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2012-04-21刘孝勇
刘孝勇
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刘孝勇
福州市罗源县中房中心小学
幼儿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存在许多缺陷。农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和顾及自身形象和生存问题,多以“应试教育”为主,轻视素质教育,其前景令人担忧。应试教育“批量生产”出一群“考试机器”,学生失去了个性与自主思想。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是改变农村幼儿教育现状的良方。从幼儿时期开始推行素质教育,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1 令人担忧的农村幼儿“应试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幼儿教育问题受到重视,家长们普遍希望儿女早日成才。
现今,为满足家长的需求,农村幼儿教育多以“应试教育”为主,轻视素质教育。有些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文化知识教育,认识多少字,会做多少道题,并以此作为衡量孩子是否聪明的主要标志。有的家长只顾推行自己的主观愿望,忽视子女的兴趣、能力,过早采取填鸭式的定向培养教学,影响了幼儿智力的提高。而农村有些幼儿园的教育也正是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其前景令人担忧,发人深思。
2 由现象引发的思考
应试教育是为了适应高一级学校的选拔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是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学什么,容易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学科知识系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应试教育是学生被动学习,片面追求高分的教育。如果从幼儿开始就以“应试教育”的模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将严重摧残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扼杀幼儿的天性。应试教育导致的后果是:作业负担过重,幼儿身心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各类考试给幼儿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压力;用分数来区分幼儿智力的优劣,将扼杀幼儿的个性与特长。对幼儿来说,应试教育弊大于利,不可取,改变现状刻不容缓。
什么是素质教育?有些家长还不甚了解,甚至困惑不解,严重影响了家长与学校、教师认识的一致性。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以开发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显而易见,应试教育的内涵要偏窄得多,它仅对社会素质中的部分智力素质予以重视,即对学科考试中所要求的智力素质予以重视,将导致幼儿整体素质残缺。目前,我国幼儿园实行素质教育的困难不少,尤其是农村的幼儿教育。例如,忽视幼儿穿衣、系鞋带、洗手帕等教育,他们到上小学后还不会做这些事,将影响幼儿能力的发展。这也反映出对幼儿贯彻的主动教育不够,对训练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认识不足。相反,在农村幼儿园推行素质教育的做法可以是这样的:对幼儿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让幼儿到大自然中走走看看,带领幼儿对园内种植的花草树木按时浇水、锄草,虽然是一小桶水,一小铲土,也是他们自己动手做的。当看到幼苗长高时,幼儿自然会产生爱护之情。在此基础上,教育他们爱惜粮食等,就容易接受。再如,培养幼儿对饲养小动物的兴趣,让他们亲眼观察小动物抢食,一天天长大,就会自然产生对小生灵的感情。又如,在活动中训练幼儿对生活的主动性,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懂礼貌、谦让、互助、尊长,等等。这一切,都是让幼儿在学会健身、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3 小结
“应试教育”极少问津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心理素质不健全的人是无法在现代社会过上健康幸福生活的。心理素质涉及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幸福。而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大都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如进取意识、自主精神、社会适应能力、高度的责任感、自信心、良好的道德品质、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善于学习、合作精神、多样化的个性特长和专长等。一个人如果具备以上全面素质,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成就自己,成为有用之才。幼儿时期的素质教育,有助于他们长大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自立生存。素质教育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推行农村幼儿素质教育无疑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
[1] 陈宝铝.本色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 张祥明.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3] 杨银付,杨进,王宝华.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