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约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探析
2012-04-23汪树根
汪树根
摘要:本文基于节约理念的视角对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必要性、“非节约”现象及节约性设计的实施途径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节约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愈显重要,资源短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国都致力于研究资源节约型、环保型技术以缓解日益加剧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我国也把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了未来工作的重点。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虽然我国的经济保持着相对高速的增长态势,但高能耗和高排放量仍然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隐患,同时也对“节能减排”的实现造成巨大压力。如何再继续可持续发展,做好“保增长”和“节能减排”的平衡更显得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1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节约的本质是指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需求实行减量化,有计划有步骤可持续地利用。渗透到园林建设中,节约应包含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善生态与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三大目标。在大力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合理规划和配置城市绿地,对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紧迫而现实的意义。
2现代景观设计中“非节约”现象剖析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因环境问题的加剧以及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着注重视觉形象而忽略节约理念和环境效益的现象。水景泛滥、填湖造园、反季节栽植和逆境栽植、大树进城、大草坪的建造、豪华高档装饰材料的过度应用、高价点亮城市夜景、大面积硬质铺装等建设活动,不仅造成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耗费巨资带来的是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这些规划的背后均折射出现代景观设计的错误定位。
2.1水景设计不完善,水资源浪费严重,维护费用激增
在我国,从温暖多雨的南方小镇到寒冷干旱的北方都市,从气候湿润的东部沿海到干旱缺水的西部内陆,人们都会尽其所能的在环境中建造些许水景,以兹观赏。这些人造水景,如喷泉、瀑布、人工湖等,一般独立于城市的天然水系,依靠城市自来水系统维持,每年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利用后的水也多直接排于下水道,而没有用于绿地浇灌或是补充到城市水系。再者,现代水景常设计成弯弯曲曲的浅水沟渠,水底和驳岸采用硬质铺装,水生植物难以生长,植物对水体的净化功能无法发挥,致使水质保持难度明显增加,为了保持景观效果就必须经常换水。即便是500 m2的小型水景每年也要投入20万到30万元的维护费用。
2.2高能耗灯具布置夜景,浪费能源且光污染严重
强力探照灯、大功率泛光灯、大面积霓虹灯、彩泡等高亮度、高能耗灯具常被用作造景灯具,道路和广场上的路灯和景观灯排列密集,每当夜幕降临便出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据统计,每年我国仅城市照明就要消耗掉目前三峡电站5 a的发电量。很多城市照明严重超标,一些建筑内部耗电竟然高达25W·m-2,照度超出标准3~5倍;有些景观灯具95%以上的光线射向天空,只有不到5%的光线照到路面,能源浪费和光污染严重。
2.3忽视对材料的投资控制
就景观设计而言,设计师对组景材料的选择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材料的种类、价格、品质等千差万别,因材料控制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不容忽视。
2.3.1植物配置不科学,乔灌草配比失衡,且忽视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
许多绿地的设计建造中,为取得短时见效的效果,仅是将绿化苗木随意搭配种植在一起,而不注重植物景观层次、乔灌草配置比例、季相变化和长期的景观效果等因素,这样不科学的植物配置不但不能收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反而消耗了大量的养护资金,浪费问题已经非常明显。据北京市园林科研所研究成果表明,乔木(含落叶与常绿乔木)虽在株数上不占优势,但其释氧固氮、蒸腾吸热等生态效益的量化值却占园林植物总量的85%~87%,绿量占园林植物总量的84%,是草坪的30~70倍,而草坪的管护费用是乔灌草群落的3~5倍。再者,片面地追求“档次”而不计成本地大量采用客土栽植珍奇苗木,大量使用时令花卉、彩叶植物等塑造大型模纹花坛,特别是大量使用国外F1代花卉品种,而忽略了野生植被和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
2.3.2放弃本地材料,高价引进外地材料
为追求所谓的“高品质”,设计中常用高档的新奇材料表现创意而提升景观的品质,设计者放弃使用本地特色的材料,追求高档进口石材和豪华装饰木材,不惜一切代价引进洋材料,仿造国外景观的现象已是非常普遍。例如,大量不合理地使用“木栈道”,本来是一种对珍贵自然资源的浪费,却被一些设计师作为所谓“生态化”设计的炫耀手段。
3现代景观的节约性设计实施途径
现代景观的节约性设计就是要扭转当前盛行的照搬外地“理想景观”、随意改变场地原有景观特征,从而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和领土景观改变的建设模式。
3.1节水设计
就景观设计而言,节水之道在于蓄集,用水之道在于渗透,让“滴水之恩”充分施之于地,用之于林。
3.1.1依据地域特色设计水景
以北方城市为例,受水资源短缺的局限,在此营建水景应结合地域特色,做到灵活、节约用水,可设计“多功能水景”。例如,小溪流景观,在丰水季节可供赏水嬉水,枯水季节还有卵石景观可赏。
3.1.2水资源循环利用和一水多用
在喷泉、跌水、瀑布的设计中,可利用潜水泵将水加压提升,满足喷泉瀑布景观需要,实现水的重复循环利用。例如,龙岩中山公园的瀑布、喷泉的用水量1 000 m3·h-1和430 m3·h-1,使用循环用水后补充水量仅为8 m3·h-1和3 m3·h-1,大大减少了补给水量。此外,将水景使用后的水用于冲洗厕所,排入化粪池进行厌氧处理后,再用于苗圃的浇灌,可实现一水多用(图1),从而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图1水的循环利用和一水多用模式
3.1.3非常规水的回收利用
在园林设计中,建立区域性的雨水利用设施,实现“就地滞洪蓄水”;把环境设计、水的处理、未来的应用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把水景设计与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图2),景观设计中可以采用雨水集流工程把广场、道路、绿地、屋面等集水系统作为中水的收集场所,利用卵石滩和沙滩过滤水中的固体废物,利用生态学原理将跌水小品、跌水、喷泉等作为中水的曝气系统,尤其应注重利用水生植物的净化、吸附、降解等作用,实现水体生态系统的自净,这些方法在北方缺水城市的水景设计中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例如,北京绿源公园的水面,能一次性收集雨水12 000 m3,通过边利用边集水能节水28 000 m3·a-1。再如,成都活水公园设计将水流雕塑、戏水池和人工湿地塘用形象、艺术的形式与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达到了污水处理的目的,并形成了优美的园林景观。
图2非常规水的回收处理模式
3.1.4“意境水”的表达
所谓“意境水”,是指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利用其他造景元素代替水资源,创造并展示水的意境美,表达出各种观念与思想。如通过铺装材料和色彩以旱溪、沙河的形式表现水的环境;或用旋转发射手法的铺装形式给人水的感觉;在平坦的草坪上置景石、白色汀步又或者是从高低不同的屋顶、台地倾泻而下的波浪状草地都在形式上给人水的感觉。另外,景观塑造中的一些符号如水车、假山、石桥、微地形变化等都能表达水的意境。此如陈从周先生所言:“园中无水,而利用假山之起伏,平地之低降,两者对比,无水而有池意,故云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