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2-04-13任祥东
任祥东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能独立地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特别当前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就更需要学生具有自学能力。新课改教学大纲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说明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新课改标准强调了兴趣的培养,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大阅读量。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促使学生去自学,去寻求知识、开拓眼界,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下列方法来激励学生自学的兴趣:
1.以疑激趣。兴趣在语文学习中更为重要,是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能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上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如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我引导学生注意敌人说的“飞过来吧”的“飞”和题目中的“飞”,使学生对两个“飞”字的含义产生疑问,经过查字典,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阅读课文、议论,终于弄明白两个“飞”字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但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自学、钻研的兴趣,使他们懂得了在阅读课文时,要善于捕捉突出中心的关键字眼,并反复推敲,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2.以境引趣。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如《梅雨潭》、《桂林山水》、《可爱的草塘》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3.巩固兴趣。课堂上可让学生互相提一些问题,通过朗读理解,互相讨论,从语言表情来巩固学生的兴趣,达到自学的目的。如教《将相和》一课,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言传情,以情悟课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像课中“完璧归赵”一部分,当读到“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回到了宾馆就叫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朝小路先回到赵国去了……学生体会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的特点。我还配合运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巩固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和情感,从而理解了课文内容,受到良好了的自学效果。
4.拓展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涨,学习的欲望也很高,如何使自学的兴趣更广泛一些呢?我适时设疑:后来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国家会怎样呢?学生就会带着这些问题去查资料,进一步了解赵国的发展史,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面。
二、传授自学方法
学生具备了自学兴趣,还必须具备自学的方法,才能去开启知识的大门。教师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可及时引导学生归纳读写人文章时抓住人物特点的方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抓住人物的特点。如对《飞夺泸定桥》一文的教学,则让学生围绕“怎样飞”、“怎样夺”这两个重点去读课文,了解事情的经过,以及从敌人的嚣张看出敌方工事的坚固,去读懂课文。凭借这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确了:读写事的文章时,应抓住事情的经过这一重点去品词品句,精读有关片段,弄懂课文。
有的课文在段落上有相似的地方,教师可精讲一段,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后去自学其它段落,来理解课文。
三、培养自学的习惯
大纲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如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我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在教学过程中,我着力指导学生去认真读书,边读边想。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突出抓好描写“我”的内心及邱少云的外表这两个重点片段的教学。在学习“我”的内心这一片段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敌人采用“火力警戒”后,我闻到什么?看见了什么?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学生通过看图,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议论、回答问题,深入到课文中,与作者想在一起,逐步体会到了“我”当时内心的焦急、矛盾、难受、痛苦。从“我”的这一系列的内心活动中了解到邱少云处境的危险,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后回答:在这生死关头,只有21岁的年轻的邱少云表现怎样?为什么他能这样呢?让学生各抒己见,从邱少云的外表去了解其内心活动——他当时想的只是战友、战斗的全局,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宁可牺牲自己。通过教学,邱少云的光辉形象在学生中深深地扎了下了根,不但使学生受到教育、受到感染,而且使学生学到了写人记事文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读书方法:一边读,一边想,通过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