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后遗症的针刺康复护理体会

2012-04-18胡荷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致残率肢体脑出血

胡荷香

湖北省蕲春县人民医院,湖北 蕲春 435300

脑卒中是人类目前三大致死疾病之一,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治疗技术与方法的提高与改进,致死率明显减少,可致残率确日益增多。如何降低致残率是医学界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文献观察认为脑卒中后遗症除必要的西医药物治疗外,可用中医针刺、按摩等理疗手段治疗,而且疗效明显,确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致死率,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及入选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协作组1996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1]拟定。全部病例经过CT或MRI确诊,类型有大面积梗塞或出血患者 (病灶分布基底节丘脑区、额颞顶枕区、脑干小脑区等)。临床表现为手指握固、屈伸而不利、腕肩下垂、肩臂抬举困难、口眼㖞斜、膝软无力及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凡①.脑梗死继脑出血后格拉斯昏迷量表评分>8分;②所有病例必须经过CT或MRI检测证实确系脑出血或脑梗死;③有语言障碍或一侧肢体功能障碍;④病程在3W内均可入选。

1.2 一般资料 88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与住院部,其中脑出血54例,脑梗死34例;男性52例,女性36例;年龄56~76岁,平均61岁。所有病例均经CT或核磁共振确诊。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4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症状上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心肝、肾脏疾患及其他原发性脑病和有精神病疾病史;②有糖尿病、恶性肿瘤和原发性四肢关节疾病,如类风湿、面瘫患者均不列入本观察范畴。

2 治疗方法

两组予以脑脉康200㎎,3次/d;西比灵10g,1次/d;治疗组加针刺、按摩治疗。主穴取:百会、金津、玉液、四神聪、曲池、合谷、曲泽。配穴:肢体颤抖者配条口、少海、太冲;吞咽困难者配天突、内关;舌体强直委缩者可配风府、风池、哑门等;小便癃闭可配气海、关元;大便干结者配天枢、支沟等;上肢不遂配条口,下肢不遂可配环跳、承山、觧溪;失眠健忘者配太溪、大钟。针法:急性期用通法,采用三棱针速刺百会、金津、玉液进行放血,深度2mm左右,出针后挤压出血即可;余穴采用微通法,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分宜。恢复期用温通法,采用细火针点刺四神聪、中脘、合谷、天枢、曲池等穴,手法速刺后随即出针。尔后取患者患侧穴位,平补平泻,留针30min的微通法治疗,针刺后进行轻微的按摩理疗,用推、揉、捏手法反复数次以通畅患者的经络与血脉。每日治疗1次。两组均2W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以语言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来评判疗效结果。

3 康复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治疗前满分28分,起点最高不超过18分。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方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基本痊愈:>85;显效≧50%;有效≧20%;无效≦20%。

3.2 结果

3.2.1 两组语言功能恢复结果比较 (见表1)

3.2.2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结果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语言功能恢复结果比较 (n%)

表2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结果比较 (n%)

两组语言障碍与运动障碍恢复情况经统计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

3.2.3 结论

两组间数据比较显示:针刺配合药物护理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4 讨论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各种血管性疾病引起,具有四高的特性。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也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特别是致残率占幸存者的40%以上[2]。祖国医学认为脑卒中主要原因是以内伤损害为主,其病机为机体虚弱,心、肝、脾、肾功能严重失衡,加之外邪侵入经脉与脏腑,导致气血逆乱、痰湿郁结、蒙蔽清窍。故治疗需标本兼治,故针刺百会[3]、四神聪[4]、风池[5]、风府等穴。百会属督脉,可调节一身之阳经,全身之气血循环,能激发头部经气,疏通十二经络;针刺金津、玉液可调控舌下神经,改善失语、吞咽困难、口脸歪斜等症状。四神聪为经外奇穴,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起到醒脑开窍,喉痹顿开的作用。针刺胆经风池、肝经太冲则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针刺内关、丰隆可化痰止呕以防患者误吸;针刺合谷、曲池可以泻热;针刺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可活血化瘀;诸穴合用可起到息风泻火、化痰祛瘀、行气活血、清神醒脑之功效。针刺刺激机体感觉区域和运动区域的丰隆[6]、足三里等穴位,能激活大脑皮层,改善脑血管功能,能补充患者脏腑与气血的虚损,使气血调顺,促进感觉与运动功能的重建能力。若施以热敷或温针灸可加速毛细血管的流量,缓解小动脉痉挛,重建侧肢循环,保护脑细胞,提高其脑部的氧化能力。脑卒中急性期应用针刺能很好的调控机体神经组织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神经信息通道、快速的恢复神经系统功能。建议患者脑梗死后的初期就应该接受康复训练,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语言,吞咽困难及肢体运动障碍或面部表情神态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1]全国第八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2]张玉琴、刘诗翔,脑出血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度[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7,2(3):174~176.

[3]唐胜修,头针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2001,20(1):6~7.

[4]侯瑜、高书荣、赵稼薇,针刺对中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2001,20(3):16~17.

[5]王利春、刘海燕,针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观察,中国针灸2006,26(4):253~255.

[6]陈文、谭敏、梁立安等,针灸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中国针灸2006,26(3):161~165.

猜你喜欢

致残率肢体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