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水土流失建设京津防沙屏障

2012-04-23赵文龙盖立民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治理效益

赵文龙 盖立民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水土流失治理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治理水土流失、建设京津防沙屏障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水土流失;工程;规范;管理;治理;措施;效益;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十几年前,北京、天津乃至华北地区多次遭受风沙危害,特别是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十多次发生较大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其中有多次影响首都。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备受社会关注。国务院领导在听取了国家林业局对京津及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工作思路的汇报后,亲临河北、内蒙古视察治沙工作,指示:“防沙止漠刻不容缓,生态屏障势在必建”,并决定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一、工程概况

承德县位于北纬40°34´06〞~ 41°27´54〞,东径117°29´30〞~ 118°33´24〞之间,东北与内蒙古宁城县搭边,西南与北京密云县相邻,正处在京津地区的东北部,是京津地区的一个主要风沙源和内蒙古风沙进入京津地区的一个主要通道,治理好承德县的小流域对京津地区防沙至关重要,2000年被国家列入第一批治理区。境内东西宽89公里,南北长95公里,总面积3870.07平方公里。(548.45万亩),其中现有耕地面积322.52平方公里(48.37万亩),林地面积2952平方公里,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247.4平方公里(全省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其中轻度侵蚀1056平方公里(0.7万亩)、中度侵蚀面积1078平方公里(0.72万亩 )、强度侵蚀113.4平方公里(0.07万亩)。

承德县共有24个乡镇, 401个行政村,3150个村民小组,全县总户数15万户,总人口4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6万人,有满、蒙、回、壮等少数民族,人口密度118人/平方公里,人口增长率约0.2%。

二、建设京津防沙屏障的要点分析

(一)、科学规划注重效益

在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同时结合项目区群众的意愿和农业产业政策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对节灌工程宜引则引,宜扬则扬,宜集雨则集雨,宜风力则风力,从而使工程深受项目区群众的欢迎。在工程的管护上群众认识比较上位,效益体现也比较明显。过去很多村由于没有水利设施,只能是靠天吃饭。通过对全县认真踏查,我们以防沙治沙项目为契机,每年设计节水灌溉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建立,解决了很多村历史以来靠天吃饭的问题,同时也为下一步农业结构调整及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突出体现了防沙治沙工程发挥的效益。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和发展改革局局长任副组长、财政、审计、水利等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防沙治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防沙治沙办公室,具体办公在县发展改革局,发展改革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为加大防沙治沙工作力度,引起各项目区乡镇领导高度重视,县政府与项目区所在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乡镇,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年终考核乡镇的内容;对完不成的乡镇,下一年度不给该乡镇列任何农业项目。除此之外水务局还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局长任副组长,水保、财务等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每年抽调2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监督检查指导工程,为使工程责任到人,局与工程技术人员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管理 规范实施

为使项目能顺利实施,按照防沙治沙项目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使用办法,我县制定了《承德县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从工程设计、施工组织、检查验收、资金拨付、资金报账等作出详细规定,并依此办法开展工作;施工前对施工队伍及我局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下发小流域工程技术规范和工程验收办法等,明确工程标准、验收组织、验收方法及步骤、资金给付形式等,确保项目实施公平、公开、公正、透明;对技术人员制订了“四定一追究”责任制和技术人员下乡施工纪律,从而加大了工程检查监管力度;小流域工程实施形式2004年采用的是承包治理形式,我们选择了质量信誉较好的施工队,一般规模小的工程由具有多年施工经验和组织能力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对规模较大的工程则由有相应技术能力和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自2005来年对风沙源小流域治理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在招投标过程中,我们邀请了纪检监察、公证、财政、治沙及监理参加,确保招投标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材料我们采用政府集中采购的办法,优先选用了价格合理、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如在水泵的选择上,我们选用的是山东淄博生产的优质潜水电泵;在塑料管的选择上,我们优先选用了质量和信誉较好的我县永生塑料制品厂生产的产品。由于对工程加强了管理,使工程的实施更加规范,同时也确保了工程质量。

(四)、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在对防沙治沙专项资金管理上设专人、专户、专账管理,专款专用,财务管理规范,资金拔付、使用程序合规,防沙治沙工程资金的报账是由项目建设单位向治沙办提交京津风沙源治理专项资金报账审批表、附表、原始支出单据及工程验收报告等报账资料,县治沙办对项目报帐资料进行审核并由相关工程验收人员、财务经办人及治沙办主任签字确认后报县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根据验收报告,对有关报帐凭据审核无误后,据实拔付资金到项目建设单位。

(五)、坚持建管并重 巩固治理成果

为了使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真正达到防沙目的,充分发挥效益,杜绝以往重建轻管的现象。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承德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家畜禁牧舍饲的通告》、《承德县封山育林舍饲禁牧管理办法》,同时在项目区制定了村规民约等管护制度和措施,严禁乱伐林木,禁止陡坡种植农作物,治理区内严禁人为破坏治理成果,严禁从事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的生产活动。通过这些规定和办法的实施,明确了乡、村、组及广大村民的权属和责任,乱砍、乱伐、乱牧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小流域工程涉及到治理前已承包给个人的荒山由原承包人负责管护,集体的山场,经过治理后承包给个人或由集体责成专人管理。水源节灌工程是农户个人的由农户自己管理,集体的工程由受益的农户选派专人管理。通过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有效的转变了重治理轻管护的现象,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和工程的保存率,有效地巩固了治理成果。

三、工程完成情况

自2000年实施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来。共累计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232平方公里,共完成造林207059亩(其中山杏140116亩、大扁1862亩、枸杞4187亩、侧柏2302亩、油松12973亩、落叶松1520亩、刺槐32765亩、大枣140亩、李子768亩、苹果5003亩、杏槐松混交林5153亩、杨树270亩),封禁118210亩,修梯田22732亩,谷坊2093道,作业路28.64千米,建标志碑23座,管护牌18个,完成水源及节灌工程1312处,共新打井135眼、维修井75眼、建井房75间、蓄水池454座、水窖127个、埋设主管路29.9435千米、配套水泵192台、风机23台,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5740亩。

四、工程效益

通过近几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开展,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效益已逐渐显现出来,林草覆盖率增加了,春季扬沙天气已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水土流失量减少了,河道淤积程度降低了,洪峰流量削减了,防洪保安更有保障了。

(一)、生态效益

通过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提高了4.86%,坡面工程拦蓄降雨径流量为400万m3,拦截泥砂38万吨,和现状年比较,保水效率提高到90%以上,减沙效率达到51%,改善流域地表径流状况,在10年一遇降雨标准情况下,保证水不下山,大大地减少了洪水流量,减轻了暴雨洪水对土壤的冲刷力,减轻了洪水及泥沙对当地及下游的危害。通过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调查分析表明,治理后的小流域,实现小雨不下山,大雨缓出川,减少河道泥沙淤积,同时林草面积的增加,净化了流域环境,减轻了风沙灾害对京津地区的危害,随着林草措施的生长防风減沙效益将更加明显。

(二)、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粮食、经济林的果品效益及水土保持林、封禁治理增产的枝条效益、减沙效益等。经济林主要有苹果、山杏等,其效益根据增产定额、栽种面积、产品单价等分别计算效益。到盛果期后,共增产果品184.17万公斤,市场调查的各个品种的单价,平均单价为3元/公斤,考虑到增加的人工、肥料、农药等农业措施,按增产值的70%计入水土保持效益,经济林年增产值386.76万元。乔木林年均出产木材2680m3,按800元/ m3计算, 可增加收入214.48万元,年产枝条2124.7万公斤,可增加收入212.5万元;增加粮食454.6万公斤,可增加收入681.95万元;节水灌溉工程新增灌溉面积45740亩,可增加收入925万元;减沙效益按1.20元/ t计算,则年减蚀效益为45.6万元,项目区年总直接净效益为2466.30万元。

(三)、社会效益

通过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实施,使流域的山、水、田、林、路得到综合治理,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对土地的破坏,改变了原有的小地形结构,使土地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商品产出率,为发展优质、高效、绿色产业奠定了基础,同时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实施,还有效地防止洪水、泥石流的危害,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率,为流域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大农业奠定基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流域将发展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生态景观俱佳,农牧业协调发展,果树众多的水果之乡,由一个沟道不整,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变成土地利用合理、沟路整齐、工程完备的秀丽山村。将极大地提高流域内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加快流域内居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使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生态型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结束语

随着治沙工作的不断开展,规模大,地形条件较好的地块已逐步治理完毕,所剩余的大部分都属于干旱阳坡和“啃骨头”工程,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由于人工、苗木、物料等涨价因素影响,单位面积投资额度小,建议提高单位面积投资额度,为30-40万元/平方公里。目前工程管理只停留在制度、办法制定和宣传上,缺乏资金支持,各种规章制度、办法无法落到实处,建议增加小流域治理管护费用,提高治理成果保存率。

参考文献

[1]党维勤.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J].中国水利,2010(10):25-27.

[2]周斌,樊太岳,卿太明,等.四川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水土保持,2009(7):3-5.

[3]赖观路.水保和谐执法新篇[J].中国水土保持,2007(7):31,41.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治理效益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