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错了就没有下回了”
——专访北京市环保局原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少中

2012-04-19丁筱净

民生周刊 2012年14期
关键词:潘石屹北京市污染

□ 本刊记者 丁筱净

“说错了就没有下回了”
——专访北京市环保局原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少中

□ 本刊记者 丁筱净

杜少中在他的办公室中。图/丁筱净

接受《民生周刊》专访的那天,杜少中背了一个双肩运动背包,这是他这个年龄的人少有的装备。在他办公室的休息室中,还停放着一辆银色的可折叠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黑色腰包。

“你用录音笔吗?拿来放在我兜里吧,这样声音清楚。”新闻发言人的架势跃然而出。和《民生周刊》对话的时候,杜少中给人的印象:面带微笑、耐心,让人忍不住要为他贴上一个“老好人”的标签。

可他的下属却这样形容他:“批评人的时候很生猛,毫不留情。”不笑的时候,杜少中的嘴角下垂,眉毛也在尾部急转直下,看起来不太好接近。

杜少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今年是他到环保局工作的第13个年头,59周岁的他刚刚卸任了北京市环保局副书记、副局长和新闻发言人的职务,变身专职巡视员。

一条没送出的烟

杜少中和他母亲之间,隔着一条烟的距离。

2012年3月18日下午,经杜少中提议,有环保组织举办了一场关于废旧电池该如何处理的讨论。杜少中全程参与,从下午4点一直到晚上7点才离开。

“其实那次活动我参加是挺困难的。”杜少中说,“因为我老母亲身体一直很好,结果周六(17日)晚上突然就病故了。周日早晨联系遗体火化,下午就赶去参加讨论。”

“所以我很难将生活和工作完全区分开来,只能将时间安排好。”

“本来我买了一条烟,想那个周末就给老母亲送去,结果周六我自己家里有点事情,就没去成。”杜少中仰望天花板,深深叹了一口气。“这一没去成了我终生的遗憾,再也送不去了。”杜少中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我拿在手里的,你说吧,就是没送到。”最后几个字,他哽咽了。

隔天,杜少中在微博上说:“博友们,如果你应该或者想要给父母特别是年迈的父母做什么事,哪怕是很小的事,那就麻利地快去,再忙也不要耽搁,一旦误了想起来就追悔未及,也许会多年心里不安。”

“可那天的活动一点都看不出来。”“那哪能让人看出来啊?作为一个公务人员,执行公务的时候,私事一定要埋在心里。你可以在没人的时候流泪,但是你不能流在大家面前。”杜少中说。

“说错了就没有下回了”

今年2月,杜少中成为了环保局一名专职巡视员。

“特别直观的变化就是火烧眉毛的事情不找我了。更多的是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个问题,包括网友、媒体、民间环保组织、学校、各个机关。”杜少中坦言,现在压力是比从前小了,但是事儿变多了。“不管怎么说,(活动)安排变主动了。”

很多北京记者都知道,半夜打杜少中的手机一定会通。担任北京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的8年中,杜少中有一个习惯,就是晚上睡觉从来不关手机。

“为什么半夜接电话?第一是尊重媒体,媒体是形式我们是内容,应该共同创造辉煌;第二,凡是夜里找你的,一般都是急事,越是急事其实越需要我处理,不然第二天发出来的新闻就可能出错。越是晚上越是深夜,这电话越是非接不可。”

除了经常被“火烧眉毛”的事情找上门之外,杜少中还承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心理压力。

在接受闾丘露薇采访的时候,杜少中曾说道:“我说我真愿意干你这个工作。”闾丘以为他指的是记者拥有质询权,“我指的是你可以说错话,你说错了重说就可以了,但是我说错就没有下回了。我每次新闻发布会、接待采访都做好了下次不来的准备。”

“锅热米未熟”

杜少中有一条微博这样说:“在这个世界上,环保就像一锅正在制作的米饭,锅已经很热了,但饭还远没有熟。有心干环保的,不管你是联合国官员还是哪个国家哪个地方的官员,甚至是一名环保志愿者,你都得面对这锅半生不熟的饭。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不然就别干!”

在向记者解释“锅热米未熟”的含义时,杜少中这样说:“为什么?大家都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很重要,但是绝大多数都没有把环境问题和自己的工作、生活的点滴结合起来。意识到了,行动没有跟上。”

从2002年开始正式接手具体环保事务以来,杜少中一直想方设法地推动公众参与。从和环保组织紧密联系,到发起“少开一天车”的活动;从身体力行地骑车上班,到开通政务微博。每一个动作都希望带动公众参与环保,因为杜少中深知,环保没有公众的参与是行不通的。

“我认为公众参与分两个层面:公众参与首先要和你的职业相联系,比如你是新闻记者,写稿的时候,应该不失时机地将环保加进去;如果你是一个项目负责人,就应该在施工的全过程引入环保的理念;如果你是一个城市的决策者,那就应该考虑城市的发展。其次才是每个人在生活中事事想到环保,做出环保的举动。”

“锅热米未熟”的状态是杜少中的心病,也正因为人们的行动没有跟上,环保部门的工作常常难做。杜少中坦言,环保部门的确是一个弱势部门,而这种弱势就源于人们在行动中难以将环保理念付诸于实践,包括一座城市的决策者。

为了环保见网友

“以前我觉得最不靠谱的事就是见网友。其实像我这个年龄的人都知道,你要说你见网友去了,人家都会认为这人有毛病。”

但现在杜少中经常见网友,见面之后基本上都是聊环保。杜少中在微博上的网名是“巴松狼王”,现在已经有了73万粉丝,他的网友就从这73万粉丝中来。“很好的网友,绝大多是开始都是有很激烈冲突的,最后都变成了很好的朋友。”其中的一个网友,就是中国最有名的开发商之一——潘石屹。

去年,PM2.5炒得最热的时候,潘石屹在微博上质疑了北京环保局公布的数据。

很多人将那时杜少中与潘石屹在微博上的争执定义为一场“口水战”,但杜少中不这样认为。“其实一开始和他讨论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颗粒物的来源:煤、车、工地、工业。潘总所从事的行业确实是主要污染来源之一。”

杜少中回忆起有一条微博这样说:“这样的空气质量,潘石屹要是不和巴松狼王较劲,简直是天理不容。”“我说你说得非常对,但是两者要倒过来。因为潘总的工程是污染源,而我是管污染的。”

潘石屹在微博里这样写道:“我给杜局长汇报说:‘我老婆的嗓子像空气检测仪一样,没有污染了就不咳嗽,小污染就小咳嗽,大污染就大咳嗽。’杜局长说,你老婆的嗓子有我们中心进口的设备敏感吗?我带你去参观参观。”就这样,去年11月10日,为了让潘石屹更好地理解自己部门的工作,杜少中邀请潘石屹到北京市空气检测中心参观了一圈。

今年1月15日春节前夕,潘石屹的微博上写着下面一句话:“我们俩吵了大半年,最后一次见面时,他给我一个西方式的拥抱。”

猜你喜欢

潘石屹北京市污染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潘石屹,五十岁后,他决定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