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山羊传染性脓疱疗效好

2012-04-18孙华仁福建省宁化县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3654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2年6期
关键词:患羊口唇患部

孙华仁 福建省宁化县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365400

山羊传染性脓疱又名羔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羊的口唇内外皮肤和黏膜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溃疡等,最后形成疣状痂块。该病多呈良性经过,病死率较低。但若治疗不当,使病程延长易继发其他疫病,使羊群掉膘甚至衰竭而死,造成经济损失。2010年6月,宁化县某羊场曾发生该病,笔者采用中西兽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0年6月我县石壁镇张某到山东某地引进156只种山羊(羔羊79只),放入新建羊场饲养。山羊进场5 d后开始发病,接诊时共有81只羊患病,发病率51.92%,死亡2只,病死率2.47%;羔羊患病74只,发病率93.67%。

2 临床症状

患羊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在吃饲料或饲草时口腔有疼痛表现,口流涎、嘴唇肿胀,唇、口角、鼻或眼睑等部位皮肤上出现小而散在的红斑,有的形成米粒大小结节,有的形成水疱和脓疱,有的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硬痂。严重病例,患部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疣状痂,并相互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及颜面、眼睑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痂垢下面有肉芽组织增生,使整个口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口腔内舌部和上下腭黏膜有大小不一的溃疡面,严重影响采食。

3 病理剖检

对2只病死羊进行剖检,除羊口角、唇、舌面等部位有结痂、溃疡病变外,气管、肺脏充血,心肌和心外膜点状出血,小肠壁变薄,轻度出血。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特征初步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脓疱。

5 防治措施

5.1 隔离消毒 立即对患羊与健康羊实行隔离饲养,对羊场及周围排水沟、栏舍和料槽等饲养用具用1∶500消特灵喷雾消毒,每天2次,连用5 d。清除羊圈内外粪尿,搞好环境卫生,用杀虫剂消灭周围的蚊虫、苍蝇等飞虫。

5.2 药物治疗 治疗以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和清热解毒为原则。

5.2.1 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用0.1%高锰酸钾冲洗患部(如果已结痂,则应先将患部结痂剥去后再用高锰酸钾液冲洗干净),然后用3%龙胆紫涂抹患部,每天3次,每只羊肌肉注射病毒灵3 mL、维生素C 5 mL,每天 2 次,连用 3 d。

5.2.2 防止继发感染 对病情严重者,每只再肌注青霉素160万u,每天2次,连用5 d。

5.2.3 中兽医治疗 清热解毒方剂:天花粉、桔梗、白芷各5 g、木通、黄芩、黄连、栀子、牛蒡子各8 g、连翘、黄柏各10 g,共研为细末,开水冲,加蜂蜜、米泔水调匀灌服,每次1剂,每天2次,连用3 d。

5.3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精心饲养是关键。因羔羊的口腔黏膜比较娇嫩,患此病时采食疼痛,故要特别保护患羊口腔黏膜及口唇皮肤,应喂给精料和拣除杂物后的优质柔嫩青草,并加喂少量食盐(食盐应调水灌喂),以防止出现吃土、啃墙等异食癖。

经采取上述措施,羊群未再新增感染病例,患羊开始好转,5 d后全部痊愈。

6 讨论与体会

1)中医学认为,口舌生疮多因心积热毒所致,治宜降火解毒,消肿敛疮。故用“洗心散”加减。方中天花粉、黄连、黄芩清心凉膈,黄柏、木通、桔梗、白芷消肿医疮,栀子、牛蒡子、连翘清热解毒,蜂蜜、米泔水清热滋阴。病毒灵和青霉素抗菌消炎,高锰酸钾和龙胆紫消毒杀菌。诸药配合,标本兼治。

2)应注意该病与羊痘及坏死杆菌病相区别。羊痘的痘疹多为全身性,患羊体温升高,全身反应严重,痘疹结节呈圆形,突出于皮肤表面,界限明显,似脐状。坏死杆菌病一般不发生水疱和化脓,主要表现组织和皮肤坏死。

3)据羊场创办人张某反映,该村此前从未养过羊,此病可能从山东某羊场带入。故不要从疫区引进羊群、购入饲料或畜产品。对新引进的羊要进行蹄部清洗、消毒和疫苗接种(每只羊口腔黏膜内注射0.2 mL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疫苗)。

猜你喜欢

患羊口唇患部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皮肤镜在鉴别口唇静脉湖和口唇黑子中的应用
冰糖葫芦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措施及方案分析
羊脑包虫病的防治
夏天热卖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口唇特征的测量
羊焦虫病防治
秋季注意防范羊焦虫病
大黄治疗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