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法张拉应用于悬臂连续梁施工的分析
2012-04-23吕成龙
吕成龙
摘要:悬臂连续梁的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采用“双控”张拉法可以对桥梁的施工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保证桥梁施工的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双控”张拉施工方法在悬臂连续梁施工分析上的应用,主要分析了在施工中的技术控制效果和控制方法,以期能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基础。
关键词:悬臂连续梁 施工应用 双控张拉 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以青银高速跨京沪铁路阶段的悬臂连续梁的具体施工为例,分析了在实际的施工应用中的双控技术的操作方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与实际相结合,以增强桥梁预应力在施工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
一、悬臂连续梁施工中的预应力筋张拉应力的有效控制
悬臂连续梁施工中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双控”施工方法通常指的是,在预应力筋进行张拉的过程中,将张拉控制应力作为主要的技术控制环节,在对其进行校对核实的过程中,往往以钢绞线的伸长值作为衡量的标准。因此实际施工中的伸长值一定要和理论上的伸长值保持一致性。在悬臂连续梁的施工应用中采取“双控”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预应力筋张拉作业中的技术安全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与高效竣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要不断加强预应力筋张拉控制的科学性与标准性,同时也要不断提高预加应力的准确性,使其操作过程更加简单与方便,从而保证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质量。
张拉控制的尺度要科学合理,依据道路桥梁的相关建设标准和钢筋混凝土强度的设计要求等,在该工程的设计中悬臂连续灌注桥梁的设计选用的是40m+72m+40m结构,混凝土连续箱的结构是普通的孔变结构,上部顶板的宽度控制在12.5米左右,而底板的宽度要控制在7米左右,具体施工的时候使用的是挂蓝悬臂浇筑施工方式。在这一工程中总共有两个T形架构,在每个T型结构上都设置有7个连续的悬浇节段,总体的高度为6.05米。结构使用的是三向预应力体系组合而成的,桥梁施工是按照从边跨到中跨的顺序进行。
对预应力筋的控制方式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保证张拉力控制的顺序是符合有关标准的。预应力的控制对整个桥梁的科学施工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对钢束张拉应力的控制也是“双控”施工方式中的重要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锚下控制力和设计张拉力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将钢束的张拉力控制在科学标准的范围之内。此外在悬臂梁的连续施工中还会应用到挂蓝悬臂浇筑技术,是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挂蓝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包括很多的因素,从挂蓝的选择到具体的浇筑,都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桥梁施工采用的是三角形的挂蓝,主要组成包括主体结构、底蓝结构、悬吊部分、锚固部分、行走构造、模板支撑等。该种挂蓝的架构还是比较简单的,总体构件拥有非常良好的受力性能,且操作起来非常的简单,在施工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高的灵活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通常只要准备三个到四个小时就可以全面就位,非常的方便。
在此次工程项目中,主要使用的是水中的浮吊,重量在50吨左右,另一台是轮吊,重量在25吨,两种方式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桥梁的作业效率。对挂蓝的拼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应的顺序,首先进行挂蓝的测量放样,其次是要对相应轨道的安装,然后是对主要结构系统的安装,最后是安装底篮系统和模板程序,另外还要控制好箱梁的中线位置,以免产生浇筑的偏差。要精确调整调平层的水平尺度,等达到一定的强度之后再进行轨道的安装,需要注意的是两侧的轨道面的高度相差要控制在1毫米左右。
钢筋和预应力管道的安装过程中,要依据施工的工艺进行二次的绑扎,这样充分保证钢筋的安装质量,第一步要进行底板和腹板的绑扎与安装,当内膜的实施封顶完毕之后就可以进行顶板的绑扎,以及侧翼钢筋的绑扎,准备好足够的支撑钢筋为钢筋的施工做好准备。“#”形的钢筋最适宜用在横向预应力的定位上,而纵向的钢筋比较适合应用特定的坐标来进行定位,其中内部还需要设置必要的PVC管来保证浇筑时候的渗漏。
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全部机具都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施工的无误。钢束张拉机具的校验要求纵向预应力的张拉效果要非常好,主要的检验步骤要在千斤顶以及压力表的安装完毕之后再实施,在工程实施张拉之前进行校验有助于增强施工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并提高工程的抗压力性能,从而保证桥梁的使用质量和寿命期限,为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需要注意的事项是在对张拉机具进行必要的测试时要选定相关的参考数据,确保结构的稳定性能。对机具的校验环节也是“双控”技术的关键环节和中心步骤。如果控制得不得当,就会造成“双控”技术的失衡,所以一定要保证质量,为“双控”技术的正确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锚下控制应力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就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采取两端同时张拉对称的原则,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预应力的损耗,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良好作用。
二、悬臂连续梁施工中的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具体控制方法
计算预应力筋的理论上的长度值也显得非常关键,它通常作为判断实际的伸长值是否达到一定标准的主要科学依据。对在工程中需要用到的预应力筋的伸长值的控制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样才可以保证伸长值的取值方法与方式的准确性,保证施工的质量。具体的控制方式如下所示:
PL 1-e-(kl+μΘ)
ΔL=
AyEYkl+μΘ
需要注意的事项是ΔL1在计算的时候要先从零开始不断往上增加到初拉时候的伸长值,ΔL2的取值范围应该从初拉状态开始往上不断增加控制应力大小的取值,最后ΔL的值就是前述两者相加得到的结果。在伸长值选定之后还要对其进行严格仔细的判断与检查,确保其准确性,在使用应力相对控制方式来衡量预应力筋所能承受的大小的时候,要对伸长值的取值进行复查,在理论上的要实际的值与理论上规定的值可以有一些差距,值差的范围也不能太大,通常都要保持在6%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准确性就会打折扣。倘若理论值和实际的取值之间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则要及时停止张拉的进程。要查看是理论取值和现实取值的对照环节是否存在一些问题,一定要让值差符合相关的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实施结果的可靠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悬臂连续梁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双控”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为了人们群众的通行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悬臂连续梁的作用,为桥梁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保证。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抓住双控技术的三个关键点,一是有效确定锚下的控制应力,根据桥梁结构的设计要求,计算出张力的大小,利用灵活的计算方式确定出张拉力的大小,然后根据预应力筋的具体种类采取适宜的对称张拉方式,提高桥梁的预应力的水平,二是要确保张拉机具的完整性与高效性,这是保证“双控技术完整实施的关键环节,三是要根据具体的预应力的要求来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并与实际的伸长值进行必要的对比,从而确定出悬臂连续梁的施工依据,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庄戌哲.“双控”法张拉在悬臂连续梁的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6)
[2]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指南
[3]JTG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5]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