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效率怎样才能得到提高
2012-04-20闫霞
闫霞
数学教师要想教好高中数学,提高教学效率,第一要对自己有自信心;第二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三要处理好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还要向45分钟的课堂教学要效率。下面简单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明确
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部分。所以设计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组合。让学生知道哪些内容在高考中应该了解,哪些内容应该掌握。
如“排列、组合”第一节中,讲两个基本原理,为以后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打基础,在备课时应注意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结合,如从张三家到李四家有五条路可走,问有几种走法。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讲好排列与组合打好基础。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去,学生就有信心、有决心的去学习、去解决问题,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問题的能力。
二、教学中重点能突出,难点要击破
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重点与难点。教师要通过讲解、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对重点难点深刻理解。
如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双曲线》第一课,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难点是双曲线方程的化简。为了强调双曲线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一个拉锁和两个钉子,在给出双曲线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在黑板上去两个定点(两定点的距离小于拉锁两边相差长),再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条双曲线。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去两个定点,然后再让刚才的两个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教师分析引导,让学生得出双曲线的严格定义。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一定义有深刻的了解。
三、课堂教学要尽可能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很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看起来一目了然,问题就很容易被解决。所以在教学中应用投影仪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投影仪的运用有以下几个特点:有比较强的直观性;教师的工作量得到减少,省了很多时间;课堂所讲的内容有利于得到回顾和总结。
四、对学生的表现,要给予鼓励,及时总结
一节课小结后,问问学生对本节所讲的内容的掌握如何。比如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好学生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讲一下,让中等、差生去板书或进行提问,让他们都有发挥自己才能及锻炼的机会,同时教师依据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鼓励,增强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喜欢上数学,更加努力去学好数学。
五、根据课堂所讲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课所讲的内容是不同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教法。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也就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内容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数学的教学方法很多,讲新课时,经常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的概念。例如: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是常用演示法比较形象,让学生观察模型,或验证某些很难理解的定理或一些结论。课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模型,如三棱锥、棱柱等等,以便于研究他们的性质。
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展示问题,创设情境
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很快地投入问题情境。
例如:我们在讲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创设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中,让他们观察教室内相邻的两个墙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因为学生都能看到,所以他们每个人都会去想平行、相交或异面,每个人都得到自己的答案。教师根据回答的情况领着学生去分析,再进入新课,只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有了兴趣,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率绝对会提高。
七、例题精讲,题型多练,精心引导,自觉研究
教师根据每堂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例题和习题。课本上所选用的例题具有典型性,解题的方法一般都是至善至美的,这一点教师必须注意。数学课与其他科目不同,课堂中例题的讲解、练习起着很大的作用,选一道好练习题能使知识点被学生很好的理解,更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从而突破难点。因此,课堂练习应精心挑选典型题,练习一定要精,使学生见到类似的题就会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八、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渗透课堂教学思想方法
每科课都有很多教学方法,数学中教学思想方法常有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形结合思想、换元法等。这些方法分散地渗透在各章节的教学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讲解一般遇到什么题用什么法,比如数形结合是一个直观性强的方法,平面解析几何完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