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线甘其毛都口岸站设计
2012-04-23边千玲
边千玲
摘要:口岸站的特殊性质使其作业复杂,为提高口岸站运输效率,应大力发展信息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注重现代化管理, 使得口岸站的布置更加高效、经济合理。
关键词:甘泉线甘其毛都口岸站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塔本陶勒盖矿区铁路运煤专用线(甘泉线)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的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境内。线路南起包神铁路的万水泉南站,北至中蒙边境中方口岸甘其毛都。线路全长366.853km。
甘其毛都口岸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巴音杭盖苏木境内,在中蒙边境线703号界标附近,距塔本陶勒盖煤矿190公里,距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132公里,距阿拉善盟策克口岸800公里,距包头市满都拉口岸200公里,是巴彦淖尔市对外开放的唯一国际通道,与蒙古国南戈壁省汉贝格德县嘎书恩苏海图口岸隔界相望,两口岸相距1公里,甘其毛都口岸现为常年开放口岸。
2.目前我国口岸站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际惯例,各国在本国境内设置口岸站,各自承担进口货物的换装作业;客车一般采用换轮作业,地点由两国协商确定。因此,两口岸站间铺设有各自轨距的铁路线路。口岸站一般设有口岸管理委员会、边防检查站、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机构。
因口岸站的特殊性质使得口岸站的作业复杂,目前我国现有口岸站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换装车辆在站平均停留时间长。椐统计,换装车辆在站停留时间一般为2—4d,个别无法及时交运的货物甚至以车代库,致使车站能力紧张。
(2)边防检查时间过长。边检作业一般在国门或到发场进行,因采用传统的逐车检查方式,手段落后,占用区间或到发线时间较长。
(3)口岸管理机构特定的工作方式,给运输组织工作带来影响。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一般夜间不放关,且检查检验手续繁琐,手段落后,致使车辆在站停留时间长,造成列车到发不均衡,对车站能力有一定影响。
3.甘其毛都口岸站设计思路
为减少因上述原因引起口岸站运输效率低的问题,本次研究甘其毛都口岸站采用先进的技术,注重现代化管理,具体设计理念如下:
(1)与甘泉线接轨的蒙古境内铁路为中方投资建设,且不与蒙古其他铁路相连,为减少换装时间,节省工程投资,减少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蒙古境内修建准轨铁路,准轨货物列车自塔本陶勒盖煤矿装车后,在甘其毛都站进行边检、一关两检以及技术作业后直接通过。因此不需设置换装场,减少换装在站停留时间。
(2)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国际铁路国内段作业复杂,对国外要与蒙方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对路外要与“一关两检”进行协调配合,进行大量的数据和票据交流;因此必须在建立高效、先进的铁路信息传输系统,加快机车车辆周转、压缩车辆及货物在站停留时间、充分发挥各项设备的效率的同时,加强铁路部门与“一关两检”等单位的计算机联网建设,充分进行信息交流,加强车辆及货物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作业环节。
(3)采用先进设备如X光扫描设备RF9010、核辐射查检设备RM3000、消毒设备FX-8进行边检、检验检疫、车辆检查(固定设备对移动设备的检查)等。
(4)海关系统,边检系统,检验检疫系统分别隶属不同单位,完成不同功能,彼此独立。在口岸站的实际工作中,这一点阻碍了信息共享,快速通关的实现。为此,在三大系统间就需要构建一个信息平台,来完成信息接收,格式转换,数据转发,整合海关、国检、边检的业务流程,建立统一的支持三大系统的数据平台,提升电子报关的水平,最终达到三大系统的无缝集成,通过解析报关单数据,把报关数据根据报关协议格式转化为一关两检系统可读取的数据,并与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系统交互。
4.甘其毛都口岸站作业流程
4.1客车:在客车场办理国内旅客的到发作业。
4.2货车
4.2.1入境列车
入境重车由邻国口岸站边检场发出,进入中国国境后,经过喷淋消毒,放射源检查以及X光扫描后进入边检场进行边检作业。边检作业结束后,列车转场,经过轨道衡称重后,进入联检场。在联检场内,列车进行车站的技术作业,票据翻译及交接。然后国检检疫以及海关进场作业。入境煤列依据联检单位意见,联检场内每列车的抽查作业卸车比例为国检5%~10%,海关10%,联检抽查比例总和为20%,列车从到发线经牵出线转线送至贯通式倒装查验线,人力卸车后用装载机重新装车。检查完毕,可转线到发线或直接由倒装查验线发车。
4.2.2出境列车
出境列车先经过出境侧轨道衡后,进入联检场,在联检场内进行车站技术作业,票据交接,国检及海关进场作业,转场进入边检场,边检场进行边检作业后出境。
5.车站作业量
设计年度客车列车对数近、远期均为1对。货物列车对数及车站作业车数详见下表。
6.车站规模核定
6.1客车到发场规模核定
因本线为运煤专用线,沿线人烟稀少,且甘其毛都公路口岸为常年开放口岸,客运可通过公路口岸过境,所以本线近、远期均不考虑客运通关,客车到发场仅考虑国内旅客的到发,客车场设客车到发线1条,机车走行线1条,机待线1条。
6.2联检场规模核定
联检场主要办理出入境货物列车的到发、技术检查、车辆交接、检验检疫检和海关监管等作业。参考国内铁路口岸站各项列车技术作业时间标准,确定本站联检场到达和出发列车技术作业时间标准,核定联检场规模。
6.2.1联检场出境列车到发线规模核定
出境列车每列占用到发线时间为61min,到发线利用率按0.64计,空费系数取0.15,计算确定出境列车到发线数量为近期1条、远期2条。
6.2.2联检场入境列车到发线规模核定
入境列车每列占用到发线时间为405min,扣除必要的休息时间60min,到发线利用率按0.64计,空费系数取0.15,计算入境列车到发线数量为近期7条,远期10条。
6.2.3联检场查验线路规模核定
依据联检单位意见,对入境每列车的抽查作业卸车比例为国检5%~10%,海关10%,联检抽查比例总和为20%,列车送至贯通式倒装查验线人力卸车后用装载机重新装车。检查完毕,直接由倒装查验线发车。
入境列车每列占用倒装查验线时间为180min,扣除必要的休息时间60min,倒装线利用率按0.80计,计算需要倒装查验线路数量为近期2条、远期3条。
6.3边检场规模核定
边检场主要对出入境列车司乘人员进行出入境许可检查及安全防范检查作业。列车到达边检场检查作业完成后,在边检线上待发。为避免入境与出境列车交叉干扰,中蒙双方口岸间设置标准轨距铁路两条,两国各自在本国境内设边检场1处。
入境列车以重车为主,入境侧线路采用先进的大型查验设备(RF9010),每列重车完成边检作业的时间为15min,经计算一条边检线1昼夜办理的重车列车数为26.3列。
出境列车以空车为主,暂不设置大型查验设备,边检场内设置车辆全方位监控设备,每列空车在边检场的作业时间按30min考虑,经计算1条边检线1昼夜办理的空车列车数为18.4列。
故本次设计入境设置边检线1条,出境设边检线2条(含正线1条),机车走行线1条。
6.4甘其毛都站最终规模
综合以上计算结果确定口岸站规模为:客车场设置到发线1条,有效长450m;联检场近期设9条到发线(含正线1条),有效长1700m,2条贯通式倒装查验线,其长度满足整列车装卸车要求,远期设到发线13条(含正线1条),3条贯通式倒装查验线。边检场近远期均设3条到发线(含正线1条),有效长1700m,机车走行线1条。
另外根据作业需要联检场西咽喉设电力机车及内燃机车机待线各1条,;设接触网工区一处,内设停留线材料线各1条;牵出线1条。联检场东西端各设轨道衡线1条。边检场东端设国检查验及喷淋线1条。车站布置示意图如下:
7.站内信息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
7.1系统构成
甘其毛都口岸站一关两检系统的网络包括站内局域网络和连接公路站的光纤网络两部分,其中公路站和口岸站间要架设两公里光纤,完成站间的数据传输,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7.2系统功能
海关系统,边检系统,检验检疫系统各自在系统内部完成相应功能,系统间的数据传输以及与国外的数据传输则首先进入信息管理系统,经过数据格式转换后,再进行数据传递。实现各系统间的数据互访问性。
海关系统由数据服务器,办公终端,监控设备X光扫描设备等组成,监控系统采用自动跟踪高速球,距离和定位保证监控无死角。
边检系统由数据服务器,办公终端,监控系统,现场查验系统组成。其中监控系统与海关系统共用。现场查验设备包括面像,3M证件扫描,指纹,LED屏,对讲等设备。
检验检疫系统由数据服务器,办公终端,核辐射查验设备,消毒设备组成。
视频监控系统分边检封闭场所、海关封闭场所(与国检共享)、联检大厅三部分组成。硬封闭场所按照限定区域总长度,每间隔一百米安装一部探头,要求两侧S形对称都有,首选安装在灯、桥架上,不具备就立杆安装。探头采用高速智能低照度快球。联检大厅按照现场设置讫章室、验证大厅、询问室、留置室和备勤室等工作岗位、公共场所安装枪式、半球低照度监控探头,保证监控范围无死角。视频监控中心主要由电视墙、存储器、矩阵、视频服务器、发电机组、UPS电源、操作台等组成。
Unis信息管理系统是海关,边检,检验检疫三大系统之间的联系纽带,同时也是口岸站与站外系统通信的桥梁,它提供统一通用的服务接口向外提供数据服务,与具体系统无关。
8.结语
由于口岸站运输工作环节多,作业繁杂,为提高口岸站作业效率,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口岸站的运量和有调作业车数,合理确定口岸站的规模,满足日益变化的运输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