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隐性教育途径的构建

2012-04-14

关键词:显性大众化隐性

赵 平

(南阳理工学院 教育学院,河南 南阳473000)

在现实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采用课堂教学这种显性教育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有其优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明显的缺陷,直接影响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而隐性教育作为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方式,具有独特的特征,能够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增强大众化的功效。因此,深入研究隐性教育对于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积极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隐性教育的途径,充分发挥其对于显性教育的辅助作用,对于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隐性教育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

1.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正处于人生转折时期,虽然其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他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特征日益凸显,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来完成的,这种显性教育强调有计划地、系统地、直接地进行集体理论灌输,要求学生采取以全面地掌握知识为重点的学习方式,注重教育目的的实现。虽然有其不可或缺的积极的方面。但是,也存在着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问题,无法解决价值判断标准日趋多元化情况下的价值冲突等弊端,导致马克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低效。究其原因,根源在于其教育方式方法简单,渠道过于单一。而隐性教育则以其独特的特点,既能够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又能克服时空限制,进入课堂之外广阔的领域,随时随地创设和利用各种载体实施教育;既能够运用给人深刻启迪的语言、文字进行教育信息的传递,又能够利用具有综合、经常和整体感染功能的情境、形象、行为等多种媒介进行传导;既能够组织和开展受教育者广泛参与、潜藏教育目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又能创设和利用积极向上、健康良好、丰富多彩的物质、政治、道德等社会环境氛围,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在体验中有所感悟,在熏陶中实现教化。因此,实施隐性教育,可以从多维度进行教育渠道的拓展,是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2.有助于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针对性

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影响以及所处的年龄阶段等,当代大学生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心理差异。每一个体都有其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必然支配他们对所受教育的认可和接受程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传统的以采用集中统一理论化、系统化灌输的显性教育就暴露出其忽视学生的个性,教学内容上未能适应学生的思想变化状况,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需要不够重视,以及它的外在强制易于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等不足。实际上反映出显性教育针对性不强的缺陷,由此而引发的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也就显而易见。这就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把握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思想实际,紧跟时代步伐,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显然,隐性教育具备这方面的优势。隐性教育中教育意图是隐蔽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1]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具有自主性,是具有主体性的个体,师生之间可以平等地进行情感互动和坦诚沟通,在交流中解疑释惑,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针对性引导。同时,隐性教育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其蕴含的思想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要,可以结合不同的思想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和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施加教育影响。再者,隐性教育是生活化教育,它远离了空洞乏味,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时代要求,在开放、广阔的环境中使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谛,促进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因此,隐性教育能够适应受教育者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接受方式的新要求,更贴近现实,可以更好地满足活动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自尊的需要,有效地消除了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3.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遭遇疏离和隔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某种程度上受到冷漠的重要原因在于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显性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抽象枯燥。它以课堂教学为主,即使举行课外实践、参观,也只是偶尔行为,难以引导受教育者在现实社会生活背景下去运用、去思考。这种注入式的灌输教育,对于当前主体性很强的大学生来说,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本质来讲,这是马克思主义回归生活的过程,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实践活动”[2]。显然,显性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背离的。隐性教育则把教书育人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的内容广泛渗透于时时处处,弥漫于所有教育时空中,使学生在情景交流中,在良好社会氛围里,感染心灵、陶冶情操,升华思想,不知不觉接受教育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尊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因此,隐性教育就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实践中开展的教育,是实践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所以,开展隐性教育,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隐性教育途径

1.加强学科渗透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二者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既能相互补充,又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显性教育中不仅含有隐性教育的成分,而且它所形成的理性认识对受教育者情感、意志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而隐性教育又能强化显性教育的效果。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典型的显性教育。但是,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课教学,都蕴含有隐性教育的成分。因此,要通过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发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学中隐性教育的因素,并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渗透,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在把握好外显的课堂教学的知识性、系统性、前沿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素材等,增加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创造民主、和谐、自然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在情感交融中,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教育。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人文社会科学则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类对社会理想目标价值观的追求,还蕴含着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等思想,致力于弘扬人文精神,维护人格尊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然科学尽管是反映自然规律的,但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创新和应用饱含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深沉的爱国情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的教学,要开发和利用这些积极因素,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与这些要素联系起来,向这些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发挥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强化作用。

2.加强校园文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开放性、渗透性等特点,构成了学生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造就了学生生活的氛围。无论是物质文化环境,还是精神文化环境,都对学生产生深远而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斯蒂芬-利考克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3]校园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富有渗透性的因素。尽管它与学校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但是,也要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行丰富和完善。因此,要通过提升校园精神的层次,增强校园精神的时代性,着力培育既承载深厚的文化积淀又体现时代风貌、时代要求的校园精神。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种载体的建设,营造蕴含教育因素的精神情景和精神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标准,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渗透和影响。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空开阔,而且高品位、高层次、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使学生在身体力行、耳濡目染中受到无形的精神感染和思想改造。要把握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渴求知识、勇于探索的特点,积极开展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团体性等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将根据具体的形式,将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涵丰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熏陶和影响,使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认同,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高校信息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互联网更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要把握网络的特点,加强教育内容的渗透,主动占领网络的教育阵地。着力建立内容丰富、系统深刻而又形式多样、感染力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站,开辟具有针对性、立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专栏,充分利用BBS论坛、聊天室等,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平等、民主的网络互动。以通俗的语言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主动对学生加以引导。

3.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隐性教育就是生活化和实践化的教育,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的普及,更要注重以理论指导实践,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要让学生从内心信服马克思主义,最有效的途径应该是让他们看到并切身感受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指导作用[4]。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和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坚持理论教育与实际相结合,把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学校拓展到社会领域,深入到农村乡镇、城市社区、企业以及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等中;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统筹规划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逐步形成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要立足于学生的专业、学制、课程设置等情况,科学安排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时间,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加规范和系统。要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协调各方面关系,做好组织和督导,加强信息的沟通,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使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社会实践的效果不断得到提高;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社会实践活动机制,为社会实践活动持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期高效提供保障,逐步建立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自己的体验、感受和理论与实事的比照中增进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认同,增进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于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的价值认识,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4:208.

[2]姜喜咏.理论的合理“话语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2).

[3]张官禄.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94.

[4]金正一.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中国化价值[J].东疆学刊,2008(3).

猜你喜欢

显性大众化隐性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家族发作性睡病伴性染色体显性遗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