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背后,健身存隐忧
2012-04-20陈沙沙
□ 本刊记者 陈沙沙
金牌背后,健身存隐忧
□ 本刊记者 陈沙沙
8月12日,市民在河南省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广场表演太极拳。
随着伦敦奥运会的落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一场关于“奥运精神”的思辨中。在成为“金牌大国”之际,国人对于奥运精神的诠释是否回归理性?金牌数量能否代表国民的体育素质?百姓的实际运动状况到底如何?
8月11日,“我的奥运、我的运动”——大学生奥运认知和运动状况调查报告发布,4016名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参与了这次问卷调查。
金牌背后的国民体育素质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54.9%的被调查者认为金牌总数不能体现国民素质的真实情况。受访者普遍认为我国国民体育素质一般(占44.2%),认为很好或较好的仅占34.9%。
这份调查是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腾讯教育(微博)等机构联合发起,共回收问卷4457份,其中有效问卷4016份,占总数的90.1%。
“奥运会是什么?就是一群最需要运动的人看一群最需要休息的人在运动。”不久前,浙江卫视主持人周立波在解释“何为奥运”时保持了一贯的调侃作风。这样的戏谑也许有失偏颇,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运动健儿摘金夺银背后,中国青少年体质和成年人参与运动的情况,呈每况愈下的态势。
2010年初公布的一组国民体质报告显示,与2000年相比,我国青少年的国民体质再次下降,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青少年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
参与“我的奥运、我的运动”问卷的大学生中,认为我国国民体育素质一般的主要原因是“重竞技、轻普及,社会体育事业缺失”的占39.0%;认为“体育教育不受重视”的占22.9%。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曾提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目标。然而,全民健身的热潮并没有到来,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应配套的政策。
今天,你运动了吗?
从2008年到2012年,又一个四年的轮回,虽然“唯金牌论”的观念正在悄然改变,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依然没有回归平衡发展的轨道。
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具备进行体育运动的条件,学生在空闲时间出去运动的不足30%。
华东师大体育学院教授张洪潭曾撰文指出,“所谓体育人口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官方统计结果,不论是1996年的31.4%,还是2002年的33.9%,抑或2008年的37.1%,均显空洞。实际上,我国的体育人口,如果不算在校学生,那就连10%都达不到。”
在日本、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体育人口则达到了70%以上。
此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每周几乎不运动或只运动1—2次(分别为22.5%和35.9%),仅8.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都能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其中,女生比男生更不爱运动,选择“几乎不运动”的女生有28.5%。
受访大学生中仅有28.8%认为周围的朋友“大多数有很好的运动习惯,并能坚持”,39.6%的人则认为周围人“大多数很懒,不爱运动”。
调查还表明,56.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多组织和体育锻炼相关的活动,同样比例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免费或低价的运动场地,40.8%的接受调查者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体育素养的考察。
□ 编辑 邓凌原 □ 美编 阎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