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构建

2012-04-17陈如智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农民政治

摘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关系着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基金项目:2011年衡水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201116A)

一、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然而,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

1.农村中民主管理意识淡薄

“管理民主”,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农村绝大多数实现了村民民主选举与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仍有一些现象影响到农村民主管理程度的提高,如农村中村干部民主管理意识淡薄,导致透明度不高,甚至采取强制命令的工作方法,以权谋私,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二是农村村民作为基层组织的主人,受文化水平较低的影响,他们的民主管理意识与积极参与度不高,,因此在实际上也很难做到民主管理。

2.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

思想政治工作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农民主体地位的严重缺失,集中的表现就是:农民思想中公民意识不强,对于自身的合法利益不愿甚至不敢去坚持和追求,习惯于被动接受自上而下的管理,家庭和个人利益在思想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农民的主体意识不明确,主体地位不确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无从发挥,更不能体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农民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近年来,农村工作在注重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也偷偷加紧对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的农村进行反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一些所谓的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和腐朽享乐的思想对农民的观念产生了很大冲击。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辨别力不高,导致他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质疑,甚至个别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农民们的这些错误认识、观念势必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而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4.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关系着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关系着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关系着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和新局面的开拓。首先,从思想政治素质上来看,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并没有受过专门的思政工作的培训,责任心不强,理论水平低,导致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律法规时力不从心;其次从文化素质上来看,大多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再次从道德素质来看,服务意识淡薄,作风不民主,方法简单粗暴,甚至欺压农民群众。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影响到党的威信和形象,影响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5.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及载体不合理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与时俱进。一些思政工作者不能从现实出发,传播、解释人们急于了解的新事物、新现象,而是一味地套用老观点,重复说教, 脱离农民生活实际,这样就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枯燥乏味、流于形式;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了方法的灵活性, 更忽视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从而使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没有实现与时俱进。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被广泛运用的今天,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还谈及不上使用互联网,这给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恰当使用可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魅力,获得实效,针对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作用

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靠基层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去做,同时,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风,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广大基层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并抓出实效,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保证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

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主要是靠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建设乡村文化阵地,如文化站、党员活动室、群众之家等,组织农民参加学习,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唤醒和培养农民阶层的主体意识,明确自己的需要,积极参与农村民主管理。这样,才能把农民自身的利益诉求与农村整体发展全局,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紧密结合进来,把农民阶层的力量汇聚到国家建设中来。

3.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在农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教育,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农民, 引导农村政治舆论方向,净化农村社会的精神领域,鼓励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4.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要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活力,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要加大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二要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思想素质。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坚持走群众路线。三要建立农村思想政治人才队伍选拔机制,使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年轻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实到队伍中,提高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四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他们以高度的热情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带动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各方面水平的提高。总之,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养,才能促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5.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及载体

一要根据农民的思想实际,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强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各种教育,理论联系群众的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农民的需要相结合,实现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二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也应力争多样化,在继承以往传统的优秀的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根据当前农村的新变化,结合农村工作实际,进行大胆创新。三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黑板报等农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和载体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教育载体,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实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只有这样,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6.健全工作机制,开创农村思想政治新局面

要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良性运行,必须要健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这就要求:一要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制;二要完善对农村思想政治基层工作组织与工作者的目标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三要建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与预警机制。只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才能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开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艾政文.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

[2]赵国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

[3]孙金华.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政治保障[J].学习论坛,2007

作者简介:

陈如智,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农民政治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饸饹面“贷”富农民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光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忠于党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类型及特质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