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教学改革实践

2012-04-18曹向东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双证融通产学资格证书

曹向东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锦州 121000)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教学改革实践

曹向东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锦州 121000)

分析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推进双证教学的宏观管理、构建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产学合作的内涵建设、构建双证融通的考核评价方式、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这六个关键着力点,探讨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实践。

商务英语;双证;双证融通;教学改革

一、“双证融通”的内涵

“双证融通”的内涵就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的相互衔接与贯通,将两种证书的取得过程相互融合和优化配置,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达到具备从事某种或几种职业所必需的基本职业能力。“双证融通”有助于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无缝对接,能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对口就业。从教学环节上讲,就是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应知”相融合,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应会”相一致,以满足职业岗位 (群)对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要求。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双证书”制度过于强调二者的差异性

目前多数人理解的“双证书”中的两个证书是并行、独立的,证书获取过程可以是不相干的,强调两个证书的差异性。在教学实践中,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应会”并未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2、课程体系较多的沿袭传统教学的课程体系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实践时间尚短,办学模式基本上是沿用本科学科体系结构,成为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压缩饼干”。理论课程较多,实践课程较少;部分课程的设置与职业岗位的需求相脱节,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鉴定的课程之间缺少融通,“双证”只是将学历教学与职业培训简单的叠加,衔接的效果不好。

3、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不强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队伍中,多数教师系英语教育专业,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较少;教师整体的能力和水平达不到“双证”教学的要求;教师缺少企业的实践经验,对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要求认识不够,双证教学最后常常成为单独的取证行为。

4、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

现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考核评价是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一般依据期末和平时成绩评定。期末考试多采用传统的闭卷笔试方式,几乎没有实践能力操作考试等方式。这样考核的问题是:考核观念落后,方法简单;重理论、轻实践,不科学。考核反馈调节功能没有得到发挥。不能通过考核对学生在学习方面和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进行认真和系统地分析,改进措施乏力。

三、“双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实践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发展目标是:探索系统培养和培训一线的商务英语人才,以全面提升商务英语从业人员的能力为导向,探索以“1+1+1”为平台、“英语、商务、实践”有机结合的“三段递进循环式的后续式订单”高职商务英语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对接,建设多功能、开放式高职商务英语实训中心;搭建共享型高职商务英语资源中心;创立产学结合、课证一体的课程标准体系,培育优质核心课程,编制产学合作的教材体系;实现校、企、社会三方评价,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打造有特色的高水平的在本地区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专业。

在“双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实践方面,我们实施了以下策略。

1、推进“双证融通”的宏观管理

第一,制定“双证融通”的相关制度。

为了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我校全面推行了“大学生专业技能证书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努力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在学校的宏观管理下,使“双证书”毕业制度落到实处。

第二,要求毕业生实现“双证融通”。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社会需求及就业目标等选择的商务英语、翻译、文秘和外贸等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取得与本专业就业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得到相应的学分,才准予毕业。

2、构建“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辽宁沿海经济带环渤海区域和现代服务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熟悉国际商务和贸易、物流、管理等行业的高级行政助理、商务现场翻译和商务助理等岗位群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业务流程,具备办公室行政、翻译、外贸单证、外事和客户服务等一线工作任务所需技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高端技能型商务英语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外贸公司、海关、船务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和三资企业等,主要就业部门为:营销部、客服部、单证部、人力资源部等。

涵盖国际商务英语、报关员、、外销员、外贸单证员、行政秘书、物流、导游等多类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较多。因此,开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要全面了解商务英语专业所涉及行业的准入要求,以职业能力标准为基本依据,以专业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作为突破口,围绕职业能力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重组。

本专业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调整理论教学所占比例,强化对实践技能的培养,确立了“课证一体”的培养思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使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稳定地保持在60%左右;实行“多证制”教育,使课程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与技能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紧密联系。

第一,重新制定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

通过毕业生跟踪、市场调查、组织行业企业专家研讨等措施,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进行全面调研,明确“以英语语言为基础、职业技能训练为重点、综合素质培养贯穿始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推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将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有机结合,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嵌入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提高职业岗位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第二,建立产学结合的课程标准。

本专业课程设置应以我国国际和辽西沿海经济带商贸一线岗位群的技能需求为导向,立足高职商务英语分支的具体现实,借鉴英国 EIBC课程和美国 EIC课程的设置标准,由能力分解入手,整合知识点与技能,进行国内行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专家和企业人员一起根据岗位 (群)的具体需求,努力建成具有我国和区域高职特色、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标准,加强对课程的整合。同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确定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岗位所需的学习领域、行动领域和典型工作任务。

第三,调整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每门课程、每堂课教师都要明确设置相应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要确保各项能力目标在相应的课程和课程模块中得以实现。

3、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是实施“双证融通”的突破口。

第一,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此项改革将满足企业生产的职业资格标准即职业岗位需求和学校课堂教学紧密相连,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

第二,推广应用任务教学法和模拟仿真教学法.这充分体现了协作式、探究式、情景化的学习方式,能够将商务背景与语言学习巧妙结合,教学主要采用分组式的形式。

4、加强“产学合作”的内涵建设

产学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双证融通”的重要保障。

第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职业院校中,兼职教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兼职教师是行业内的人才,有的是企业中的骨干,这些兼职教师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对于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的能力和素质有重要帮助。但是实践中,很多兼职教师没有获得社会应有的认同,其本身在这种氛围下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了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另外,兼职教师本身能够投入到教学中的精力比较有限,其本身在教学能力上缺乏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兼职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与专职教师的互动较少,存在被边缘化,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兼职教师效能的发挥。

充分发挥学校地处辽西区域中心城市的地域优势,建设一批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稳定的适应专业需要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学生实践教学、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及专业教师的顶岗培训等,实现产学的深度合作。

第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要从实训功能、实训设备、实训服务3个方面进行改革,形成集语言训练、商务模拟、实践操练、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商务英语实训体系。在模拟仿真的实训环境下,不断强化学生的商务英语操作技能,使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应会”相一致。

5、构建“双证融通”的考核评价方式

第一,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课证融合。

改革单纯知识性考试,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与岗位、职业能力、资格证书相对应,对多门课程进行整合,引入企业行业标准,与不同层次的校内、校外实践过程相对应,重新确定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第二,建立过程评价与课证一体的行业认证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机制。

加大企业和行业直接参与评价的力度,将企业和行业的从业标准引入学生学习评价过程中。同时,还将通过对行业和企业的调研,依托全国商务外语翻译技能、涉外秘书等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考试,对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职业认证。

建立就业 (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为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

6、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引进知名度高的专业带头人,培育学术梯队,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建设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第一,作为商务类的“双师型”教师,在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应该同时拥有与商务英语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证书,并了解国际商贸一线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和相关的技能。

①通过产学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办法,推进校企产学的技术研讨,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与管理,使专业教师与学生充分了解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及标准。

②组织教师下企业进行顶岗培训,做到教学与下企业实习交替,让他们熟悉国际商贸一线岗位的技能;安排学生在3年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年的时间到企业实习,在商务机构文秘、报关员、单证员等岗位上实习,做到毕业后与岗位零距离接轨。

③选派教师赴国内著名高校,参加各种类型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短期学习,并确保获得上述商务英语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

④选派教师赴国内著名高校进修,掌握国际商贸和商务英语教学方法的最新动态,并进入商贸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第二,推进校企对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要积极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在致力于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同时,要不断扩大社会服务范围,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真正做到了解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需求。

四、结语

为了培养高端技能型商务英语专门人才,我们必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双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将大力推进校企对接,探索校企联合办学,强化实践育人功能,根据市场和职业岗位需求转变培养方式,建设双师型的优秀教学团队,实施校企社会三方共育人才,共同评价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2006-11-16

[2]刘爱青.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转换机制与对策 [J].职教论坛,2006,(2).

[3]申厚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 [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4]周大农.再论“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主导模式,教育与职业,2008,(33).

H319.1

A

1008-7508(2012)05-0055-03

2012-03-02

曹向东 (1958~),辽宁锦州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副教授,从事英语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双证融通产学资格证书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在路桥专业中的应用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注销《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公告
基于差异化目标导向下的产学合作创新利益分配
职业资格证书查询将全国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