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干部”焦三牛
2012-04-19本刊编辑部
“火箭干部”焦三牛
制图/王迪
去年12月,甘肃省武威市拿出31名副县级领导干部的职位向全国公开选拔、选聘人才。其中,1989年出生、工作刚刚半年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拟被破格选拔为副县级的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今年初,任职公示一经发布,类似“火箭干部”、“萝卜招聘”、“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的质疑声便出现在网上。而与之相对,武威市选拔其为干部的关键词是“清华大学选调生”、“全国公开选调”,到底哪一个标签才是23岁的焦三牛的真实写照?
成长轨迹
“责任心这个词的本来意义是一件完全自觉的行动,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答。”弗洛姆《爱的艺术》(摘自焦三牛网上个人空间)
1989年夏天,焦三牛出生在山西新绛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父母靠种地维持全家人的生计,他的出生让本来就困难的家庭生活越发拮据。
焦三牛学习异常勤奋,成绩也一直很优秀。2007年高考,焦三牛以617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新绛县的“文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学习英语专业,并于201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毕业之际,成为大都市高级白领的“锦绣前程”似乎已经铺在了他的眼前。事实上,焦三牛的确已经获得了在北京工作的机会,然而,2011年7月,焦三牛却成为当年前往甘肃工作的14名清华选调生中的一员。当他回家告诉父母这个消息后,父亲陷入了沉默,母亲则表示坚决反对。
作为全县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焦三牛坦言,“我能理解父母的想法,当初那么风风光光地考上清华,敲锣打鼓地把我送出去,原本指望我能留在北京出人头地,没想到我却跑到了比家乡更穷的西部农村,他们的确很难接受。”
而今,焦三牛家家境依旧不富裕,他的父亲除务农之外还在一家砖窑打工贴补家用。在一般人看来,对“贫穷”有着深刻认识的焦三牛当务之急应该是“穷则独善其身”,而焦三牛却宁愿选择“兼济天下”,他坦言,“我家生活条件不好,对贫困、农村的艰苦有着深刻的印迹,因此毕业后一直想为条件同样艰苦的地区做点事儿。”焦三牛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更多体现自身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基层生活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凯鲁亚克《在路上》(摘自焦三牛网上个人空间)
从焦三牛这段写在个人博客上的文字,颇能看出他初到武威工作时充沛的热情。比焦三牛早一年到武威的清华选调生康石清楚地记得,2011年的选调生在省委组织部培训完之后,离下乡正式工作还有一个月的空当。其他人都选择回家,只有焦三牛留在了武威,主动要求提前开始工作,于是组织上就把他安排到了康石当时工作所在的凉州区武南镇见习。
一个月后,焦三牛被分配到了清水乡政府工作,同时还负责联系菖蒲村的工作。清水乡党委书记李晓燕还记得,为了让焦三牛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最初安排他在项目办工作,如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清水乡实施方案等,都交给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
“其实许多交办给焦三牛的工作,他都并不是特别了解,但他从来没抱怨过,总是虚心向周围人求教,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和焦三牛一批到武威工作的清华大学选调生蔡程程举了个例子:“我是学法律的,有一次乡里让三牛起草一个乡村公路建设的合同,他就打电话让我帮忙修改,我们在电话里沟通了好久,直到凌晨一点他才放下电话。”
“和三牛相处,大家从来没觉得他以清华毕业生自居、高高在上,连村里负责卫生的老郭头都夸他打扫卫生最认真。”2011年到菖蒲村任大学生村官的王宗敏感慨,“但他做的事又让大家感到,清华毕业生的能力的确高出一筹,不服不行!”
升职机遇
“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汪国真《我喜欢出发》(摘自焦三牛网上个人空间)
“网上有人质疑,我是冲着副县级的岗位才来武威的。其实,我们只是碰到了这个机遇,正好又抓住了。”焦三牛告诉记者,他报考市外事侨务办副主任的时候,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对自己最终能考上也感觉有点意外。
事实上,武威市这次选拔的县级领导中,焦三牛并不是唯一一个刚毕业半年的人。至少还有两个毕业才半年的人这次也被选用,他们都是焦三牛的清华校友。但焦三牛确实是被选拔上的干部中年龄最小、学历最低、参加工作时间最短的,由此也受到最多的关注。一些网友认为,焦三牛的社会关系可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甚至有网友表示,“只有武威市官方给出一份他(焦三牛)的三代以内真实可靠的家庭社会背景关系,包括他丈母娘的背景关系”,才相信这次选拔没有猫腻儿。
而武威市有关领导对于这次公选介绍了更多深层次的背景:近年来,武威的GDP和财政收入在全省一直位列倒数,人才严重匮乏。2010年,全市800多名县级干部中,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136人,仅占16.2%。2000年以来,全市考入全日制本科院校学生56031人,回武威的只有5573人,不到10%。
“我们只是放低了报考的门槛,但并没有说来武威工作的清华毕业生就一定能成为副县级干部。”这名负责人解释,“这次公选中,这7名清华毕业生都报考了,但最后有3名没考上,而考上这4位都是通过了资格审查、知识测试、面试、差额考察、差额推荐、差额票决六个环节最终脱颖而出的,在这些环节他们和来自全国各地其他符合报考资格的报名者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不存在任何照顾。他们能考得上,是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武威市工信委纪委书记祁成源是市外事侨务办副主任人选的考察组组长。他解释了为何将焦三牛在差额考察中列在第一位:“武威公务员中懂外语的太少,近两年来武威洽谈的外商外企增多,每次都要花高薪从外地聘请翻译。考察的3个人选中,焦三牛通过了国家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是英语水平最高的一个;从综合素质看,他虽然只参加工作不到半年,但工作态度、责任心、对群众感情方面都比另外两位更优秀,在交谈中我感觉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更强。”
由于不了解真实情况,社会上对焦三牛的拟任有一些质疑。对此,焦三牛对自己成为“火箭干部”抱着一颗平常心:“尽管我对自己能胜任新的岗位充满了信心,但我认为有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论最终结果如何,我都会踏踏实实在岗位上干好每一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本刊记者张子琦综合整理)
□ 编辑 张子琦 □ 美编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