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畜牧业》
——我的良师益友

2012-04-14童建军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畜牧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牧业羊绒总站

文│童建军(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编者按:为迎接《中国畜牧业》杂志创刊20周年,本刊特举办题为“相伴二十载——庆祝《中国畜牧业》杂志创刊20周年”征文活动,即日起向本刊广大读者、作者和关注本刊的各界人士征稿,截稿日期为2012年8月20日。本刊将陆续刊发优秀的应征稿件,并对所有征文进行评奖。

作者近影

我是陕西畜牧兽医战线的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从1992年创刊时的《牧业通讯》(内部刊物)开始,经历两次更名升级为现在的全国畜牧兽医行业的权威期刊《中国畜牧业》,历时20年,我与贵刊结下不解之缘。

《中国畜牧业》是我个人成长的良师。1987年,我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感觉到仅靠四年大学所学远远不能胜任工作,于是萌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在那个年代,单位经费和个人工资都非常紧张,单位图书室除每年订的几份报刊外,就是陈旧的书籍资料。来自农村的我也难以用更多的钱购买资料,学习还是以借为主。记得在1992年年底到省畜牧局办事时,发现局办公室有几份赠阅的《牧业通讯》杂志,于是以后每次到局里办事,就向局办同志借阅。我感到借阅的杂志不齐全,就拿着《牧业通讯》找推广总站办公室主任和站长,建议站上能订购一份。时隔几个月的一天,当我得知办公室给图书室订了一份时,我激动得当晚睡不着觉。尽管《牧业通讯》只有32页,印刷质量一般,但有多个栏目,内容较丰富,成为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每次我都认真学习,重要的内容记成笔记。坚持不懈的阅读和学习,使我的业务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那时,我在《陕西科技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一些科技信息和科普知识的文章,但心里总觉得不满足,总想发表些大文章。但向有关杂志社寄了几篇都石沉大海,难免有些心灰意冷。1994年,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一篇《陕北养羊集团承包成效显著》的稿件寄到《牧业通讯》杂志社,没想到编辑们对我的稿件进行了认真修改,在当年第9期上予以刊登。那篇文章的发表,对我来说就像新生婴儿的诞生,别提有多么兴奋,从而使我信心倍增,不断学习,坚持写作,文字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到现在我先后在有关杂志发表了论文60多篇、科普文章300多篇,编写各类培训教材和科普书籍20多本。2010年,陕西省农学会创办《陕西农业科技交流》期刊,原主管副厅长推荐我任副主编,负责畜牧兽医方面稿件审核工作。可以这么说,是贵刊帮我从一个读者成长为一个作者,使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变为一个科技推广的行家里手。

《中国畜牧业》是我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国畜牧业》由农业部主管,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主办,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刊登的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和行业信息真实可靠。刊登的文章基本是行业同仁撰写,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中国畜牧业》根据工作需求、生产需要设置了近20个栏目,98个页面,每期价格仅为10元,可谓栏目繁多、内容丰富、文图并茂、应用广泛、性价比高。多年来,我通过“看世界”栏目掌握和了解世界各国畜牧业发展态势、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模式;通过“特别关注”栏目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家的产业政策、重点项目和年度重点工作和思路;通过“科技与推广”和“养殖顾问”栏目学习有关科技知识和推广经验,用于指导生产;通过“经济分析”和“统计信息”及时掌握畜牧业信息资料和把脉畜产品走势;通过“业内聚焦”栏目关注行业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等。近年来,我也一直坚持订阅,并将该杂志进行珍藏。

《中国畜牧业》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得力帮手。在20世纪90年代初,陕西省农业厅承担了省政府“科技兴陕”的“51251”工程的一个重点项目“陕北养羊集团承包”项目。当时正值各地纷纷上马羊绒加工,致使羊绒市场交易极不规范,掺杂使假形势严重。当我看到《牧业通讯》刊登了《警惕羊绒毛大战再起》的文章,分析了羊绒市场形势,指出羊绒大战会给产业带来巨大危害。我便将这篇文章复印提供给有关领导。领导立即指示陕北养羊集团承包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采取紧急措施,并在陕北地区大力推广横山县的“合同养羊,工牧直交”的经验,有效地遏制了羊绒掺杂使假之风,规避了产业发展风险,确保项目任务圆满完成。

2010年4月,我站在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座谈会上交流和汇报了我们的工作后,到会的孔学民主编对我说:“你们的做法很好,操作性强,回去后整理一下发到杂志上。”我便按照孔主编的要求整理成稿件发到杂志社。《中国牧业通讯》第14期刊登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经验推介》这篇文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二年开会时,外省几个朋友一见面就说,看到杂志上你发表的文章了,借鉴你们的经验我们的工作有了明显的进展。同时,这篇文章还为推广总站争取工作经费发挥了作用。2010年年底,我们汇报工作和争取经费时,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和畜牧局的有关领导都说在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了,对推广总站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答应对推广总站工作给以大力支持。到2011年3月,监管局给我们增加了15万元的工作经费,畜牧局首次给推广总站列支30万元的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经费。2011年我们发表在《中国畜牧业》第16期的《“金蓝领计划”试点模式、效果与体会》一文对促成全省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工作会议的召开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次会议的召开使陕西省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使鉴定工作提升到行政推动的更高层面和水平。

《中国畜牧业》是我在行业内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平台。近年来,我在约稿投稿、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结识了杂志社的孔学民、缪冬梅、张院萍、刘源等朋友,并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关照。通过《中国畜牧业》这个平台结识了不少相同工作领域的兄弟省市的朋友,同他们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并给予支持和帮助。近几年,我们到北京、宁夏、内蒙古等地考察都得到了这些朋友的精心安排,顺利地完成考察任务。陕西省许多畜牧行业基层单位和企业见到我在《中国畜牧业》《陕西农业》等杂志的文章,无形中拉近了情感的距离。过去认识的人,工作接触更多了,感情更深了。过去不认识的,介绍之后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有许多单位和企业邀请我去给他们培训畜禽养殖标准化、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我到这些地方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有如鱼得水之感。

20年来,我与《中国畜牧业》的故事实在是太多,由于字数的限制无法全部表达。我与《中国畜牧业》的情感太深,真是难以割舍,尽管我工作岗位变换几次,即使在人事科工作的8年中依然拜读《中国畜牧业》,没有放弃业务学习。《中国畜牧业》是我的良师益友,使我受益匪浅。我愿为《中国畜牧业》杂志的宣传贡献自己的能力,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她,并从中受益,让《中国畜牧业》在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牧业羊绒总站
省蚕业管理总站组织召开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七届二次会议
《粗梳羊绒织品》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省植保植检总站张武云一行赴翼城调研
羊绒鼯鼠新物种被发现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省黄泛区农投牧业有限公司
省植保植检总站 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澜点杯”第二届羊绒色彩设计大赛暨澜点羊绒第八届品质日大会
太投入
蒙牛全购现代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