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年新开工保障房7万套”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

2012-04-20严碧华

民生周刊 2012年11期
关键词:安居工程保障性合肥市

□ 本刊记者 严碧华

“今年新开工保障房7万套”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

□ 本刊记者 严碧华

吴存荣

3月7日中午,十一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在中国职工之家三楼接受《民生周刊》专访时表示,合肥市的保障性住房占安徽全省30%,在全国都是排在前列。“因为合肥外来务工人员多,政府重点支持企业建设公租房,实行土地划拨,减免相关规费。”

合肥居皖之中,襟江带淮,环抱巢湖,常住人口750万人。随着合肥大建设大发展的快速推进,外来人口大量聚集,劳动就业不断增加,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需求迅速扩大。

“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的导向不动摇,不断加大各级投入,特别是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关键之举、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关于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决策部署,以解决新就业人员和外来从业人员的住房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初步建立了以公租房为主要保障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吴存荣说。

据介绍,2011年,安徽省政府下达合肥市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51430套(占全省总量14.5%),合肥市实际完成52825套,连续四年名列全省目标考核第一。

合肥市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各县、区相应明确和落实了专门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安排、工程建设、房屋分配、资格审核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合肥市与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任务,量化指标,并实行政府绩效目标管理。制定了“住房保障工作例会”、“住房保障工作月报”、“住房保障工作信息报送”和“季调度、月通报、日巡查”等制度,及时掌握动态,通报建设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任务落实。

保障房建设最大的问题在于资金。合肥市通过从土地出让金、公积金增值收益中计提、预算安排等多种渠道,筹措住房保障专项资金,并逐年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市本级保障性住房专户结余25.44亿元。根据公租房开工和廉租房建设进度,市财政及时拨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各项补助,到去年年底,已拨付4.74亿元。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支持国有困难企业集资建房,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机制。

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项目建设所需配套的水、电、气、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到位;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建设和收费标准,参照居住类房屋执行;对政府投资新建的公租房项目,市财政每平方米补助1000元。

为了尽可能地应保尽保,2011年1月,合肥市再次降低了廉租住房保障准入门槛,保障户数一次性增长74.1%。目前,该市廉租住房保障收入水平线为8840元/年、人,保障面积为16平方米/人,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二。按照“三级审查、二级公示”的要求,按季及时做好廉租房租赁补贴申请、发放和实物配租工作,全年共完成廉租住房保障20951户。

吴存荣强调,合肥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挖潜现有工业企业存量土地,自建公共租赁住房。在各开发区、工业园区组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依托各园区拆迁复建点和产业功能聚集区,共享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鼓励和支持园区内有条件、规模较大的企业自行组织建设。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合肥市政府和企业自建公共租赁房达113.8万平方米、20454套(间)。“今年,我市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房建设,提升配套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加强质量监管,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7万套。”采访最后,吴存荣如是说。

猜你喜欢

安居工程保障性合肥市
光彩安居工程 点亮幸福之光
安居乐业逢幸事 喜迁新居过大年——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构建“安居工程”实现城乡扶贫一体化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合肥市朝霞小学
保障性住房地产评估方法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探讨
论保障性住房的发展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