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运输建设应用高新技术与铁路保障

2012-04-23孙伟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保障运输铁路

孙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铁路运输建设应用高新技术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铁路运输建设应用高新技术与铁路保障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铁路;建设;运输;应用;技术;保障;系统;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20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铁路以信息技术和高速技术为龙头,带动铁路整体技术迅猛发展。主要发达国家实现了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客货快运网络化、市场营销信息化、行车指挥自动化、安全装备系统化,使传统铁路的产业面貌焕然一新,铁路市场竞争能力大大提高。当前,加快发展铁路已成为许多国家带动经济增长,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现状和形势

“八五”、“九五”期间,我国铁路在科技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批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相继问世,大量新技术、新装备被广泛采用。

(1)我国铁路已基本掌握旅客列车时速160km等级的成套技术和装备。DF11、DF4D、SS8等提速机车、客车和提速道岔已批量投入生产,繁忙干线全面提速,三大干线等线路旅客列车最高时速达160km,郑武线提速综合试验最高速度达到240km/h,我国第1条时速160km以上的秦沈客运专线已开工建设。多种形式的动车组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运用;时速120km的P65行包棚车及X1K集装箱专用平车研制成功并投入运用;基本掌握5000吨级和万吨级货运重载技术,DF8B、SS7B、SS4C等25t轴重机车成功试制,DF8B投入批量生产,在京沪等干线已正常开行5000吨级重载列车。

(2)信息技术与应用取得突破.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基本实现全路计算机联网售票,计算机编制区段列车运行图获得成功,路网性编组站基本实现了综合自动化,电气集中、自动闭塞等装备率显著提高,铁路通信基本建成数字化传送网,程控交换网和数据通信网。

(3)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无线列调、机车信号和列车监控记录装置得到大面积推广,计算机联锁投入应用,红外轴温监控系统已基本成网。

新的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将迈入为实现第3步战略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未来15年,中国铁路将面临既要扩大路网规模,又要提高运输质量,还要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安全运输的艰巨任务。路网建设要大发展,运输质量要大提高,要依靠信息技术强化管理、提高效益,铁路安全要上新台阶。为此,必须认真落实“科教兴路”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工作,加快科技进步步伐,为铁路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科学技术在铁路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铁路运输建设应用的高新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铁路运输建设在重载、提速、信息、安全等方面应用高新技术取得显著成绩。

2. 1铁路建设

我国铁路网建设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满足市场需求、国土开发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做好总体规划的。铁路“十五”计划确定以铁路网“八纵八横”骨架安排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优化路网布局和干支结构,其中如南昆线、西康线的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青藏线等使国防交通路网更趋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在加快新线建设的同时,对既有铁路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主要干线的复线化,山区铁路和主要运输通道的电气化,延长铁路站线的有效长度,更换重型钢轨,采用全长淬火钢轨,铺设无缝钢轨线路,安装半自动闭塞、自动闭塞和电气集中等,大大提高了铁路的科技含量和增加了运输能力。在新建铁路中,建设了一大批诸如九江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钱塘江二桥、清水河高桥、李子沟高桥、大瑶山隧道、米花岭隧道、秦岭隧道等高新技术标志工程,缩短了我国铁路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2. 2重载技术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是以大秦线万吨重载运煤专线为标志的,近年来,组织了共重达10570t的单元重载列车运行实验获得圆满成功,取得了一整套重载运输技术装备成果,其中主要有DF8型重载内燃机车、SS4型重载电力机车、C63型重载货车等。目前,我国铁路主要干线已普遍开行了5 OOOt级重载列车。重载列车的开行,不仅扩大了铁路运能,而且推动了我国铁路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标志着我国铁路技术与世界铁路技术的接轨。

2. 3提速技术

从1995年以来,我国在广深准高速铁路、京秦沈客运通道和诸多铁路干线先后多次开行了旅客快速列车,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提速正段快速列车运行速度达到140km/h至160km/h,非提速正段快速列车运行速度达到120km/h,广深线采用摆式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并且相应提高了货运列车的运行速度。提速加快了我国科技进步和技术装备的普遍提高,推动我国铁路向更高行车速度推进。京广线郑武段运营线路上创造了239. 7km/h新的实验速度,为我国高速铁路研究和设计准备了条件。

2.4信息技术

我国铁路运输启动了以运输管理系统(TMIS)、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DMIS)和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PMIS)为子系统的铁路综合运营管理信息系统(OIS)。郑州北编组站实现综合自动化,成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铁路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工程的典范。我国铁路通信在逐步实现由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的转变,基本建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覆盖全路的数字传输网络。

2. 5安全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开发了机车信号、无线列调、列车自动停车装置和列车安全运行速度监控装置、车站计算机联锁设备、客车红外轴温检测装置、钢轨探伤仪、轨道动态检查仪以及道口报警装置等安全设备,极大地改善了铁路行车的安全状况。

“八纵八横”的铁路网建设,芜湖长江大桥、秦岭特长隧道等工程的建成,主要铁路干线电气化,机车车辆重载化,通信数字化,信号站内联锁、区间闭塞、驼峰调车自动化,运输管理信息化,标志着我国铁路技术进人世界先进行列。

三、应用高新技术条件下的铁路保障

3. 1加快国家铁路网建设

要以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原则,在国家铁路网的规划和建设中,兼顾军事要求。增加主要作战方向战区内的铁路密度,增多战区与战区之间、战区与战略后方之间的通道,增强兵员装备运输的机动与迂回能力,提高铁路通过能力,完善国防铁路网络布局。

3. 2加快铁路战备正规化建设

在加强铁路法规建设中,已制定发布了《铁路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规定》和有关线路、桥梁、隧道、电气化、通信、信号等铁路各专业的抢修(建)技术规程,为战时铁路保障提供技术依据;制定发布了《铁路战备正规化建设实施办法》,对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完备工作资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3. 3修订既有铁路保障预案

要根据新技术兵器对铁路设施的袭击破坏和铁路运输建设应用高新技术对铁路保障的影响.扎扎实实地修订好既有铁路的保障计划和重点目标方案,落实铁路战备工程设施建设。

3.4贯彻国防要求

在铁路新建和改(扩)建中,贯彻国防要求,坚持隐蔽机动分散、增加抗毁能力和便于尽快修复的原则,以增强铁路设施的生存能力。铁路线路的走向和主要控制点宜与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其它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组成统一的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既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时,对负有特重型武器装备装卸任务的车站和正段,应消除非标准铁路建筑限界和提高军运顶端站台和装卸线的技术标准,以适应我军重型武器装备铁路运输的要求:对重点枢纽、桥梁、隧道建筑物要增强其抗毁能力并预留迂回线、便线的修建条件;注重电气化铁路安全设计,外部电源宜采用两路或多路电源供电,牵引变电所选址应充分利用地形、地物等自然屏障予以隐蔽,接触网宜采用便于修复的简单悬挂类型.保留一定数量的内燃区段,以便供电系统遭破坏,电力机车牵引短期内难以恢复时不间断运输;积极采用光缆、微波和卫星通信、组成多迂回、多径路和生存能力强的战备通信网,要采用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的数字化通信系统等。

3. 5积极采用“四新”技术

要进一步研究以跨越江河障碍和沟通指挥通信为重点的抢修技术与装备,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进一步提高抢修质量和进度。

3.6做好铁路战备物资的储备

对铁路战备物资的储备,要做到底数清、状况明,做到重点储备、数量适当、合理布局、适时更新、配套完好。

结束语

铁路具有半军事化性质,铁路员工肩负着国民经济建没和国防建设的双重任务。在现代战争中,铁路保障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必须以人民战争思想为指针,建设一支由铁路专业员工为骨干,沿线广大民兵群众和有关军队系统三部分力量组成的铁路保障队伍,加强国防教育和搞好战时保障的专业训练和演练,随时做好执行应急保障任务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侯启同. 铁路运输建设应用高新技术.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11.

【2】陈宣. 铁路运输建设与铁路保障.北京卡斯柯公司,2007.

【3】铁道部运输局.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保障运输铁路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散杂货运输专栏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的确定与保护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