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复存在的中学

2012-04-19

民生周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文化宫沈阳市生源

□本刊记者 郭 铁

不复存在的中学

□本刊记者 郭 铁

从2001年开始,包括117中学在内的众多农村中小学校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的原则指导下被逐渐撤并。“撤点并校”正式开始于2001年,这与117中学消失的时间刚好一致。

郭新十年前就读的沈阳市117中学经过撤点并校后,其校舍已被小学接管。图/郭铁

“三校到了,有下车的没?”当售票员用浓郁的东北口音说出这句话时,郭新(化名)知道,她的家就要到了。

郭新的老家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清水镇的一处矿区,“三校”是城际客车途径的一个站,没有站牌,甚至连“三校”这个学校也不复存在,如今它已更名为“沈北新区二井小学”。

可“三校”依然“活”在郭新和父辈们的记忆中。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三校便承载着整个矿区孩子的童年记忆。人们约定俗成,将这所小学的旧名唤作家乡的一个代称,几十年未变,并在家乡的一系列变革中被延续下来。

原来的三校位于102国道旁,是这个矿区为数不多的文化地标之一。在三校的东边,仅一墙之隔,是沈阳市117中学,郭新就是在这两所学校里度过了自己的九年义务教育时光。

现在,117中学的三层教学小楼依旧屹立在这个矿区的地图上,不同的是,“117”仅仅是个“番号”,它的教师及学生早在2001年就被安插到几公里外的78中。郭新是最后一批在117中完整读完三年初中的学生。除了儿时在117中玩耍的记忆,她的表弟、表妹与117中已经没有任何关联。

“这种感觉很奇怪。”郭新这样形容她那已经消失的中学。每次在高中、大学期间填写履历,郭新都要郑重其事地写下“117中学”,可117中究竟在哪,就连郭新自己也说不清楚。“那座教学楼还在,可它已被小学占用;我的老师目前都在78中挂职,可我一天学都没在那里上过。”

其实早在117中就读期间,郭新就预感到这个学校的前景不甚乐观。在这所初中里,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而本地生源加一起,也只能凑够一个班级的数量,另外一个班级则是由来自5公里外的矿区学生填充。

除了生源的逐年减少,教学质量不高也是导致117中“死去”的重要原因。据郭新回忆,2001中考过后,全年级80名学生中,升入省级重点中学的只有2人。由于升学率不高,大部分家长都不惜花钱将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

此外,优秀教师的匮乏也加剧了生源的流失情况。“能把课讲明白的数学老师拔不了高;能做出难题、怪题的老师却不会讲课。”撤点并校后,那位会做难题、怪题的数学老师被安排到了后勤部门,这让郭新唏嘘不已。与此同时,她的班主任则通过私人关系转到市区的一所学校担任语文老师。

对于矿区的大部分家长来说,“撤点并校”却是他们盼望的结果。由于78中师资力量较好,升学率高,并校之后反而为家长省去了花钱转校的种种麻烦。然而在郭新看来,117中的消失,一方面是承载其成长记忆的载体的覆灭;另一方面,则预示着矿区文化气息的日渐衰落。

“对于我们这个矿区而言,与‘文化’沾边的地方只有三个:一个是矿区文化宫,一个是三校,另外一个就是117中。”在郭新上小学之前,文化宫经常放映电影,她记得在那里看过电影《霸王别姬》。上小学时,文化宫已经不再放映电影,但每年的儿童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去那里开展文艺联欢会。等到郭新升上初中时,文化宫已经彻底废弃。

“117中没了之后,那种中午放学时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混杂热闹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如今,在三校和117旧址的南面,原来的棚户区已经被整体拆迁。郭新还记得,十年前,她从117中的大门出来,下一个坡,穿过两条胡同,就是姥姥的家。在那里,姥姥在等她吃午饭。

十年后,三校孤零零地对着眼前的这片废墟。矿区的初中生则每天要骑自行车去几公里外的78中上课;天气恶劣时,有各式“校车”在居民区和校门口等着他们。由于路途遥远,孩子们也只能在学校附近的“小饭桌”吃中午饭。

从2001年开始,包括117中学在内的众多农村中小学校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的原则指导下被逐渐撤并。“撤点并校”正式开始于2001年,这与117中学消失的时间刚好一致。

猜你喜欢

文化宫沈阳市生源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沈阳市盛京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巧进文化宫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记忆里,憧憬中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