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与政府作为:本质、路径与调整

2012-04-18罗来武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城市化效应

■罗来武

一、引言

城市早于工业。但到了工业化时代,城市依靠集聚效应这一核心动力,对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与工业的良性交融互动,创造了近现代的增长奇迹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用0.01%的时间创造了97%的财富)。两者间互动的机制是:城市不仅有利于工业或第二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更有利于服务业或第三产业的集聚(城市的发展,本身就表现为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集聚和发展,通过辅助或服务于工业产业的各个分工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工业或第二产业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到了现代经济增长阶段,增长的核心动力进一步从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从辅助地位演进为主导地位,因此城市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以中国发展的历史阶段分期,改革开放的前期,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工业化,而后期的核心动力将主要来源于城市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虽然比较迅速,成绩显著,但在整体上还是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不仅使经济结构难以转型升级,也引起了整个经济结构的失衡,并带来了系列社会问题。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中国当前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之一。从整体上观察,中国城市化滞后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作为不到位。政府作为方向或重点的迷失,不仅阻碍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抑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也使得对城市集聚的坏处解决不力所引起的“城市病”过早地表现出来,降低了城市的运行效率,给市民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制造了社会不满。要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获得新的发展,必须在改革的基础上,改进政府作为。

二、关于城市与城市化的基本原理

由于在城市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总体设计、规划、综合行政管理等隶属政府的功能表现得十分明显,突显了政府作用的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政府作为都是必要的、有益的。要知晓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必须对城市发展演进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也只有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懂得城市,最后才能明白什么样的政府作为是必要的和有效的,什么样的政府作为是失效的甚至有害的。

(一)城市的功能、发展和演进

在古代社会,城市就已经存在,早在公元前就有数个十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城市存在。早期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政治中心、交易和贸易中心,后来逐步成为文化中心。这些早期的城市功能一直延续到现在。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和功能的进一步演化,是在工业时代到来后。城市早于工业,但工业天然选择了城市,因为它需要集聚效应。工业进入城市后,由于分工和生产效率大大高于农业,使城市很快又成为生产制造和经济中心,集聚人口的规模迅速增长,城市规模快速扩大,由此,人类社会的城市化速度大大提高。在工业化演进到中后期,服务业进一步成为城市产业的核心,城市成为服务业集聚的中心,而生产和制造业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逐步从城市地区向外扩展或转移。

(二)城市发挥自身功能及不断扩大的基础——集聚效应

为什么人员不断向城市集中?工业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是靠什么实现自身的功能,从而使自己变得那么具有吸引力?在历史进程中,城市为什么不断扩大,大到一个城市就可以容纳几千万人口?而城市大了之后又有什么问题?要理解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透彻分析城市功能的原理。

1.集聚效应是城市的灵魂

无论是古代的城市,还是近现代的城市,都是由于具有集聚效应而不断扩大规模,发挥商业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等诸多核心功能,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只有充分理解了集聚效应,才能理解城市;而理解了集聚效应,也基本上读懂了城市这部“大书”。

通俗地说,集聚效应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产业等要素集聚在一个地方,能够产生1加1大于2甚至远远大于2的效果。按照现代经济学的最新理解,能够产生1加1远远大于2效果的集聚效应,同时来源于或表现为地理上的“规模经济效应”、“集中交易效应”、“专业化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自增强经济效应”等方面:

其一,地理上的“规模经济效应”,就是在一个地理范围内存在随着某些产品产量或服务量的不断增加,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城市的基础设施领域表现得十分突出,如道路、管道、线路、公共绿地等一旦投入和建成之后,用户越多平均成本就越低。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集中,为市场广度在一个点上的爆发性扩大提供了条件,使得市民相互之间提供的各种生活服务也能获取市场容量巨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好处,因而使集中居住能够享受各种消费和生活的便利。

其二,地理上的“集中交易效应”,是指当所有或绝大部分交易集中在一个地理位置或场所,从而使该地理位置成为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中心后,可以为买卖双方节约交易成本,带来信息费用和运输通勤费用的节约,为各方提供方便。

其三,地理上的“专业化效应”,是指这样一种情况,由于在一个地理上(城市)可以方便地实现现代产业分工,大大提高效率和增加财富的速度,从而带来专业化效益。

其四,地理上的“范围经济效应”,就是在一个地理范围内,同样的资源可以被多次使用在专业类似或专业可以覆盖的多个领域,因而使自身或社会平均成本降低的现象。比如一个大学的知识存量或创新,既可以传授给学生,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还可以为政府提供服务等等,这使知识具有广泛的溢出效应,降低社会平均生产成本或交易成本。

其五,地理上的“自增强经济效应”,实际上是“专业化经济”的向上延伸。当相同或不同专业知识人士能够集中在同一地理场所(城市)进行学习、生产和使用知识时,由于知识具有越用越多、越交流越多及熟能生巧等特点,从而内生技术创新发明、制度与管理创新、各种创意出现等概率越来越大,使得经济增长的后劲和内生能力不断增强。以上这些内容,构成了现代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

2.集聚效应的形成与分层:第一层次集聚效应和第二层次集聚效应

相比较而言,在上述集聚效应的来源中,地理上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集中交易效应”属于层次较低的第一层次集聚效应。古代和近代城市的集聚效应主要来源于基础设施(如道路、管道、公共广场等)的大规模公用所带来的平均分摊成本的降低和集中交易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两个方面,即来源于地理上的规模经济和集中交易效应,因而属于第一层次的集聚效应或原始的集聚效应。要形成第一层次的集聚效应,必须在基础设施和市场交易网络等方面促进市场行为或进行公共投资,在产业的形态上表现为发展以城市基础与公共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运输、管道、线路等)、市场交易场所与设施建设(如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便市民生活的服务业等为核心的第三产业。

而地理上的“专业化效应”、“范围经济效应”、“自增强经济效应”等属于层次较高的第二层次集聚效应,可以称之为现代集聚效应。现代城市的集聚效应不仅来源于基础设施的分摊和规模经济及集中交易效应,更重要的是来源于第二层次的现代集聚效应。当然,第二层次的集聚效应是以第一层次集聚效应的存在为基础和依托的。现代城市通过两种主要途径形成现代集聚效应:

其一,在第一层次集聚效应的基础上,它为产业分工与合作提供良好的场所,使城市成为实现“专业化经济”的天然场所。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化时代之后,分工与合作成为解决经济和生产问题的基本模式。由于通过大量的迂回生产方式,工业分工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财富的生产速度大大加快。但分工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需要不同的知识和专业人士的工作组合;分工越是细化,越需要不同的知识和专业人士的组合和配合。由于城市生活的便利和第一层次的集聚效应,有利于城市形成集中交易功能,引导劳动、资本等以城市为基地形成要素专业交易市场。如上这种集聚过程,方便了工业产业的分工和演化,在城市地区产生巨大的“专业化经济”效应。

其二,由于城市生活的便利和第一层次的集聚效应,使城市成为实现“范围经济”和“自增强经济”的良好场所,在此基础上形成第二层次的高级集聚效应。这个过程的机理是:当各种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集聚在城市时,在学校、产业组织等集体学习机制的基础上,知识进步速度加快(由于知识具有越交流越多、越用越多的递增特点),使城市成为文化和知识创新的中心,不断生产各种新的知识和技巧。特别是某些共同的知识和原理,往往产生于作为文化中心的城市。这些知识可以同时为很多产业带来使用价值和效益,使知识能比较方便地溢出到产业和实用领域。这就是城市所具有的溢出效应,它是现代城市集聚效应的核心来源。产业集聚现象的广泛出现,就是因为一个产业在地理上实现集中后,能够出现广泛的“专业化效应”和“自增强经济效应”,使产业的竞争能力大大提高。

因此,要形成第二层次的集聚效应,必须在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服务等方面促进市场行为或进行公共投资,在产业上表现为发展以知识和信息服务为核心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把城市整体的历史越往前推,第一层次的集聚效应起到的作用越大,而越往后推,第二层次的集聚效应起到的作用越大。从单个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也是如此。只有充分实现城市的现代集聚效应,才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升级换代。

3.集聚的弊端

集聚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但集聚也有不少弊端。如果对集聚的弊端解决不力,就会形成通常所说的“城市病”。主要体现为:其一,大量的人口集聚和居住在一起,产生大量的垃圾排泄物和污染源,如果处理不当,易使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其二,城市在为居民带来生活、学习、交通等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不便。城市越大,具有越大的便利性,也具有越大的不便利性。大量的人口集聚及日常的出行,导致城市内部交通拥堵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大量的人口集聚在城市,容易使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资源的供给不足。其三,当大量人口集聚在一起时,既容易滋生卫生问题,导致流行病易传播;同时也容易滋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使维护社会秩序的成本极高。从城市功能的基本原理来观察,城市化的核心工作,一方面是促进集聚,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另一方面同时采取措施克服集聚所带来的种种坏处,防止“城市病”的出现。如提高规划与管理水平、治理交通拥堵、处理垃圾、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提高卫生水平、维护社会秩序等活动,这些也都是发展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行为。当城市的集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集聚的坏处逐步大于集聚的好处,这时城市规模就达到了它的限度,不应该再扩张。

4.围绕集聚效应的活动:城市竞争与城市组团

产业与产业之间既有竞争的关系,也有互补的关系。城市也一样,城市与城市之间既有竞争的关系,也有互补的关系。每个城市在自身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最终会形成自己在城市体系中的定位。无论是城市竞争,还是城市互补,都围绕集聚效应展开。理解了集聚效应和集聚的坏处,就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城市竞争与城市互补。

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相距比较远的城市之间,在吸纳和集聚资源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争取到更多的人口和产业等资源,达到较高的城市层级地位,形成较强的集聚能力。从城市之间的互补关系来看,更多地表现在相邻的城市之间通过地缘关系形成在产业和知识上的分工与互补。通过这种互补关系,逐步形成城市组团,交织一张错综复杂而有序分工的网络,使单个城市的集聚能力得以扩大,人们通常将此过程称为城市群化和城市群效应。比如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等就是这样的群化关系。城市组团能否发挥城市群效应,主要看组团内不同单位能否在功能、产业、知识等方面实现有效的分工,而不是结构性重构,使各单位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三)城市化过程中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及互补

在城市的演进过程中,市场自发力量起到了自组织和驱动的作用,但政府提供的服务和作用同样基础和明显。从城市演化的整个过程来看,市场的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集聚并形成自己的市场,使城市成为一个要素市场的交易中心,为工业及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创造条件;第二,在市场力量和价格机制作用下,各种要素在同一城市及不同城市、产业之间自由流动,形成自己的专业和分工,最终形成产业在城市之间的分工;第三,在自由竞争和市场的引导下,不仅形成产业在同一城市及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在集聚的优势和弊端比较过程中,进一步形成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的分工,最终形成有效率的城市层级结构,完成城市系统的整体构造。

政府在城市演进中的核心作用表现为:其一,提供人员自由迁徙、资源自由流动、产业与市场自由准入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其二,提供城市基础设施(道路、桥梁、管道、线路等)和公用设施(公园、公共绿地等);其三,提供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与城区社会秩序等以消除集聚带来的种种坏处 (交通拥堵、垃圾与环境污染、城市犯罪等);其四,恰当地与市场配合合作,提供城市公共事业,如学校、医院等。而在上述功能中,政府最核心或“龙头性”的作用体现为城市规划的科学制订和严格执行。

无论是形成城市第一层次的集聚效应还是形成第二层次的集聚效应,都需要政府和市场在上述相关功能方面的相互补充。当然,相对于工业化过程而言,政府的作用似乎更为明显。在形成第一层次的集聚效应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更为基础的,因为城市化的第一步是提供基础设施,有了基础设施之后才有城市的框架。但各种要素市场和交易活动的形成,主要是市场活动的结果。在形成第二层次的集聚效应过程中,市场的作用是通过有效率的企业组织和企业家活动,利用各种要素市场资源(资本、劳动等),在城市组织产业分工,实现“专业化经济”。但“范围经济”、“自增强经济效应”等更高层次集聚效应的形成有赖于知识的增长。知识的增长既需要市场的引导,也需要政府的帮助(在此政府与市场重叠后,可以增强市场的功能),比如各种有效率的中间体组织,如学校、研究院所等生产知识的组织形成,需要市场和政府的共同投资和维护。

三、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与政府作为的改进

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主要来源于城市化带来的各种机会;当前种种问题的解决也将主要取决于城市化能否升级。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要获得量的发展和质的提升,必须依赖于政府作为的改进,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对当下问题的解决。

(一)用集聚原理观察中国城市化的问题

要分析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与问题,必须以关于集聚效应的原理来思考和观察。站在这个核心的角度,才能把问题看透。

1.存在有效集聚的政策障碍既影响城市化进程,也滋生社会问题。虽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城市化速度非常高,但从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比率来看,城市化速度仍然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这种滞后与两方面原因相关:其一,服务业发展受抑制(后面讨论),其二,政策的人为障碍,要素的自由流动受到极大限制,不利影响已经从经济问题演变到社会问题。要素自由流动是城市有效演化的核心条件。改革开放后直至今天,虽然人员流动的限制放松了,但是户籍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并没有取消,二元体制仍然存在。这种做法虽然不会阻碍农村人口进城工作,但并不能使他们真正城市化。这不仅减缓了城市化速度,也使广大农村务工人员不能被城市化,又难以回到农村,从而使他们及他们的家庭被边缘化,没有社会着落和归属感。这些庞大的边缘化人群,既有可能成为威胁城市安全的群体,也可能成为未来农村的巨大包袱,如果再不加以解决,迟早会滋生巨大的社会危机。

2.功能缺陷明显。在人治制度的背景下,不能做到“以市民为本”,政府“做外观”重于“做功能”,不少核心作为不到位,对城市集聚的弊端消除不力,这些都致使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既影响市民生活的方便性,更使现代集聚能力不足。从长远看,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城市竞争能力;短期则影响城市运行效率,造成市民生活的极大不便,降低城市的宜居幸福指数和吸引力,也积累了社会不满。

3.行政区划限制城市有效分工,城市竞争与城市组团失效。改革开放后,中国一直沿用计划体制时期形成的以行政功能为核心的区划制度。这种以行政职能为核心的区划制度,妨碍了市场功能的发挥。一是由于它阻碍了资源和要素在不同城市层级之间的大流动和有效配置,从而妨碍了城市有效层级的形成,使得一些按市场力量不能做大的城市被人为地做大,而一些本可以做大的城市却因行政区划的限制而受到人为的抑制。那些逆市场力量而形成的行政性中心,虽然凭借行政拉力而暂时发展成为小城市,甚至更大些的城市,但最终会由于缺乏城市竞争力而逐步枯竭,不仅造成之前城市设施投资的巨大浪费,而且会留下巨大的社会问题;二是在行政区划和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下,临近城市之间的群化过程受到限制,使它们之间的分工不能按照市场优化的力量进行,结果造成了产业同构,不能有效互补,影响了城市分工效应,从而降低了城市的现代功能。

4.城市建设投融资路径和体制有重大缺陷,扭曲了城市产业结构,不利于集聚规模的继续扩大。新世纪后,中国的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而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卖地收入。这种依赖于土地收入和土地价格的投融资体制,使中国的城市政府为了推高土地价格,制造了土地市场的一级垄断,结果控制了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成为房价不断上涨的制度基础。不断单边上涨的房价,既引来大量的投机资金,也引来大量的投资,使城市的产业结构过度依赖房地产业。这种状况既扭曲了产业结构,也让高房价成为进一步城市化的拦路虎。

(二)适应时代变化,改进政府的作为,为城市化的加速提供新动力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才刚达到50%,发展潜力还非常大。城市化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第二轮增长的核心动力,也将成为经济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但是,这一切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是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极大地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

从中国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四大主要作为 (提供迁徙制度、提供基础和公用设施、提供规划管理和秩序、提供公共事业)都有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提供方面,进步尤其明显。但由于改革的滞后及城市化速度快的原因,其他几大作为相对显得不足,没有共生演化。如今,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进入一个需要转型和升级的新阶段,政府的作用是否发挥到位更为关键。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说,政府的作为方向是:第一,进一步增强第一层次的集聚效应,利用现代最新技术成果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市场交易功能;第二,更为注重增强第二层次的现代集聚效应,促进城市文化、教育、科技等事业的大发展,提高“软实力”和现代城市竞争力;第三,确实采取措施,以市民而非GDP为本,尽力消除或减少城市集聚的坏处。

1.进一步促进集聚

用最新技术与模式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的提供水平和现代市场体系交易能力;通过自由准入、税收等政策调整,以市民为本,促进方便市民生活的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增强第一层次的集聚效应。由于大部分人口还在农村,中国的绝大部分城市仍然需要继续集聚,扩大城市规模。扩大集聚规模,自然需要进一步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提供更多的市场体系和交易功能(当前尤其是资本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城市集聚的过程中,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也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这些不便中有不少是服务业滞后所导致的,而服务业的滞后,又有不少是政策抑制所致。为此,必须调整市场准入和税收等政策,促进服务和方便市民生活的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比如仅以家庭为单位和对象的服务业只得到了部分发展,未来市场和就业空间十分广阔)。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政府再做如上事情,可以站在最新技术和制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使质与量同步提升。

2.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城市第二层次的现代集聚能力

城市规模的最终扩大及竞争力增强,要靠第二层次的现代集聚能力;而现代集聚能力,则站在知识和创新的基础上。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政府,要通过改革的方式,促进决定知识创新的关键领域,如科技、文化、教育等社会与公共性服务业或第三产业的大发展,真正使城市成为知识创新中心。过去这些领域发展滞后,既有投入不足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来自于制度管制。在未来的发展阶段,那些已经成规模的城市,必须把城市社会事业等现代软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事件:一方面,通过改革社会事业提供和管理体制,放松政府管制(这一条尤为关键,过去的政府作为不是习惯于替代市场,就是抑制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自我演进功能,繁荣社会事业市场;另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或者与市场合作,或者弥补与增进市场,促进外溢效应较大的社会事业的大发展,比如现代大学、基础型知识研究院所、公共技术与信息平台等的发展。

3.在制度和科学的双层面改进规划和管理,尽最大可能消除各种城市集聚的弊端

根据当前实际,各地方既要在制度层面上进行改革,使政府作为能够转型,一方面,既要解决规划的科学“再制订”和日后的严格执行问题,又要放弃重视“可视建设”而轻视城市综合功能的政绩工程导向模式,“以市民为本”,把消除城市集聚的坏处作为政府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解决交通拥堵、垃圾处理、城市环境污染等已经十分明显的“城市病”和集聚坏处;另一方面,要在技术和措施的层面采取措施,为规划和管理升级,通过规划管理的改进消除诸多城市集聚坏处和“城市病”。我们要对当前的规划和管理状况进行重新评估,对不足的要进行科学的“再制订”或修订;认清每个城市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并通过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城市管理部门的专业水平等途径,达到改进和升级的效果。

4.弱化行政区划功能,强化市场机制,构建区域合作机制,引导城市分工演化,提高城市分工和组团效率

在下一步的城市化工作中,必须通过改革措施弱化传统的行政区划功能,使市场机制成为未来城市分工和发展的驱动力量。只有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才能在全国范围内演化出有效的城市结构:其一,市场机制将极大地发挥集聚效应和资源节约的功效,那么大城市战略将是未来的核心路径,那些没有地理优势及资源优势的小城市或小城镇将逐步退出;其二,临近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和市场交易分工将进一步明确,产业同构的现象将逐步消失,城市组团和城市群化的效应也才能逐步显现。当然,在城市群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功能主要是提供临近城市之间的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

5.改革财税和城市投融资体制,多元化用地制度,促进房价稳步下降

近几年来的房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化的门槛,扭曲城市产业结构(过于依赖和投资于房地产,这种结构是十分不合理的),甚至成为影响稳定的社会问题。从中长期看,要使城市化可持续,必须把高房价这一拦路虎拔掉。要把高房价降下来,最核心的办法是改革城市用地制度,通过多元化途径提供土地和大面积加大土地供应的办法,迅速增加地产供应。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房价肯定会下来。但是房价下来之后,地价也会下来,紧接着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会面临危机。这就需要一场大的财税体制改革和城市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进行重新协商。可以预期,这种改革幅度将十分之大,但不改革,中国的房价问题无法解决,下一步的城市化将会建在沙滩上。

6.与社会管理改革相结合,真正建设自由流动体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非自由流动体制是妨碍城市化进程并造成城市社会问题的核心要件,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鉴于社会保障体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可以结合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构建从养老、就医就学、住房保障等在内的统一社会保障网及信息网,促进中国居民在全国城市范围内流动。如果暂时不能做到全国的层次,至少地方政府可以在本地先行做到城乡一体化,在此基础上再走向全国一体化。

注释:

①城市发展研究部:《城市发展研究》,1997,1998,1999,2002,2006 等各年。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年—2011年。

[1]邵益生,石楠.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美)K.J.阿罗.城市经济学[A].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美)罗伯特·平狄克.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世界银行.东亚复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7]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8](美)拉古拉迈·拉詹.短层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9](美)谢德华.中国的逻辑:为什么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西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10](英)阿纳托莱·卡列茨基.资本主义4.0:一种新经济的诞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11]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12]靳润成.中国城市化之路[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城市化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懒马效应
场景效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偶像效应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