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排水检查井在庭院排水工程中的优势
2012-04-23张潮
张潮
摘要: 庭院排水工程中采用塑料排水检查井可改善室外环境、合理利用庭院空间,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能降低排水工程的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与传统砖砌排水检查井施工相比优势明显。
关键词:塑料排水检查井庭院排水工程景观效果 节约空间 缩短工期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购房者对居住区的要求已经不再限于简单的居住,而是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优美的室外环境是高品质房地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激烈竞争,对室外环境的精细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庭院排水工程设置的检查井多,施工复杂,施工时间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塑料排水检查井技术在国内外的不断发展和成熟【1】,塑料排水检查井在庭院排水工程中的优势越发明显,是传统砖砌检查井很好的替代品。
二、 塑料排水检查井的优势
1. 塑料排水检查井在室外环境工程的优势
传统庭院专用排水管道的砖砌检查井在一定程度上对室外景观造成了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绿化带内的检查井布置使得绿化带产生了断裂,绿化不连续,犹如绿地上的补丁,景观绿化工程很难达到效果,过于密集的检查井使楼前绿化难以实施;二、区内道路上密布的检查井对人行和车行都造成了不便,较大的检查井造成了路面凹凸不平。新建建筑区尤其是高层建筑区和以小户型为主的居住区,污水出户管通常非常密集,1米范围内经常出现3~4条污水出户管道,排水检查井的布置非常困难。若多个管道同时接入一个检查井,则出现排水出户管的转角太大,容易堵塞的问题;若为每条排水出户管单独设置一座检查井,则因为排水检查井的直径太大,而没有足够的空间设置检查井。图1所示为某楼座污水检查井布置图,W-3和W-4井、W-6和W-7井间的距离皆太小,检查井难以布置。
图1某楼座排水检查井布置图
塑料排水检查井体积较小,常用庭院排水检查井的直径只有315mm~450mm,其特点是布置比较灵活。若检查井设置于绿化带内,容易用灌木等植物将其隐蔽起来,从而大大改善室外景观环境。庭院绿化带内的塑料检查井若采用花盆式塑料检查井(图2)。检查井盖上覆盖种植土,在井盖上种植草皮后,塑料排水检查井井盖绿化与周边地面绿化连成一片,绿化带内不再有“斑斑点点”。若设置于庭院路下,因其井盖直径小,采用与道路铺装色调类似的检查井盖,易于与道路铺装融为一体,更为美观。与传统砖砌排水检查井相比,塑料排水检查井能够更好的融合到周边环境中,景观效果非常明显。
图2 花盆式塑料检查井井盖图
2. 塑料检查井在室外环境工程的优势
现代建筑物的专业管线通常配套非常齐全,楼前专用管包含了给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雨污水等多种管道,在有限的楼前空间内敷设上述管道,空间非常紧张。采用直径相对较小的塑料排水检查井,排水管道之间距离可相应减小。多种管道在楼前布置更加紧凑,大大节约了楼前空间【2】,如图3所示某楼座庭院管综合布置图。
图3某楼座庭院管综合布置图
丘陵城市雨水的含沙量比较高,建筑物雨水在接入检查井前通常需先经由沉砂池将泥沙沉淀后方可接入雨水检查井内。在庭院排水工程中,传统砖砌沉砂池通常由雨水篦子覆盖,与大气联通的沉泥斗容易滋生蚊蝇,污染环境。用新型塑料沉泥井直接代替传统沉砂池和雨水检查井【3】,建筑落水管直接插入井筒中,有效的避免对环境卫生的破坏,亦节省了室外空间。
3. 塑料检查井在施工中的优势
塑料检查井的另一大优势是施工简单,能有效缩短工期。塑料检查井由专业工厂生产,井筒及大部分管件都在工厂中一次成型。采用塑料检查井后,庭院排水管道施工继承了室内排水管道施工安装的优势,施工时只需对排水检查井及管件进行切割和组装,有效地发挥了模块化施工的优势,彻底改变了施工方法。塑料检查井组装方便,开挖面小,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时间,在劳动力日益缺乏的时代,更能够保证工程按期完工。塑料管材在庭院排水工程中已经普遍使用,塑料管材与塑料检查井的衔接具有先天的优势,相同材质的检查井和管道,接口更容易处理,更能保证施工质量,防止管道及检查井漏水,污染地下水。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与传统砖砌排水检查井相比,塑料检查井在庭院排水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在充分保证其排水功能的前提下,使室外景观环境工程的效果得以充分表现,对于合理利用楼前空间,减小排水管道施工的工程量和缩短施工工期都有着明显优势。目前,砖砌排水检查井在庭院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仍然较多,塑料检查井的应用仍有待于在工程中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朱保罗 唐建国. 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尝试和体会[J].给水排水,2004,30(6):100-101.
张祥中 林延献. 塑料排水检查井在住宅小区的应用前景[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2):99-101.
排水用塑料检查井的设计应用探讨[J].给水排水,2008,34(增刊):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