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钻石模型”的河南种业竞争力分析

2012-04-18叶献伟

种业导刊 2012年7期
关键词:钻石模型种业河南

叶献伟

(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2)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而种业是农业的上游关键产业,是农业生产的“芯片”,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层面对于种业的控制力和主导力,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与实施,为河南种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河南种业的发展将在河南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后,我国种业进入市场化、国际化阶段,市场的开放使河南种业企业面临着国内外种业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本来竞争力弱的河南种业企业发展面临挑战。如何提高河南种业的科技含量,增强河南种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河南种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详细分析了影响河南种业竞争力的条件和因素,进一步探讨了提升河南种业竞争力的对策。

1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又称钻石理论、菱形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一国的国内经济条件对企业形成及提高其竞争力有非常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最基础、最关键的有以下四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况。

1.1 生产要素

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情况,可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表现为天然拥有或是不用付出太大代价就能获得,如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人口状况、气候条件,以及非技术人工、融资等;高级生产要素表现为需要在人力和资本上先期大量投资才能获得,如高级人才、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体系、基础实施等。生产要素是动态的,可以被升级或创造;拥有创造生产要素的机制远比拥有生产要素的程度重要;高级生产要素对产业竞争影响起决定作用。

1.2 需求状况

是指本国(地区)市场对该产业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波特认为,国内(地区)市场的大小及性质不但影响生产的规模和效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会刺激本国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改进和创新。本国(地区)市场要促进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必须细分市场的需求结构,要善于满足内行而挑剔的客户需求,并能够预见需求趋势。

1.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是指与该产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和互补性产业。支持性产业主要是指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机械设备等的上下游产业,能为产业快速、有效地适应市场需求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创造条件。相关产业是指因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可以合作、分享信息,甚至在电脑、设备和应用软件等方面能够互补,形成相关产业在技术、流程、销售、市场或服务上的`竞争优势。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发展和竞争能产生“提升和协同效应”,形成“产业集群”。

1.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况

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如何创立、组织、管理公司,以及同业竞争状况。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中,相同产业公司在目标、策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时会大相径庭。产业竞争优势就是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

波特认为,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变量可能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这就是机遇和政府。机遇是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的突发事件,使企业打破原有状态,创造新的竞争空间,如技术的重大创新、石油危机、战争等,从而形成和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政府会通过资本市场、补贴、生产标准、竞争条例等方面的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产业的竞争优势。

以上六因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钻石模型体系”(见图1)。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时间发生转换;影响竞争优势的各个因素也是动态变化的,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使得整个菱形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处于一种动态运作之中。

2 河南种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2.1 河南种业生产要素情况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地理位置优越,自古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省是我国的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是商品货物的集散地和信息网络交流中心。河南省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丰沛,适宜于农、林、牧、渔各行业发展。河南省土地总面积16.7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74%,粮食产量近几年一直稳定在500亿kg以上,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河南省作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力资源大省,有大量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农民工,又有一批兢兢业业从事农业产业的高级科技和管理人才。目前,河南省有各类科研育种机构146个,事业性质73个,其中以河南省农科院和河南农业大学最为突出。河南省农科院设有13个直属研究机构,同时在业务上指导省辖市20个农业(蔬菜)科学研究院(所)、县市30个农业科学试验站,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农业科研体系,科研实力居全国前列。目前,河南省农科院育成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小麦品种郑麦9023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且推广播种面积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此外,河南省还培育出了如浚单20、郑单136、矮抗58、郑麦366等市场畅销的优质高产品种。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使河南种业在初级生产要素上体现的竞争力较强,但从整体来看,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人均自然资源很少,通常人均资源全国排名在后几位;虽然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但真正从事农业产业的高级科技和管理人才较少,是人力资源大省但不是人力资源强省。河南种业在高级生产要素的竞争力方面,虽说以河南省农科院和河南农业大学为主的科研院所科研实力居全国前列,但其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科研育种力量分散。育种机构多但各自为战,未能形成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低层次、重复性研究突出,影响了科研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基础性研究薄弱。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加上基础研究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因此大多数科研机构投入的资源很少,造成基础性研发后劲不足。

第三,生物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从发达国家来看,生物育种(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等)已经取代常规育种成为育种的主要手段,但河南省对转基因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研究有待加强。波特认为,在现代社会,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变得越来越小,而高级生产要素越来越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河南种业要提高竞争力,就要创造初级要素向高级要素升级的机制,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高级化、专业化。

2.2 河南种业的需求状况

农民对新品种和售后技术服务的强烈需求,是种业不断发展、持续投资和创新的原动力。需求可以促使品种和服务不断更新,实现种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种业行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农民对品种和服务的需求包括省内需求和省外需求(包括国际需求)。

省内需求。河南省耕地面积792.6万公顷,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粮食产量已实现连续九年(2003-2011)增产,连续六年(2006-2011)超过500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强,是全国第一产粮大省。什么力量支撑河南粮食连续增产,究其原因,科技和政策双重支撑是河南粮食增产的动力,其中科技是第一位的,良种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并且以后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农民期望能买到适合本地生态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可以说是如饥似渴。目前,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其中玉米和小麦良种播种率接近100%,河南种业市场容量已位居全国第一位。

省外需求(包括国际需求)。我国的种业市场规模已由2000年的20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500亿元,增长迅速,8~10年后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元,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种子市场。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有全国第二位的耕地面积和复杂各异的地理生态条件,农民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需求为农业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口大省,不但要解决自己的生存发展问题,还担负着“中国粮仓”的粮食外调重任,以有限的耕地面积来实现粮食的增产,只有依靠单产的提高,而良种及其栽培技术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占70%左右,是最突出的、最大的,农民对优质高产品种及其相关技术的需求是河南种业发展的强大原动力。例如:河南省农科院培育出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小麦品种郑麦9023,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多年成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推广郑单958、郑麦9023等品种的过程中,由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集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业集团公司,2010年被农业部评为中国骨干企业第九名。

2.3 河南种业的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单独的一个企业以至单独一个产业,都很难保持竞争优势,只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形成上下游产业之间良性互动,才能促使产业竞争优势持续发展。

对企业而言,具有竞争力的上游产业能为本企业提供先进的原材料、相关技术等,这些都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如果下游产业在全球具有竞争力,那么就会对上游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本产业进行创新的外部动力。河南种业的支持性产业包括塑料业、化工业、机械加工业、物流业等。相关产业会形成“提升效应”,在互通技术比重较高、而且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初始阶段的情况下,“提升效应”尤为显著。河南种业的相关产业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传媒业、医药业、食品加工业、畜牧业等。因此,提高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竞争优势对提高河南种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

2.4 河南种业的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状况

产业的竞争实质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战略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企业结构是实现企业战略的组织保证。影响企业战略、企业结构的因素有:政府设定的发展目标、企业自身目标、个人事业目标、民族荣耀与使命感所带来的诱因等。一个企业要获得成功,必须善用本地资源,形成适应本地环境的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融入当地社会,并符合所处产业的特殊情况。激烈的国内自由竞争,不仅能够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能够迫使企业开拓国外市场。

河南种业的发展与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地位并不匹配,具体表现为:一是种子企业“多、小、弱”,集中度差。目前,河南省有各类种子企业780多家,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有300多家,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仅有5家。二是缺乏大型领军公司、龙头企业。河南省目前只有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进入中国种业骨干企业前十名,且排名第九位。至今,河南省还没有一家种业上市公司。三是产学研机制未完全建立,企业未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目前,河南省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大多自成体系、各自为战,企业科研投入很少,主要通过外部购买获得品种,未完全形成产学研结合机制。四是缺乏对外合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种业(如美国孟山都、美国杜邦-先锋、瑞士先正达等)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我国种业市场,成为推动我国种业升级的重要力量。目前,在我国注册外商投资的农作物种子公司有76家,其中26家为独资、42家为合资、8家为中外合作经营,但河南省目前尚无一家。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种业企业战略不明、组织机构不合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应对机制和策略。

2.5 河南种业的机遇

机遇来源于企业外部,由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而成,机遇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机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机遇会打破原有状态,提供新的竞争空间,使原来竞争者优势失效,而且为能够适应新形势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机会。现在,河南种业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2009年12月,河南省实施国家粮食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明确提出要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等途径来形成粮食增产的长效机制;2011年10月,国家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定位中明确提出,把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2.6 政府对河南种业的相关政策

政府并不直接作用于“钻石模型”,而是通过政策来促进竞争优势的形成或者迫使竞争优势转移,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河南省政府历来重视农业,特别是种业的发展,除了为种业发展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外,还落实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并从信贷、税收等方面加强种子工程的建设。例如:在河南省实施粮食核心区建设种子工程项目中,计划总投资20.2亿元,用于支持河南种子企业实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通过以上影响河南种业的竞争力因素分析可知,河南种业具有较强的潜在竞争优势,但现实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才能尽快使河南种业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3 提升河南种业竞争力的途径

3.1 提升和优化种业的生产要素

由于高级生产要素对种业竞争力的提升不易模仿,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而河南种业的高级生产要素又比较馈乏,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生产要素进行提升和优化。

首先,河南种业要加大对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利用;其次,河南种业要全面整合科研资源,建立资源共享的研发平台,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工作格局;第三,加快农业科研机构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加强基础性研究和育种方法创新,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3.2 进一步拉动种业市场需求

河南种业企业要善于观察、引导和培育新型农民需求,并及时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加以引导高标准的需求。

3.3 形成产业集群,提升相关与支持产业的竞争力

河南省应大力发展塑料业、医药业、食品加工、物流业等相关与支持产业,相关与支持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能对河南种业的发展形成"提升和协同效应",从而整体推动河南种业竞争力的提升。

3.4 明确种业企业的战略,优化组织结构,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河南省应制定种业发展规划,引导种业企业制定明晰的发展战略,理顺产权关系,优化法人治理结构,主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在3~5年内培育和扶持起1~2个在国内种业市场领军的大型种业集团公司。

3.5 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壮大

中原经济区和河南省粮食核心区的建设,为河南种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河南种业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优势龙头企业,应珍视和利用好这次重大机遇,尽快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大做强。

3.6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种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继续加大对种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提高种子行业的经营门槛,加强种业市场监管,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二是继续在信贷、税收、项目补贴等政策方面向优势龙头企业倾斜,支持其建立新品种研发中心、标准化的生产繁育基地、设备和管理领先的加工中心等。三是支持和鼓励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发展,促使产业集群的形成。四是建立备灾良种储备制度,降低市场风险,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总之,河南种业竞争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也不能仅靠某一方面,而是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赵博等.国际化背景下加快河南种业的思路与对策[J].种业导刊,2010(6):10-12.

猜你喜欢

钻石模型种业河南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探讨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