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 爱读书
2012-04-20成成丹丹
成成 丹丹
编者按
随着“素质教育”、“幸福指数”这样的字眼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之上,全社会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人的发展问题上。怎样才能使一个人健康、幸福的成长,并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公民?我想:阅读是必须的。我们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这种好习惯受益终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阅读的伴随,整个国民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提高了,那么国民的素质和幸福指数也就会跟着提高。针对我们国家全民阅读匮乏的现状,在2012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在此呼吁全社会的公民多读书、读好书!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取决于“阅读水平”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我们很少认真思考:每个人的精神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个体精神成长的历程是怎样的?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
个体的精神发育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每一个个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要重复祖先经历的过程。这一重复,是要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
人类精神的阶梯就这样随着重复阅读不断延伸。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人类的精神就会退化,就会衰落。没有阅读,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还远不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甚至还不如更早以前的历史阶段。
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气象。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令人如沐春风,你会觉得他深邃厚重,觉得自己得到很多启迪。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而气象万千。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人的生命长度有基因等先天因素在起作用,而后天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宽阔而充实。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欣赏无限的美景,体验精彩人生。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但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我们的人生梦想。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很久以来,我们一直都仅将阅读看做个体的行为。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阅读决定了其精神力量,而精神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软实力与核心竞爭力的培育,起着关键作用。国际阅读协会在一份报告中曾经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犹太民族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民族。在以色列本土,大概有600多万犹太人,而全世界的犹太人加起来不超过3000万人。这个在公元70年以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并寄人篱下的民族,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世界级杰出人物?
看看这些伟大的名字——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卓别林、毕加索、门德尔松、柏格森、胡塞尔、大卫·李嘉图、卢森堡、基辛格、斯皮尔 伯格、玻尔、费米、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洛克菲勒、巴菲特……在全美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和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占美国总人口2%~3%的犹太人占了一半;在全美名牌大学教授中,犹太人占1/3;全美律师中,犹太人占1/4,华盛顿和纽约两地的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犹太人占40%;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1/3;全美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中,犹太人占60%……不胜枚举。
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几乎都被犹太人改变过——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改变过或依然在改变着人类对社会和历史的观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物理世界和时空的认识。《货币战争》一书甚至认为,是犹太人掌握着当今世界的金融命脉。
一个民族获得这些杰出成就,靠的是什么?是智慧。而智慧的背后,是犹太人精神成长历程中对于书籍宗教般的情怀。犹太人嗜书如命,将阅读置于很高的地位:每4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在以色列,平均每6个人就订一份英文报纸;犹太人会在书上涂一层蜂蜜,让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书是甜的,他们还喜欢将书放在枕边。这种对书的迷恋和敬畏之情,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我认为,阅读对我们不断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曾经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讲了这么多年,我们却一直没有寻找到最有效的方式。倡导阅读也许是最佳切入口。
我们所处的时代,几乎与所有快速成长的时代一样,有很大进步,但也有很多问题。今天,我们的社会缺乏共同的语言,而缺乏共同语言,又怎么可能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和共同的价值观呢?
作为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密码,共同的语言从哪里来?从我们的历史中来,从我们对于世界文明包括中国经典的共同阅读中来。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思想和价值,我们的民族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我们曾经或者依然拥有共同的神话和历史、共同的英雄和传说、共同的精灵与天使、共同的图画和音乐、共同的诗歌和小说,但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冷落了这些共同的精神财富。这种冷落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共同信仰的缺失、文明道德的滑坡、共同愿景的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基础的建设举步维艰。
为了寻找我们的历史,寻找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共读神话和历史。通过共读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炎黄的战争与结盟,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祖先的文化后裔;通过阅读希腊神话、希伯来神话,通过阅读美洲发现的历史,通过阅读南北战争解放黑人的美国历史,我们才能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和传说,才能让整个人类的文明在更大的生活圈里融为一体。
共同的阅读,是能够形成我们这个民族共同语言和共同精神密码的关键,共同的阅读,是形成我们这个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唯一途径。
我很喜欢《朗读手册》这本书,书里面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
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的养成,为了我们未来的终极前途,我们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阅读。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很多人说,我们天天不都在读书吗?天天都在看教科书、教辅书。但是,这些并不是我的阅读观所提倡的真正意义上的书,这些书相当于母亲的乳水,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很安全又容易吸收。但如果一个孩子终生都吃母乳,我相信他肯定是一个发育不良的孩子。每个孩子在两三岁之后就要开始自主进食,甚至更早。
学校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最有效率的课堂教育方式,将人类的知识高度集约化、效率化和组织化,在有效的时间内教给我们的孩子,作用就相当于母乳。但教科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的思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如果离开了自主阅读,离开了对于人类经典的阅读,就不可能走得很远,精神发育肯定不健全。
我一直认为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应该说就算完成了。如果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很容易将书本永远丢弃到一边,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成绩虽然普普通通,但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他的未来一定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不仅要像提供母乳一样给孩子们提供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提倡自主阅读让孩子们学会自由飞翔。
苏联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那就是学校。只要有了书,孩子们就有了阳光,有了成长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比我们现在很多村小学的硬件设施还要差得多,但他每天都要和老师、孩子们一起读书,让孩子们真正走进图书的精彩世界。
一个人的精神饥饿感是在中小学形成的。古代的士大夫说“三日不读,面目可憎”,这正是精神的饥饿感造成的。人的很多习惯和能力的养成是有关键时期的,在这个时期如果适当地给予刺激,只要一学习就能够掌握。精神饥饿感的形成也有关键时期,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时期,再想养成阅读习惯,就很困难了。
现在,我国学校和学生的图书拥有量是很可怜的,民众阅读相当匮乏。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超过30万种,但是户均消费图书只有1.75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我们却又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大学生也没有阅读习惯。据复旦大学的一个调查: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閱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仅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只有9.3%,阅读外文文献的更是只有5.2%。而美国的大学生,平均每周阅读量至少是500页。美国大学是怎么上的呢?不是满堂灌,不是学生“课堂上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美国的大学首先是重视阅读,在有了共同语言的前提下再进行接下来的课程,这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对话。而我们的老师甚至二三十年来都拿着同样的备课稿去给学生们讲课,这被人戏称为“拿着一张教育的旧船票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
没有阅读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有阅读的习惯;没有阅读习惯,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半成品甚至是废品。面对未来的社会和挑战,他们将很难有完整的精神生活和充实的人生。
让我们的学校,都成为阅读的天堂吧。
阅读对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怎样去强调它也许都不过分。
曾经有一位儿童作家这样说,我们种一棵树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一张桌子,可以种一棵树。但是,如果种一棵树只是为了制作一张桌子,就忽视、蔑视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当然可以是一张桌子。但是,同时它可以不使水土流失,是一道好风景;是一片浓荫,可以让人遮阳避暑;可以让孩子玩耍,可以拴一根长长的线,让风筝在天上飞;可以让鸟鸣唱、筑巢;可以花团锦簇,果实累累;可以千秋傲立,成为沧海桑田的见证……这就是种一棵树的价值。阅读就是种树。阅读的价值就是一棵树的价值。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承继和发展的力量。阅读作为人类行为,它源自于书籍却不限于书籍,也通过阅读绘画、雕刻、音乐,以及阅读不同的人生,进而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世界。
改变,从阅读开始。
(摘自《人民日报》)
小学生课外阅读凸显功利化倾向 孟刚
2011年9月26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份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公布了结果。
据该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课外阅读功利化倾向突出,为提高学习水平而阅读的小学生多于为乐趣而阅读的小学生。在读过课外读物的4~6年级小学生中,有近六成(59.6%)的学生是为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乐趣”,而有近八成(78%)的小学生是“为了提高学习水平”而进行的课外阅读。
(摘自《中国消费者报》)
世界读书日的来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作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年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4月23日又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名正言顺”。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阅读的爱好,
成就好品位
周国平
对后儿童时代的文学阅读的理解,我觉得这个概念被提出来很好。后儿童时代指12岁到16岁这一段时间,是儿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期,也可以算是青春期的前期,我自己回忆这一段时间对我的精神成长特别重要,那一段时间正是上初中的时候和高中的早期,我11岁上初中,到17岁高中毕业。我给自己的中学时代下了一个定语,那是一个“发现的时代”,人生一些最重大的主题都是在中学时代发现的,性、自我、死亡和苏醒。我写过一篇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后来那些困扰着我的,最让我看重的那些人生的主题从那个时候都开始困扰我了。
其中我想说说读书这个问题,那一段时间的读书,我称为青春期的阅读,也可以说是后少年时代的阅读,那一段时间特别重要。那时候我们和世界是恋爱的关系,那时候谈不了恋爱,我上高中和大学的时候不可能谈恋爱,都要受批评和处分的。我觉得那个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和世界恋爱的心情和关系,真正用一个情人的眼光去看这一切——看这个世界和人生,阅读也是如此。以后可能很难再出现这样一段时期,那样来阅读,那么投入,陶醉其间;又那么单纯,而且你时刻感觉到,你会在书中有“艳遇”,会遇到喜欢的,特别爱的。那一段时间,我觉得对一个人阅读的爱好、品位的形成非常重要,如果说一个人不曾有过青春期的阅读,不曾对书籍这么沉迷过,他后期对精神的发展是不会有太高要求的。
有人出了大学就不读书了,是因为他们没有青春期的阅读,之前没有迷恋过书籍。这是现在的孩子们一个特别大的问题,我说的这种阅读的爱好一定是和阅读的品位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少年时期没有形成阅读的品位,我不承认你有阅读的爱好。你喜欢上网,读一些纯粹快餐的青春小说,我不认为这是阅读的爱好,你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一辈子爱读书的人。标准就是那段时间你真正形成了阅读的爱好,成就你的品位。你真正发现了人类精神的宝库,你喜欢了,你迷恋了,一辈子愿意在里面漫游了,真正产生了最高的爱。那个时候,一辈子也不会改变阅读的习惯。给这个年龄段少年人提供一个阅读的好去处是非常重要的,我从女儿身上就可以看到,她在小学读完了《鲁滨孙漂流记》等,13岁捧起卡夫卡,她非常喜欢阅读。
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相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来说是一个特别不利的环境,绝大部分的学生不得不把他们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对付功课。从整体上来说,要为少年儿童提供一个真正好的阅读条件,前提就是这个教育体制需要改变,但这个改变是很艰难的,孩子们也容不得等待,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留出课外阅读的时间。有时候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就像是一场赌博——如果把赌注押在应试教育上,孩子就只会考试,输了满盘皆输。如果押的是素质教育,输了应试,素质还在,如果赢了,全盘皆赢。这个险是值得冒的,起码还有快乐!
(摘自《中华读书报》)
信息时代
我们该怎样阅读?
王保纯
关于阅读,有过一个形象的说法:渔民在阅读海洋,农民在阅读大地,医生在阅读病人,气象人员在阅读天空。凡是用眼睛看到的、用心去体会的,都是在阅读。然而,在信息社会到来之时人们才真正感到阅读的必要和压力。
信息社会阅读呈现三大趋势
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为我们描述了当今阅读的三大趋势:首先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之后,阅读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各种知识和信息如爆炸般围绕我们,阅读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从大阅读的概念来讲,人们的阅读在增多而不是减少。其次出现了从读纸到读屏二者并存的时代。读屏也就是看电脑、看手机、看电视转播等,这些图像和文字信息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甚至有激进的观点认为,文字的报纸将在2043年消失。事实上,办公室工作的人群已明显感到读屏的时间在逐渐增多;青年人从网络、手机、MP3上获取信息也越来越多;小说、文章也越来越多地以电子书的形式出现,视觉关注对象已经出现了重点转移。第三,阅读向离散化、多中心的方向发展。读者集中阅读一本书、一个刊物的情况越来越少,呈现了个性化、多中心的现象,这不仅在国内,国外也是如此。尽管也会出现超级畅销书销量逾百万册的情况,但这种情况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兴趣分散化、小众化的趋势,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一般的图书发行几万册,就已经算不错了。这种一本书读的人减少、书的品种增加,阅读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其实正是文化发展、文化繁荣的标志。
读纸与读屏缺一不可
近年来随着读屏的人越来越多,读纸与读屏的争论已成为业内外争论的热点。
“实际上,读书与读屏二者并非是对立的,有你无我,而是二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传统阅读内容丰富,可进行有深度、系统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在人生成长、文化传承方面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读屏式的阅读也有自己的特色,及时、快捷,但也还存在片断、浅显等不足,目前还不能简单取代传统的、所有的阅读方式。”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说,“二者阅读方式各具特色,人们可各取所需。因此我们一方面在坚持出版纸质图书的同时,也成立了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进行数字出版。从深层次考虑,我们鼓励编辑更多地进入数字出版、网络出版之中,进而引导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向深度、系统发展。”
聂震宁说,传统阅读已经有几千年了,人们有很深的习惯,包括价值取向。这些都应很好地继承,但也不能因为网络、数字的浅显等不足,就满足于现状。应该说,21世纪网络或数字出版是重要的趋势,但不是全部。在这种趋势发展的同时保留传统也是必要的,读者也有广泛的需求。二者一个浅显、快捷;一个专业、深厚。正是这两种层次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不能因传统废读屏或是因读屏废读书。
(摘自《光明日报》)
你的包里可有书?
张贺
如果我们承认窥视欲是好奇心的一种——凡是被遮蔽、被隐藏的东西都会诱惑人瞥上一眼、一睹究竟,那么就不难理解,当有人在网上发起一项名为“晒晒你的包里有些啥”(whats in your bag)的活动时,为何应者如云、观者如堵了。
翻看这些由世界各地的网友上传的图片,我却发现中外有别——老外包里的物品形形色色、无奇不有,但时不时地会有本书,而中国人的包里基本都是钱包、手机、钥匙等零碎杂物,却很少有书。这大概也算是中国人不爱读书的一个例证吧。
有人曾说,出版业的一大优势在于它只管把书卖出去,人们读不读,它就不管了。但反过来说,压根儿不想读书的人又怎么会去买书呢?出版业的根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阅读之上的。没有庞大的阅读人口,就不可能诞生真正的出版大国、强国。如今我们国家每年出版的图书超过30万种,出版业产值年增幅都在10%以上,但国民阅读率的增速却没有同步跟上,有近一半的国民一年读书不到一本。偏低的国民阅读率不但是中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一大隐患,而且从根本上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在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读书偏少的民族必然居于劣势。
从包中物品来看,这些图片的主人大都是青少年。这才是更让人忧虑的地方。随身带书意味着读书习惯已经养成,随时随地阅读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我们的青少年走出校门就不再读书,日久天长,那差别可就大了。人们现在时常拿苹果公司的例子来说明中美贸易逆差的统计如何不真实、不公平,因为每生产一台iPad,美国人就从中赚走270多美元,而中国只赚到10美元的组装费。但问题是:中国人为什么没发明iPad去赚全世界的钱?如果我们这个民族还是这样不爱读书,那就很难改变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赚点儿辛苦钱的现状。看看那些在生产线上不分昼夜、埋头苦干的中国青年们,不能不让人悚然而惊。
现在,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青少年阅读问题的重要性,各地也普遍开展了针对青少年的阅读活动,新闻出版总署每年都会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读物。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问题在于青少年不但读得少而且读得浅。我曾看过一份美国某中学制定的高中生必读书目,其中主要是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著名作家的名著,也不乏《蝇王》、《麦田守望者》、《愤怒的葡萄》等现代经典。这些书籍不但要通读,而且要交读书报告,要做课堂发言。说实话,读了这些书未必能产生什么直接的效用,但足以给人打下文化根基,至少知道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品是什么样的,以后对那些徒有虚名的文化垃圾自然有了辨别力和抵抗力。与之相比,我们推荐的图书尽管很优秀,但在深度上明显不够。其实,不要低估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只要指导得当,这些所谓的“大部头”,他们完全能够啃下来。
但受制于应试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阅读现状很难改变。据上海所做的一项调查,有1/3的家长和1/4的教师反对孩子读课外书,认为“这会影响学习”。这种功利主义态度的最大后果就是败坏孩子的阅读兴趣。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有些书必须读,它们可以给你带来好成绩、好工作、好收入;而与此无关的书不必读。但是,当他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总有一天会发现那些不必读的书其实很重要。
有一个小故事可以为证。我的一位朋友是某出版社的编辑,2007年李安导演的《色·戒》上映之时,他们恰好出版了同名小说,借着电影的热映,小说大为畅销。一日,某报社的一位年轻记者打电话来,要求采访《色·戒》的作者。他闻听此言,先是瞠目结舌、繼而哭笑不得,于是调侃说:“你等一等,我给你联系。”可以肯定,这位记者没读过《色·戒》,更不了解作者。在一个功利化的社会里出现这样的尴尬事儿实在不足为奇。
温家宝总理曾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在城市、在地铁上能看到青年都拿着一本书,我就感到风气为之一新了。”所以,打开我们随身携带的包吧,看看里面都有些啥,如果缺本书,那就赶快添上一本。
(摘自《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丹丹/辑
[美国]美国政府的观点是必须在孩子童年时,就为他们铺设一条经由阅读而成功学习的道路。把暑假当作推广阅读风气的黄金时间。图书馆邀请教育部长和各界名人,亲临夏季阅读站,为孩童朗读故事,网站提供各种夏日阅读书目、指南和有趣的亲子活动,鼓励线上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英国]当地的庆祝活动可以说是搞得最全面,他们更把阅读日提早到3月6日举行,单是学校、图书馆、书店所举办的庆祝活动便已超过1000项,例如故事人物模仿大赛、午间故事时间、各类型的书展等。
[墨西哥]与“世界读书日”关系最密切的,是创立于20年前的瓜达拉哈拉国际图书博览会,是以西班牙为母语的国家中最大的图书市场。每年集中于此的大量出版商、文学经纪人、阅读公关、翻译家、图书馆管理员等,都会进行商业或专业性的交流,超过35万人(包括10万儿童)会在书展的9天里来到瓜达拉哈拉市参观这个全拉美最大的文化节庆。
[加泰隆尼亚]当地有一个传统,每到4月23日那段期间,当地便会举办许多大大小小的书展,街上也会有许多摊档,十分热闹。读者每购买一本书,就可获得一枝玫瑰花,所以在“世界读书日”那天,你会看到很多人拿着玫瑰在街上走,就像是情人节一样,十分有趣。
[韩国]韩国政府一般在4月23日会发行“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让当地的小孩,把阅读和写作的风气,透过一枚枚精美的邮票,随信件传遍世界每个角落。
[日本]东京政府颁布法令,指定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并培养儿童在语言、想象和敏感度各方面的能力,以助他们更深刻地“体验人生”为长远目标。
[法国]法国政府鼓励这样一种认识,即阅读并不仅仅是一种私隐性的行为,而是要和别人的思想相遇,把自己向世界打開。在这一天,全国全力推动文化节庆。读书节的活动设计难度相当高——作家或演员朗诵、文件展示、剧作演出等是一定有的活动项目;此外,法国读书节还设计了漫步文学之路、开放出版社让社会大众参观等活动。
[爱尔兰]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在爱尔兰都要发生数以百计的与书相关的大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图书馆阅读活动”;图书的作者和孩子们一起将故事作品带到平常百姓家;邀请名人在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各大媒介宣传和推进读书活动;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学校里组织阅读活动。
[南非]在读书日当天,全国范围内都会举行一系列的大型活动。其中包括南非作家们组织的在国内各地的公众阅读;图书的促销活动;讲故事比赛;创作工作室;座谈讨论以及图书展览等。
[澳大利亚]在“世界读书日”到来时,政府会把新书送到学校,由老师发给学生阅读。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认为这样可以沟通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牙买加]“读书日”活动分为儿童和成人两部分。官方启动是在4月5日,参与开幕式的孩子们被邀请写下他们对牙买加作家的印象;现场也通过大屏幕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作的反盗版影像片段。牙买加还组织一系列展览,在行政区的图书馆内展出。在成人活动部分,在牙买加广受尊重的科学家还会举行面向公众的讲座。
(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