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目标管理及业主决策问题讨论
2012-04-23郑源伟黄显学
郑源伟 黄显学
摘要:文中概述了目标管理的理论背景,分析了我国建筑行业中目标管理的研究现状,总结出了我国现有工程项目管理中实现四大目标(质量、成本、工期和安全)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基于工程管理的多目标性,本中结合文献案例采用加权主成分分析对承包商进行排名,主要过程为:建立层次结构评价模型,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目标因素的权数;用PASW Statistic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标准化分析;将权数乘以相应的标准化后的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所得到的成分得分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得分计算;根据得分高低对承包商进行排名。加权主成分分析将主观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的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更加全面并符合客观实际地对承包商进行排名,为选择合适的承包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管理;层次分析;加权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 TU;F
Discussion on objectives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Zheng Yuanwei1Huang Xianxue2
(1. Zhejiang Ruix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Zhejiang Wenzhou 325000; 2.Wenzhou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Zhejiang Wenzhou 325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esent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MBO theories,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BO research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of china and summarized some specific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four objects (quality, time, cost and security). In terms of the engineering having multiple objective,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eigh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事物的矛盾又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占主导地位,这就要求人们先对主要矛盾重点突破,同时处理好次要矛盾。紧抓事物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一般到特别,在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也一直存在矛盾,如质量、成本和进度等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将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矛盾设为整体目标,要求所有管理人员以目标做为管理依据安排人力、机械设备、资金和材料等各种资源来达到目标成果,以目标指导行动。被管理者有了整体目标,形成正确的意识来指导实践,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完成目标。另外,在实际工程中,工程项目资源短缺、管理粗放和效益低下的现象很严重,Standish Group对8400多个项目调查得到只有16%的项目达到目标,其余项目或要补救或彻底失败[1]。因此,从哲学及工程现状两方面来看,研究目标管理是很有必要地。工程的多目标性需要我们更深地研究目标管理模式以及多个目标下的权重问题来指导实践,为业主的决策提供有用的理论基础。
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理论背景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MBO)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由美国企业管理专家杜拉克(P·F·Drncder)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中首次提出的 [3]。目标管理制度一经诞生,就被企业界广泛采用。之后又有许多专家对目标管理方法进行了具体展开和丰富,如美国著名经营顾问西勒(E.C.Schlen)的结果管理和D·麦格雷戈的一体化原则等。日本是引入目标管理较早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正处于高速成长时期的日本从美国引入了许多管理模式并成功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其中就有目标管理方法。根据日本文献,从1956年《现代经营》(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出版到1965年前后,日本集中出版了许多著名的管理类书籍[2]。目标管理在美国和日本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很好地运用和发展,且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我国吸取两国成功经验,于1982年引进工程项目管理,翻译了许多有关目标管理的书籍,如文献[3]和文献[4]详尽地阐述了目标管理的理论发展和成功案例。1988年,工程项目管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应用试点,并于1993年被正式推广[5]。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现今,目标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被不断地研究与实践,并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地运用推广,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也不例外。《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中何万钟定义“目标管理是以一定时期内或完成某一具体项目期望达到的状态为目标,组织全体职工共同使之实现的科学管理方法。”它要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工程项目目标因素,通过分析、设计和优化制订出工程生命周期内需要达到的目标体系;再系统地将目标层层分析到各责任人处,建立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目标管理体系;最后加强对目标责任人的业绩评价,鼓励成员完成目标并将目标落实到各阶段,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1.2 我国建筑工程中的目标管理研究
21世纪初期,我国出现了大量有关建筑工程目标管理的文献[1] [6] [7] [8]。质量、成本和进度被称为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的“三大目标”,它们构成了工程项目的主要控制管理目标系统。这三大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文献[7]详细地描述了它们两两之间的相互关系,图1所示。另外,也有很多文献[9]将安全做为另一项目标因素来考虑。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的目标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质量、成本、进度和安全。有些文献分别就单个目标因素(如质量目标管理[10]、成本目标管理[11]、进度目标管理[12]或安全目标管理[13])进行分析,也有文献[14]对几个目标因素一起进行了分析。这些作者根据工程实例并结合多年现场经验提出了实现目标控制的具体措施。
1)成本目标管理,实现“成本最低化”:劳动组织方面,合理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实行奖惩制度并加强技术教育培训,加强劳动纪律;材料方面,采购时要求好质量、低价格和短运距,严格验收材料并完善限额领料制度,材料堆置现场时合理避免二次搬运,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浪费;机械设备上,根据工程需要和市场租凭成本相结合来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安排生产,定期保养来提高机械完好率和使用率;技术上,合理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和方案,寻求各种降低消耗和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现场管理时,根据实际充分利用原条件,科学规划布置施工现场;明确合同条款,对合同中的暂定项目和存在变更的部分及时申报计量,利用合理赋予的权力合理增加收入减少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