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文章七分读
2012-04-13王远莉
王远莉
摘 要: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讲得很多,读得很少,忽视了朗读的重要作用,出现了“不闻读书声琅琅,单见习题如海洋”的可怕情景。文章通过对朗读重要性的论述及朗读方式、技巧的指导,以期唤起师生对朗读的再认识,加强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朗读 作用 优化 方式
“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对朗读重要性的阐释。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也有相关论述:“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可见,朗读自古以来就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现今,很多师生并没有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出现了“不闻读书声琅琅,单见习题如海洋”的可怕情景。加强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言感悟及表达能力,已经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中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一、朗读的重要性
第一,朗读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美。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文中蕴涵感情的抒发与宣泄,使静态的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从而激发读者与听者的情感美。例如《白杨礼赞》,作者由衷赞美了白杨树,从白杨树的外形到内在精神,再到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层层深入,逐步推向高潮。反复朗读,自然会激发学生对白杨树、对英勇的抗日军民的钦佩、热爱与赞美之情。
第二,朗读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种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种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来实现的。朗读,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则必须有合乎情理的想象。例如《听潮》,此文着力突出了海潮这部“伟大的乐章”之美,由恬静柔美的梦幻曲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再到撼人心魄的交响曲,加之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反复朗读,使人联想到海水涨潮时的情形,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形成对海潮完美艺术形象的体验与感受。
第三,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试想,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以悦耳的享受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人带入身临其境的意境时,当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人的心灵时,有谁会无动于衷?有谁不产生尝试一番的念头,进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加强朗读大有裨益,特别是对“诗词曲赋”的朗读,这些体裁本身具有回环美、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美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第四,朗读可以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德,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这也正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朗读文天祥的《正气歌》,会知道如何有浩然正气;朗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会知道朋友情谊的深厚;朗读屈原的《离骚》,会知道爱国之情的源源流长;朗读朱自清的《背影》,会知道父爱的伟大;朗读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会知道母爱的深沉。
二、优化朗读方式
第一,抓好范读——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
语文教师由于他的特殊性,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要有丰富的情感。在教学课文时,如果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必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朗读者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读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眶湿润了,学生看着我动情的样子,几乎被深深地感动了,有学生竟发出了呜咽声。
第二,学生朗读——实施朗读教学的重要保证。
学生朗读之前,教师要作必要的朗读指导。指导朗读的要领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文来进行节奏、语调、停顿、轻重音等的朗读指导。如教学《春》时,课后要求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背下来,并细心品味课文中描写的江南春景。据这一要求,我就这样加以朗读指导,如开头的“盼望着,盼望着”一词反复出现,要重读,读出一种急切盼望春天到来的情感;“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中的“来”和“近”要重读,读出春天亲近大地带来的亲切感。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朗读。早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利用早读,让学生放开喉咙大声朗读课文,诵读经典篇章,不仅能加强记忆,而且能增强语感。
作为语文教师要让自己尽情去读,让学生尽情去读,“读”好课文,”读”好语文,读出文章的感情来,读出文章的韵味来,让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内外。
参考文献
①朱慕菊 主编《走进新课程》。
②《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