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美术课堂中德育功能的开发

2012-04-13宋国梅

中小学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美育美术

宋国梅

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美术的德育功能,主要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对人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等起到一定的感化作用,使人们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或者是坚定某种信念。鲁迅对此曾指出:“美育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漫衍,人情因亦日趋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艾安。”

蔡元培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也是因为“美育”有进步的教育功能。美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理论说教,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欣赏者的意识与情感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的目的。

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并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

一、欣赏课中德育功能的开发

欣赏课是开发德育功能的极好机会,它可以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德育内容。例如《献出你的爱心》、《飞天》、《妈妈和孩子》、《亲亲秘密一家子》,这样的作品枚不胜举,在这些作品中蕴含着全人类的文明和智慧。在讲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时,不仅要说明它们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同时也要恰当地提示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优秀品德。在讲王羲之的书法“秀逸天下”时,也讲他教子学字“秘诀在缸底”的故事,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在讲郑板桥的画竹“天下无双”时,也讲他“四美”的立身之道;在讲《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一课时,白石老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以及他“不教一日空过”的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同学们发出了啧啧的敬佩声。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及对作者的了解,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和丰富的人文精神,从而提高素养、完善人格。

二、绘画课中德育功能的开发

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会从天而降,需要我们去培养。通过绘画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美术教材中,很多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如教材中的民间花灯、剪纸、工艺美术等等,都是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好内容;再如《校园里的花》、《我最敬佩的人》、《今天我值日》等命题创作,可培养学生爱国旗、爱集体、爱劳动、爱学校、热爱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教育。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得当,就能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意志的教育。例如:三年级美术《童年趣事》这一主题,范围较大,我就引导学生以小见大,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回忆自己美好的生活。通过与课本作品的对比,特别是与表现旧社会儿童生活作品的对比,让学生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然后,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辅导,表达学生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让学生认识祖国的今天,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手工课中德育功能的开发

手工制作,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果学生能把一件普通的废品通过自己的创作,变成一件艺术品,那会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手工制作课巧妙地与德育挂钩,能使学生边掌握技能边受教育。学生自己动手创造物像造型,有助于打破现代学生眼高手低、只会动嘴不会动手的毛病。在这个劳动过程中,学生能切实体验到动手动脑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手工制作课中认真挖掘德育因素,就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踏实勤劳、耐心严谨的生活态度。

四、写生课中德育功能的开发

在写生课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情感的陶冶,而不仅仅传授写生方法。写生课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发现、认识和感受能力。学生们身临其境,受到耳濡目染,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写生强调形体美、色彩美的讲解,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去开发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一切事物美感的理解能力,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对腐朽、颓废艺术污染的抵抗力。

五、美术活动中德育功能的开发

教学中许多学校每年都要举办自己的校园艺术节,举行学生书画展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展览,能有效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习积极性。举办学校手工作品展,运用火柴、叶子、塑料瓶、奶饮品盒子等生活中的旧物品进行再利用和创造,让孩子们制作出各种妙趣横生的物品,能教育孩子们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意识和变废为宝的品质。

教育的根本是教书育人。美术教学必须改革单纯的技能技法学习,必须注重德育功能的开发。在美术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发德育功能,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虽然美育和德育各有其独立的特点,但是,在教学中应相互渗透,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下一代。只有德艺双馨的人,才是有用的人,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美术课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美育美术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创意美术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