五个部分。编者希望通过这本书,既与大家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又让子孙了解老一辈的生活。这些故事既纯朴、真实,又生动、有趣。
回顾缅甸华文文学的百年历程,我们看到的是它燃烧不绝的生命力。
二、缅华社团代表——朱波吟社
在缅甸华文文学团体的历史上,诗社一向最为热闹,繁荣期曾经有过“朱波”、“晨光”、“裁云”、“似梅”、“天南”和“百花”等多个团体。然而,“‘岁月无情,人生无常,许多诗社之老前辈、精英,皆不幸相继撒手尘寰,致人才凋落,吟坛沉寂;而最令人伤怀者,莫过于朱波竟孤单单的成为仅存之诗社。(江忠,见朱波吟社五十周年金禧社庆号诗集《吟草》刊前语,1998年7月)。”
朱波吟社,成立于1948年,至今已有62年的历史。其成员以写古诗词为主,如今均已是古稀老人,有的已经过世。这些老一辈的华侨和华人诗人,大部分来自中国。仅存的朱波吟社每年出版一期诗词作品集《吟草》,都是以手写油印、非卖品的形式出版,在诗友之间传阅。由于其他的文化团体未闻有文学作品出版,而年青一代华人华文文学创作极少,因此,他们的诗作可以说是缅甸华文文学的重要代表。
《吟草》诗刊笔者没有亲眼看到,不过,澳门的郭济修先生看到了该社的五十周年金禧社庆专号(1998年7月),并有专文论述。依据郭济修先生的评论,这期《吟草》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面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他们视诗词为“国粹”,并以“宣扬国粹”为己任。其次,他们对祖籍国中国始终怀着一份强烈的牵挂,与祖国同呼吸、共哀乐。再次,久居客地,他们在诗中经常流露出思乡之情、离愁别绪以及对人生的感叹,尤其是在节日的时候。最后,他们的诗作在题材、人物、风土人情,以及语言的运用方面,具有浓郁的当地色彩。实际上,这些特点可以代表朱波吟社一贯的创作风貌,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反映出缅华文学的创作特点。
朱波吟社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顽强地挣扎着生存至今,《吟草》一直连续出版,支撑他们的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崇高愿望,是缅华老一辈诗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酷爱!
三、缅甸华文作家
缅华历史上出现过的作家数量不少,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作品真正能流传于世的并不多,根据笔者目前所能掌握到的资料,重点介绍以下三位作家。
黄绰卿(1911~1972),字宽羡,笔名阿黄、名名,祖籍广东台山,出生于缅甸仰光。依据其生前好友郑祥鹏先生《黄绰卿传略》(《黄绰卿诗文选》第776页)一文的介绍,黄绰卿的父亲做了一辈子木工,家境十分困难,16岁那年黄绰卿被迫停学,进工厂当了学徒,开始了工人的生活,后辞工进入《仰光日报》当排字工。从此,他先后在《仰光日报》、《觉民日报》、南洋印务局、民族印务公司等处当了20多年的排字工人。黄绰卿先生自学成才,毕生致力于华文报业,还积极参与缅华文化工作,创作、翻译了大量文章和作品。他还自学缅甸文,努力研究缅甸当代作家的作品。他在缅甸侨居近60年,是缅华文化界的知名人士、著名的老报人、老作家。1968年黄绰卿携家眷回国定居,1972年病逝于武汉。
黄绰卿先生的堂叔黄月楼是一位趋新的老秀才,在粤侨界深孚众望。黄绰卿幼年时得益于这位堂叔的指教,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和旧体诗词的根底。上世纪20年代中期,他参加了缅甸华侨青年团,在青年团的图书馆里读到了《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妇女杂志》等刊物,并又从他人处借阅了《新青年》、《新潮》、《晨报·副刊》和《向导》等许多报刊。大量的阅读拓宽了他的眼界,提高了他的文化素养,为他今后的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黄绰卿先生热心于缅华文化社团的活动,代表性的事情有两件:上世纪30年代,黄绰卿与其他人一起创办了椰风社,并在《仰光日报》上出《椰风》周刊,许多鼓动性的文章都是由他执笔,在当时的缅华文坛上起到了振耳发聩的作用;朱波吟社成立后,他热心参加该社的活动,写了很多歌颂祖国、团结侨胞的诗。
黄绰卿先生勤于笔耕,自他1928年发表处女作《弃妇》(小说)之后,在缅40年创作甚丰,但囿于条件只有一部分结集出版。已知的黄绰卿发表出版过的主要作品有:游记《万里行》(1945年)、《祖国壮游》和《壮游漫记》(1957年),小品集《缅甸地名》(1952年)等。1990年黄绰卿的生前好友郑祥鹏从黄绰卿的遗作中挑选出一部分结集成一册近60万字的《黄绰卿诗文选》,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内容包括侨情侨史、风土人物、壮游漫记、感怀依旧,等等”(《黄绰卿诗文选·内容简介》)。有学者指出:“黄绰卿还写过不少的小说和大量的新诗。……由于《黄绰卿诗文选》的编辑者主要着眼于该书对缅甸侨史的资料价值,所以没有将黄绰卿的这一类作品收入该书中,使得我们没能看到这些作品,因而也就无从对其进行评介”。@据此,《黄绰卿诗文选》并不能反映黄绰卿创作的全貌,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总观黄绰卿先生的一生,著名老作家艾芜先生对他的评价是:“爱国的海外华人,自学成才的模范,中华民族的精英。”(《黄绰卿诗文选·序》)
陈尊法(1922-),祖籍厦门,出生于缅甸勃生。他1942年参加缅华抗日战时工作队,1947年~1971年在缅甸仰光等地任教、任校长,后在缅甸仰光《人民报》工作,1971年~1979年回国在厦门合成氨厂任办公室主任,1979年~1985年在《厦门日报》任编辑,1985年离休至今。
在缅甸期间,陈尊法常在当地爱国进步侨报刊登题材多样的新诗。上世纪60年代,他曾参加过由《新仰光报》副刊所属的百花诗社主办的全缅青年新诗决赛,并以新诗《我爱沙滩》(笔名沙云)荣获冠军,引发当地侨界读者关注。1971年回国后,陈尊法新诗写得少了。上世纪80年代,他和几位侨友发动组织了缅甸归侨联谊会,后又主编厦门市侨办《鹭风报》、会刊《鹭岛胞波》、厦门市侨联会会刊《厦门侨友》,利用规范的格律填词发表,引起侨界的共鸣。
据悉,2003年11月中旬,由《中国老人报》、《人民政协报》、《中华老人报》等媒体和文化部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共同主办面向全国老年人征稿的大型文化活动,并在北京举行大型
笔会,公开出版发行《中华老人诗文书画作品选集》。陈尊法先生应征的三首词:沁园春、八声甘州、浣溪沙,被遴选录用。这三首词的内容是抒写厦门特区的发展变化及欢欣的情愫,风格新颖。
2005年夏,在各位侨友的热情勉励、资助下,陈尊法先生将他回国后的作品结集成一本《胞波风韵》诗词集,全书共收入诗词166首,分为“赤子抒情”、“鹭岛写真”、“胞波欢聚”、“节庆高歌”、“长矛短剑”、“夕阳感怀”、“伊江情结”七个部分,以古体诗词为主。这些作品的主题,总的来说就是爱国爱乡,使“同侨之间不分彼此,没有零距离”。
陈尊法先生的诗词,不仅真实感人,而且艺术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他的“词意颂华夏,不为利名沽”@的精神更值得后辈青年学习。
许均铨(1952-),祖籍广东台山,出生于缅甸仰光,在缅甸度过了他难忘的童年时光。1964年12岁那年他从缅甸回到中国,上初一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上学不成,私下里看了不少书。关于那段岁月,许均铨在他自己的博客中说:“我今天能写几篇文章,还要感谢当时敢藏下书籍,(不少名著)并相信我、敢借给我看的友人。他们有的已去世,有的失去联络,他们永远留在我心中。”1983年1月许均铨到澳门定居。自1986年7月开始他在港、澳、台及内地的多个报刊、杂志上发表小小说、散文等各类作品约三百多篇,作品多次获奖。著作有《澳门许均铨微型小说选》、《归侨在澳门》(合著)、《缅甸佛国之旅》(合著)。是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第三届)受邀理事、台北市《新宁杂志社》顾问、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会员、澳门缅华互助会(13届)秘书处主任、澳门华人报特约记者等。
许均铨的创作以微型小说最为见长,2006年“许均铨与陶里、淡如的作品又代表澳门微型小说界被初选进入中国文坛最权威的《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他的微型小说创作,媒体上多有评论,如2006年11月20日的《新华澳报》上有署名《珠海特区》张超山的一篇文章《澳门作家许均铨小说印象》,文章在结尾处总结道:“他的叙述冷静、不动声色、超然事外又令人念念不忘。……”还有专家对许均铨的微型小说的评论是“感到它题材广泛,思想深刻,文笔流畅,朴实自然。它采用的是写实手法,但却有浓烈的思想感情色彩,作品能感动人。”
虽然许均铨离开缅甸已经四十多年,但童年的记忆让他刻骨铭心,并在创作中多次体现出来。2003年他与林清风合编《缅甸佛国之旅》,缅甸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领事吴苗戚为该书作序,序言中提到,这是一本“以游记的方式介绍缅甸的书,……此书可以说是图文并茂,……将缅甸璀璨绚丽、色彩斑斓的古老文化收入书中。虽说难于做到全面,但也包括了缅甸著名的佛塔、湖光山色、民情风俗和对美丽的国度的描述,让还没有到过缅甸的人能与他们一起分享旅游的幸福感受。我在细读初稿中看到了他们有一颗纯洁高尚的心和怀着一个良好的愿望。”2006年,许均铨从他十多年来的微型小说中精选出101篇结集而成《澳门许均铨微型小说选》。该书是目前我们已知的澳门的第一本微型小说集。这本书的第六部分骠国之页,里面的小说全是以缅甸为背景的。许均铨勤于笔耕,新作品不断,最近他在澳门日报上发表的20多篇短篇小说、小小说中,有七八篇也是以缅甸为背景的。他的一双儿女在他的影响下,在《澳门日报》等报上也分别发表过十篇左右的小说。
许均铨不仅是澳门微型小说的一面旗帜,缅华文学也因它而在缅甸本土以外铿然有声。2010年10月16日,第12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在曼谷开幕,为期三天。缅华文化艺术协会原本拟派团参加,后因种种原因,暂时不能派出本土代表参加大会,于是就由许均铨作为代表出席,这是缅华作家代表在亚细安华文文艺营上的首次亮相。
除了以上三位作家之外,根据澳门林清风、张平先生提供的资料,缅华文坛上还曾出现过其他几位本土华文作家,如邱巴宁、尹文琴、周蒂芸等,但是他们的作品一直命运多舛。邱巴宁辛勤笔耕二十多年,除了一本遗著《问路集》之外,其余文稿皆毁于战乱。尹文琴,当年曾担任仰光人民报文艺副刊的主编,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创作了大量散文、诗词、短篇小说等,至今仍未能正式结集出版。周蒂芸,是励学社的主要成员之一,曾执教于缅甸仰光南洋中学,他几十年来笔耕的作品至今也没法结集出版。他1964年回国,后来将文稿剪报按内容分成三部分,即《春之歌》、《祖国之恋》、《归帆》等。目前这些文稿由其居住在昆明的女儿保管收藏。
由于笔者未能见到他们的作品,故此对他们只能作上述简单的介绍。
四、《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
历史上缅华文学的作品很多,但我们能看到的却很少,系统性的作品选更是绝无仅有,这种局面直到《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的出现才为之一变。
根据该书的序言,编辑这本书的出发点有三:一是因为近一二十年来,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文学研究成果瞩目,只有缅甸华文文学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二是已经面世的、缅华文学唯一的作品选《黄绰卿诗文选》“既不能反映黄绰卿的文学作品的全貌,更不能反映整个缅甸华文文学的全貌。”三是由于“缅甸华文教育与华文报刊被禁长达三十多年,四十岁以下的缅甸华人逐渐丧失读和写华文的能力,更谈不上华文文学创作,因此,整理、编写缅甸华文文学史更显得非常迫切。”
《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散文、诗词(包括旧体诗、新诗、词)、小说和青少年作品专辑四大部分,戏剧作品暂时还没有找到。限于资料、版权、篇幅等各方面的原因,该作品选也只是部分缅华作家的部分作品,也不能反映整个缅甸华文文学的全貌。这些作品在时间上绝大部分是上世纪中叶以后的,之前的作品收集到的不多,所以缅华文学的早期面貌基本上还是云遮雾绕的。另外,由于已经有《黄绰卿诗文选》,因此该书只收入了黄绰卿的一首古体诗《中秋》。编者希望继续努力,争取将来能出《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第二、第三集,最大限度地还原缅华文学的全貌。
《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诗词部分共收作品307首,其中古体诗词241首,新诗66首;散文部分收入作品32篇;小说部分作品13篇,其中短篇小说12篇,中篇小说1篇;青少年作品专辑部分作品73篇,其中新诗14首,散文57篇,短篇小说1篇,寓言1篇。从各文学体裁的数量来看,全书中古体诗词数量最多,其次是散文,然后是新诗,小说最少,而且以短篇小说为主,没有长篇小说,戏剧是空白。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青年一代都以写新诗和散文为主,没有古体诗词的写作。
从《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文学一样,缅甸华文文学大都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家们都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作品在总
体上呈现出明显的漂泊感,念念不忘祖国、家乡和先辈,当然也不乏对缅甸的风光人情以及华人扎根当地的新生活的描写。这从该文选中作品的名称上可以略见一斑,如《上海申博成功有感》、《庆祝香港回归》、《遥寄北京》、《为父亲们高声喝彩》、《缅甸风光》、《中缅友好赞歌二首》等。由于缅甸特殊的政治环境,缅华作家在创作内容上都很谨慎,很少涉及缅甸的政治、民族宗教等敏感内容。此外,在语言的运用上,作品富有浓郁的当地色彩,这使得缅华文学表现出一定的本土性。
根据澳门许均铨先生提供的资料,缅华作品还散见于缅甸华人庙宇的纪念特刊以及华人社团、同乡会、校友会等的刊物上,如福建观音亭、安溪会馆、三山同乡会等社团纪念特刊,以及华商商会百年华诞(1909~2009)纪念特刊等。国内的缅甸归侨的会讯上,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如广东的《南粤胞波》、厦门的《鹭岛胞波》、陕西的《缅华春秋》等。此外,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原缅甸各华文学校的校友会纪念特刊上也或多或少有一些诗歌、散文、游记等作品,由于这一类刊物发行量少,又分散在世界各国,收集不易。
结语
当前缅华文学的发展面临着历史性的关口。30多年对华文的封杀,使得现今的缅华文学还主要由老一辈支撑着,他们“多数有自己的生意、事业或职业,文学创作纯粹是业余的爱好、自我抒怀的,也因此,他们对于文学创作缺乏反思和审视,缺少对艺术表现手法的研究,极少有文学批评,近年一些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文艺理论在缅甸华文文坛上几乎不见踪影。”更令人担忧的是,岁月无情,老一辈逐渐逝去,年青一代还不能接续上来,后继乏人的缅华文学还能否在世界华文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已经到了一个节骨眼上。应该说,《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的诞生具有推动缅华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双重意义。它既是缅华文学工作者对缅华文学的一次自我拯救,同时它也唤起了研究者的热情,它让我们把目光投射到了缅甸华文文学——这个在以往研究中很神秘而陌生的领域。
关于缅华文学的出路和前途,除了传统的加强收集和整理这样的途径以外,基于缅甸国内华文报刊生存状况的极不稳固,张平在《(缅华青少年作品专辑)按语》一文中呼吁“利用现代资讯科技,设立缅甸华文文艺作品网站,开创新时代的华文电子文学园地(这可克服没有固定报刊的困境,需要投资开发和扶植)”,澳门的缅华作家许均铨也撰文呼吁:缅甸华文文学要走出缅甸、要进入网络。这是给缅华文学注入新的生命、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思路。
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文学一样,缅华华文文学也是在中国文学的母体中孕育诞生的。从它诞生之后,它既与中国文学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也基于所在国的特殊环境,走着自己独有的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它多舛的命运始终被政治缠绕,深受华人境遇、中缅关系以及国际大气候的影响。缅华华文文学一向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地带,也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我们在此呼吁:缅甸华文文学需要更多的关注!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澳门许均铨先生、郭济修先生、厦门大学庄钟庆教授、苏永延教授、厦门缅甸归侨陈汀阳先生(陈尊法先生之子)以及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缅甸归侨王和发教师等的大力协助,提供了所需的资料,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责任编辑:黄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