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
2012-04-23周素华
周素华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环境建设也朝着生态环境发展。加之生态资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对城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并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合理规划,并对生态城市建设进展做了一些探讨,为相关人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设进展;规划;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从生态学意义上来看,生态城市就是健康城市。21世纪以来,工业大肆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众多问题,让城市规划始终处于一种迟疑、彷徨与忧郁氛围中,并带来极强的危机感。经过长久发展,逐渐形成了景观、功能融为一体的综合生态观。在这种形势下,研究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进展具有实际意义。
2 生态城市规划
2.1 生态城市概念
依据城市建设探索与实践可知,生态城市是用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核心,依据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将城市中的生态建设、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保护合理使用,恢复被破坏的生态及城乡经济有机结合,经过统一规划及综合建设,进而培育出自然生态景观。形成谐同、整体、自生、开放的生态文明和环境和谐的社会所适用生态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及统一。
2.2 主要内容
1)调查生态要素;通过调查规划区域中的社会、自然、人口以及经济和环境资料和数据(其中包含搜集历史资料、实地取证、社会调查、测试以及遥感技术的应用等),为了解生态特征、生态潜力、生态过程以及生态制约提供基础。
2)生态分析与评价;应用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理论、技术方法,对区域资源和环境性能进行评价,评价生态过程的特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敏感性,进而了解环境区域中的生态潜力与制约。评价生态主要包含:生态过程、生态潜力、土地治理以及区位、生态敏感性、生态适宜度。
3)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规划目标;对于生态城市规划而言,构建出评价指标以及规模目标非常重要,主要包含了经济、社会及环境三个方面内容。
其一评价指标;主要是用来描述与评价环境优劣可量度的参数集合,需要依据人工复合生态的系统特征,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生态城市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特征,进而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入手,发挥辨识复杂系统的能力,构建出一套综合、科学、简洁以及完整评价指标体系。
其二规划目标;对于生态城市规划要确定出总目标及近远期的目标,还要和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相一致,进而确保应用上的同步、可比、协调以及互用。
2.3 生态城市规划布局
1)划分生态功能区,事实上,生态功能是生态城市规划之基础,必须要结合城市结构特征以及功能,划分出多个、不同类型单元。尤其注意其结构、特征、环境污染以及环境负荷等各种问题,在划分时应从土地利用评价、不同性质用地的划分等方面综合考虑,比如在居住地段就要划分出居民可以休闲娱乐的小公园,而文物古迹用地周围就要布置成和历史有关的场景。
2)布局所利用的土地;在规划中是否合理应用了土地空间配置,直接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不管是新建城市还是改建城市都要因地制宜,合理对土地利用进行布局。在规划生态城市时,必须要依据城市的用地状况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依照城市性质、规模以及产业结构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科学监理调整用地的结构,尽可能合理促使土地的利用。
3)综合防治环境污染;如今各种污染日渐严重,而且严重影响到了自然环境。因此综合防治环境污染尤为重要,且这属于生态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污染,并控制其污染的排放总量,构建出数学模型,预测环境发展趋势及影响程度,同时不同功能区环境目标也有差异,要按分区管理好生态环境的质量,逐渐实现生态城市的规划目标。
4)规划人口适宜度;事实上,人是对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也直接决定城市的生态规划。因此在规划生态城市时,就要结合人口的分布、自然增长率、规模、男女比例、人口组成、人口密度等各种情况,进而得出远近人口规模,制定出合理的人口调整策略、增强人口素质以及人口规划。
5)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各种产业结构属于城市结构主体,极大影响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必须要推行产业清洁生产,确保城市生态良性循环,同时还要改善、调整旧城市的布局,加强新城市产业合理布局,将改善城市的生态结构,防治城市污染作为生态规划的重要措施。
对于生态城市规划,不仅仅包含上面几个方面,还涉及到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以及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等各个方面,由于涉及面比较广,故规划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入手以求得规划出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
2.4 生态城市规划应用注意的问题
城市自身是一个高度集中的人工化生态系统,具有不完善性、依赖性、不稳定性,其缺乏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控机制。因此规划中就必须要调控各种要素之间关系,增强物质转化和能力的利用,在规划中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整体性原则;一个城市在进行生态规划时,要注重城市的整体效益,进而谋求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几个方面效益协调和同步发展。
2)平衡环境质量;在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时,一要从全局观出发,制定出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并且要对城市环境采取容量控制,即环境能够承受最大综合上限,包括了土地容量、人口容量、绿化容量以及交通容量等等;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与经济上的平衡,对城市生态结构进行优化,对城市、郊区以及乡村三者合理区划并配置其功能。
3)加强整体和局部关系;进一步强调区域性,生态发展须在一定区域中,在大背景下合理设置人工环境,合理布局并加以利用。
3生态城市建设进展
虽然我国的生态城市发展比较缓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较大成效,总体而言其建设进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进一步综合规划理论
要全面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必须要面对一连串的问题,也就是人类生存及社会持续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必然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技术以及人类心里与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多个方面领域,不能够依靠单一的领域就能够解决,因此必须要进一步综合生态规划,通过高度综合城市生态规划来实现真正生态生命力,才能够将规划落实到实际之中。要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必须要多领域、多方面共同参与才能够实现效果,才能够实现规划真正目标。
3.2 实现定性到定量的转化
在描述与分析方法上,要从定性向定量转化,这也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进展之发展趋势,这种转化和综合规划发展趋势互相适应与促进。目前,生态城市规划成为了许多城市的重点发展,并且朝着多层次、多目标以及多约束力的方向进展,这一进展也与高度综合相适应。
但是从发展现状来看一些生态规划依然模仿传统城市的生态规划及环境规划,不够有效解决生态规划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不够满足城市发展对生态的需要,因此在实践和进一步规划下,建立出良好规划模型与定量研究方法,这是将生态城市规划朝更高方向推进的方法。
3.3 软硬相结合
如今,生态城市规划正从软科学朝着软硬结合的方向发展,这是生态规划最终之目标,如果脱离了软硬结合必然无法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对于生态工程而言,是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的得力工具。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软硬件发展初具格局,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促进。
4 结束语
新时期下城市发展必然朝着健康、安全以及活力的方向前进,必然要有效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充分开发公共设施,延续和发展城市文化与历史,创建具备自然环境资源的健康环境。目前,生态城市规划还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其发展方向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对生态城市规划的定义及规划内容等做了阐述,就城市规划建设进展进行分析,相信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出现一个个和谐繁荣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沈清基,生态思维与城市生态规划[J].规划师,2008(11)。
[2] 赵运林,傅晓华.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透析城市生态化[J].城市问题,2008,(02)。
[3]毕涛,鞠美庭,孟伟庆.路立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进程及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8,24(1)。
[4]侯爱敏,袁中金.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J].生态城市,2009(3)。
[5] 包庆德,夏承伯.生态创新之维: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述评[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