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二五”散装水泥发展开局良好
2012-04-14牟兵
牟 兵
2011年,四川省散装水泥工作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领导下,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建设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为主题,从使用环节入手,狠抓散装水泥发展,全省散装水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散装水泥发展良好开局。据统计,全省全年累计推广使用散装水泥6140.57万吨,散装率为42.35%。与上年同期水平相比较,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量增加848.82万吨,增幅为16.04%,散装率上升2.34个百分点。
2011年散装水泥发展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扶优助强进一步提升了大型水泥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发散能力。2011年,全省大型水泥生产企业数量增至82家,累计生产销售水泥10821.70万吨,其中散装水泥为5403.51万吨,占全省散装水泥供应总量的88%。与上年同期水平相比较,大型水泥生产企业水泥产量增加2954.37万吨,增幅为37.40%;其中散装水泥增加1319.42万吨,增幅为32.31%。与此同时,中小型水泥生产企业水泥产量则同比减少1671.83万吨,降幅为31.24%;其中散装水泥同比减少470.60万吨,降幅为38.97%。
二是GDP超千亿元的市州散装水泥使用量占据全省重要位置。2011年,成都、绵阳、德阳、宜宾、南充、达州、凉山GDP超千亿元,七市州GDP合计为1.33万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63.32%。其中成都市GDP为6854.6亿元,约占全省GDP总量的三分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他们在使用散装水泥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上述七市州水泥用量合计为8466万吨,其中散装水泥用量合计为4108.98万吨,水泥用量和散装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8.39%和66.91%,散装水泥使用率平均值为48.54%,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成都市使用散装水泥1832.17万吨,散装水泥使用率为53.89%;绵阳市使用散装水泥451.95万吨,散装水泥使用率为50.78%;德阳市使用散装水泥450.60万吨,散装水泥使用率为50.63%;达州市使用散装水泥420.15万吨,散装水泥使用率为46.89%;宜宾市使用散装水泥352万吨,散装水泥使用率为40%;南充市使用散装水泥302.61万吨,散装水泥使用率为40.35%;凉山州使用散装水泥299.50万吨,散装水泥使用率为39.41%。
三是预拌混凝土健康发展,占散装水泥的权重在逐年加大。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全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发展到263家,生产能力达到13715万立方米,全年累计供应预拌混凝土5682.15万立方米,使用散装水泥1892.98万吨,用散量占全省散装水泥总量的30.83%。与上年同期水平相比较,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增加66家,生产能力增加2990万立方米;产能增幅为27.88%;预拌混凝土供应量增加867.98万立方米,增幅为18.03%;预拌混凝土使用散装水泥增加352.38万吨,增幅为22.87%;用散量占全省散装水泥总量的比例提升了1.72个百分点。
四是农村推广散装水泥正在有序展开,预拌混凝土发展形势喜人。去年全省各地抓住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建设的有力契机,继续加大对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的专项资金投入,不断提升农村销售储用散装水泥的能力。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全省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210个,县(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130家,全年累计使用散装水泥1830万吨,散装水泥使用率为20.61%。其中,农村网点销售散装水泥310万吨;生产预拌混凝土1515.60万立方米,使用散装水泥495.30万吨;农村水泥制品生产企业使用散装水泥770万吨。与上年同期水平相比,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增加300万吨,增幅为19.61%,散装水泥使用率上升1.61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网点散装水泥销量增加50万吨,增幅为19.23%;县(市)预拌混凝土产量增加364.19万吨,增幅为31.63%,散装水泥使用量增加136.47万吨,增幅为38.03%;农村水泥制品生产企业散装水泥使用量增加228.80万吨,增幅为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