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探讨
2012-04-23金罗红
金罗红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直接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并探讨了施工项目管理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建筑工程的筹建数量日益增多、设计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的功能及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施工项目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抓住机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一)施工项目管理的概念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研究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项目目标的方法,并以项目经理作为最终负责人,按照整个项目的内在逻辑规律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协调控制,并在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下,组织高效率的施工,并对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以确保施工项目的均衡性。与此同时,还应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及管理技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以高效地实现项目建设目标,并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现代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实际上是为了实现项目的质量要求、施工工期要求以及预算费用要求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和控制协调。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建筑项目。由于建筑项目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树立系统的工程管理观念,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管理。项目管理的目标与项目目标是一致的,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组织协调以及合同信息管理。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材料、劳动力、机械设备、施工技术和资金等,具有目的性、相关性、集合性及环境适应性,各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因此,项目施工具有系统性的特点,由此可见,施工项目的管理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
(三)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的管理特点
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加强项目管理质量就应加强对生产要素的分析与管理。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的管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
对生产要素的管理应加强对其的优化配置,使其适时、适量和位置适宜地配备并投入生产,以满足项目的施工需要。
2、优化施工要素的组合
进行生产要素的管理过程中,应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使其以适当搭配投入施工项目中,并协调地发挥作用。
3、实行动态管理
对生产要素的动态管理是指对以项目的内在规律为依据,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协调控制,实现资源优化和配置,使其在项目能够合理地流动,并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资源的高效和合理利用
在生产要素管理中,应合理、高效地运用资源,有效地提高项目管理的综合效益,从而促进项目的整体优化。
二、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现状的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筹建数量及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施工项目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质量管理不严格、管理工作粗放、对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及成本管理不重视等。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项目成本及工程质量的提高,为建筑项目埋下了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不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越来越重视施工项目管理,也越来越重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开展项目管理,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提高,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是保证建筑项目顺利、高效进行的基础,在组织工程项目施工的同时,应加强项目工程的安全管理。
1、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工序建立并完善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执行技术方案;
2、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定期开展安全动员大会,加强全员的安全意识;
3、施工现场应配备专职安全保卫人员进行安全巡检,以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4、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设施及设备的检查及维护,对临时的用电及消防设备应加强维护及检修,确保安全设备能够有效地投入施工中;
5、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应严格按照材料管理要求及标准合理地堆放,废弃物应分类堆放在指定的位置,且应符合环境管理的要求;
6、应对施工现场进行随时打扫清理,做到当天的垃圾当天清理;
7、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不得出现临时用电或者私拉乱拉电线的现象;
8、应时刻保持施工用临时通道的畅通,并应在进出口设置洗车台,确保进出车辆的清洁,避免将泥浆等带入现场。
(二)加强质量控制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为系统、全面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与此同时,施工企业以质量保证模式为依据,建立是和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系统,并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使质量管理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指令性、协调性和可检查性。
2、人、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控制
(1)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2)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在施工项目中,应加强材料质量的控制。
(3)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机械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正确合理地选择和利用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3、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劳动环境,如作业场所、劳动组合、工作面等。因此,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具体条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尤其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应建立文明的施工和生产环境,确保材料工件等有序地堆放,保持道路畅通,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成本控制
1、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应明确管理责任,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安全以及现场管理标准化等全面负责,尤其应把成本的控制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
2、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
目前,部分企业过分地追求工程质量而忽视了成本管理,应建立健全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对项目进行分管,以全面实现工程成本管理目标。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加强成本控制力度。
3、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
应建立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的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施工队成本的控制,由施工队自身管理,项目部不应该过多干预。
(四)加强施工进度控制
施工阶段就是工程实施具体管理阶段,施工阶段也是耗时最长的阶段,因此要面对时间带来的变化要求对工程进行全方位动态的管理。
1、加强各阶段施工的衔接关系
工程项目施工期的进度计划管理可以划分为土建结构阶段、机电管线敷设阶段、装修工程阶段以及设备安装阶段,在进行各项工作时,应注意好各阶段之间的相应衔接关系,不能孤立地看待各阶段的工程项目,应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协调和控制整个工程的进度。
2、加强各部分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现场施工由项目经理统一协调控制,土建机电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负责人要及时沟通、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由项目经理与各负责人相互协调解决,确保工程能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3、制定进度计划
对日程进度管理应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编制月度、旬或周工作计划,必要时可以以天为单位编制工作计划。将总进度计划进行细化,便于总进度计划的实施和把握。如日程进度计划落后于总进度计划,应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确保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的管理过程,项目管理者要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进度等进行协调和控制。要确保工程的质量、成本、安全及进度目标的实现,需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正规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加强管理理念及管理技术的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管理办法,以提高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兴辉.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综述[J].建材发展导向,2011,09(10)
:30-31.
[2] 陈南宇.简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4):159-160.
[3] 邓鸣.论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及特点[J].城市建设,2010,(24):187-188
[4] 霍岩.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及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0,
(18):23.
[5] 周林.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