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2-04-23王淑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建筑安全建筑施工生产

王淑华

摘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效益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目标,因此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各企业家的共识。而安全却是效益的前提,因为安全的结果决定了效益的大小。本文阐述了确保施工安全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探讨了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意义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安全在建设工程过程中以及维护工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仅包括基本的建筑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包括建筑本身的安全、财产的安全以及对施工环境安全的建设,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其目标是保证安全生产、确保重大伤亡事故出现几率为零,将轻伤出现几率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或者更低,在保证工程结构完整与财产安全下确保工程的质量。

确保施工安全的意义

1、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并提高建筑效率。21 世纪以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对施工安全的重视以及施工安全的意识普及力度欠缺,导致很多重大事故,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伤亡事件给施工人员的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保证施工安全,让施工人员体会到对自身生命的重视与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从而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对施工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有消极的作用,同时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积极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改革,保证所有建筑资源的安全,同时维护了工程的完整性与优质的质量,不仅对社会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同时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1、安全意识淡薄。由于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抓安全生产形式主义严重,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不配备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肆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工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够,员工相应的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引起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2、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理不清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造成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不同步等;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

3、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的问题;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难以深入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

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监管不到位。

首先, 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行动不力、措施不到位, 使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实施有效监管, 有些地区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比如, 有些地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 没有经费来源, 没有处罚依据, 安监站的安监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 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削弱了安全管理的力度。有的城市将违反建筑安全生产行为的处罚权由工程安监部门改为城建执法局, 使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 削弱了安监工作力度, 致使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有效整改。

三、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1、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工人安全意识。施工单位要对工人进行培训及安全教育。要切实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其操作水平,加强工人对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的辨识以及对施工过程中如何保护人身安全的学习。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2、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更新安全设施, 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 应是预防建筑施工事故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近些年来, 为预防建筑施工工地触电事故, 采用的三相五线制及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都起到积极作用。淘汰有轨吊、竹跳板等设备材料, 采用自升式吊车、铁木跳板, 对于预防起重事故和高处坠落事故起到了一定作用, 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 用机械化或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 不断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条件, 使建筑施工作业事故从根本上降低。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建设。因此,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等要不断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没有安全许可证、没有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项目坚决不允许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式等制度。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安全生产法》规定建筑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目前的情况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数量有限,即使配备了足够的安全员也因为其自身素质层次不齐,导致监督管理工作走过场,搞表面形式,对安全工作起不到有效的监督作用。特别是一些层层分包挂靠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更是无从谈起,随便安排一个人就是安全员了。部分企业不能做到安全职能部门人员培训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素质。企业在工资福利等方面对安全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加强责任感,促进其工作积极性。

4、完善政府监管职能。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 应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机制, 改革细化安全管理监督程序。

首先, 政府应协调市、县、区有关部门, 解决有些地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经费不足等问题。

其次, 政府应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成立建筑安全科研机构,组织开展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的调研及相关课题研究, 早日建立起我国的建筑安全研究体系。

最后,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改进安全监管方式, 加大执法力度。在施工资质的审查环节以及招投标监管环节, 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 严把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关。彻底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 逐步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 从重点监督检查施工主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执行情况。严肃查处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通过对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的执法检查, 迫使各方责任主体自觉规范约束自身行为, 真正发挥政府监管职能。

对于建筑安全管理与控制,不仅国家要从宏观上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建筑企业自身也要从微观上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并且要以国家的管理来指导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以企业的建筑安全管理为具体实施方法。要综合运用国家和企业共同管理与控制,以求达到建筑生产安全,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夏力. 建筑安全管理经济学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01) . [2] 林祥华. 论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9) . [3] 何燕,宋伟.研究101601浅议当前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 大众科技. 2006(06)

[4] 刘锋.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浅析[J]. 科技资讯. 2008(24)

猜你喜欢

建筑安全建筑施工生产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关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分析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分析研究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
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食品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