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2012-04-20蔡若珂
蔡若珂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对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在阅读中体验美
在教学中应以文本中蕴含的生命意识为诱因,以学生的体验、探究为目标,引发学生对人生、生命和自我生存状态、精神建构的思索,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美好情感,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类的美好感情,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和理解。语文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绘声绘色地描写和赞颂了自然美和生活美,读后使人引起情感共鸣,爱其所爱,使学生入境悟情,潜移默化,受到美感的熏陶,形成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将作品的情感态度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用充满审美情趣、审美悟性、审美创造力的教学语言赋予课文美的活力,启迪学生心中美的灵性。充分利用课文的情感因素,沟通学生和作者及作品主人公之间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实践中提高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本精选的课文绝大多数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重视课程资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注重发掘意美情深、发人深省的语言,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美的情感、美的节操、美的事物、美的心灵,从学习语言美到理解意境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感和高雅文明的欣赏品位,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二、在课文朗读中感悟美
语文课堂反映生活、描繪自然、抒发感情、介绍知识,自然有着美的篇章、美的语言、美的形象和美的意境。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文本美,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美读”就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诵读,就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通过“美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以及想象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进而感悟作品美的意境。朗读就应该像鲁迅先生的老师寿镜吾老先生那样投入,那样忘我。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中就特别注重对小学生的朗读指导,以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例如:教学李白《蜀道难》一文,授课时倾听名家范读,开篇一声“噫歔欷,危乎高哉”,一下子就将学生拉入到高亢辽远,路途艰难的情景之中。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跟读、试读,再配以多媒体图像,就会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俱佳的艺术氛围。通过朗读,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其情,领着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情感上的美的享受。
三、在教学中培养美
美育的最大特点是以情感为中介,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因此,没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就无法准确、深入地感受到美,缺少课堂教学之美。学生这一主体就很难进行能动的审美,因此,除了挖掘课本的资源外,更重要的是挖掘课堂教学的艺术之美。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并创造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人生,树立高品位的审美鉴赏观。文学作品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不同,它的美本身具有抽象性,但审美对象却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本文字为主,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他们去感受其中的美。
让学生们的眼、耳获得美的享受,这在创设情境上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的,我们应该利用好它,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姹紫嫣红;教学形式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在其中有着大量的“美”的教育因素,每个语文教师的面前应该是海阔天空,我们要放开手脚,带领学生在其中驰骋飞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愉悦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教学中获得审美启示。因而唤起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主动性和创造力是审美鉴赏的关键,语文教师就必须凭借课文,挖掘“美”的素材,给语文课堂插上“美”的翅膀。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领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是诉诸于学生灵魂的行为。这些无不使学生在心灵上、思想上受到感染,或爱,或憎,或敬,或嘲,我们已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埋下种子,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人格,思考人生的价值,塑造健康高尚的灵魂。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往往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都要通过文学美来体现。另外,课本中还有许多作品,体现了多种多样的美学风格和文学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善于钻研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契机,使学生不仅获得美的享受,而且加深对文章主题和技艺的理解。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该做到既有趣,又有情,而且注重美,即加强美的教育。高中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和名家作品集中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美。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高中语文教学可以说时时处处都能体现美的教育,生活中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把这种美传递给别人。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心去教,给学生传递良好的审美观,以美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