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身份认同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2012-04-13杨逍
杨 逍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传媒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100)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正面临着种种的文化困惑和文化挑战,他们的国家民族文化身份、校园集体文化身份、性别文化身份等认同现状有了许多新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思潮激烈的碰撞国际形势,大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大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程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本文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出发点,探讨学生身份认同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通过重构大学生身份认同创建自信向上的校园文化。
一、身份认同与群体文化身份认同
所谓身份认同(identity),简言之,就是自我感,而自我感、主体性则是考察身份认同的最重要维度。正是在对自我和主体性的不断探索和追问中,有关身份认同的观念才得以确立。事实上,早在前苏格拉底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思考“我是谁”这一哲学命题。不过,直到欧洲启蒙时代,以笛卡尔、洛克和莱布尼茨等为代表的现代哲学家才在这一问题上有了明确的答案。[1]身份认同是一项在“社会化”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以他人的观念为参照逐步规划自我的能力、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情境和文化语境中,由于拥有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地位、资源及体验,或者说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个体可能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态度取向和相应的自我认知模式,继而形成不同的自我和社会身份认同。[1]
但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群体性是其主要的特征,人一旦脱离群体,心灵就会无所依托,就会因与同类共性的缺失而被孤独和寂寞淹没。[2]身份认同本身是一种情感诉求,而群体行动的情感逻辑可以作为身份认同的起点。高度的情感能量是一种对社会互动充满自信、积极与渴望的感觉,这样就建构了群体身份认同。
二、高职学生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查尔斯·泰勒认为,认同危机是“一种严重的无方向感的形式,人们常用不知道他们是谁来表达它,但也可以被看作是对他们站在何处的极端的不确定性”。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表现为大学生对自我的怀疑和否定,是他们在自身成长过程中追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大学生活的意义与本真是什么。这种追问使得自我无方向性和目标性,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感觉和行为的盲从性、随意性和偏激性,是行动与内在的矛盾,行动与思想的剥离。[3]
(一)高职学生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
首先,高职学生对自我归属感的迷茫和文化身份的否定。曾几何时,“大学生”一词始终与“象牙塔”和“天之骄子”联系在一起。但伴随着高校扩招及其带来的就业压力,很多高职学生在与其他院校学生交流时,却对自身所处的学校不满。这种消极表述特别是在人人网和微博等媒体空间表现尤为明显。特别是“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和“90后的雷人举动”等词语频频见诸报端,这种社会评价与理想形象的差距消解了高职学生对自身身份的神圣感,引起了他们对自我身份的否定情绪。
其次,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虚化和焦虑感的增强。部分高职学生由于思想空虚,往往把时间和心灵交给网络游戏等虚拟空间。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可以忘记自身的文化身份,任意扮演各种身份,甚至越来越倾向于拒绝与人交际。但是当触碰真实空间的时候,现实文化身份与理想文化身份就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使孤独感和焦虑感将个体淹没,加上社会各种思潮碰撞,使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建立的青年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二)高职学生产生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原因
由于社会转型期人口流动的加快,以及各种思潮的碰撞,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人际交往的压力与认同障碍。于是,他们一般倾向于寻求外部原因来解释这种现象。
首先,学生学习模式转变。按照现有高考制度,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成绩不太理想。因学习成绩带来的自卑感使一年级的新生成为一个特殊的身份转变阶段的青少年群体。他们还没有掌握主动学习的技能,没有从高中的以知识灌输为主、以考试成绩为标杆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掌握职业技能的自觉创新的学习模式。大学更多地给了学生自己去发掘潜能,去发挥才华的自由空间,相对中学而言课程少,没有大量的考试需要应付,这种大量自由时间会给他们带来一些不适应,而感到无所适从。大学一年级是塑造大学生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要使其融入大学校园生活,产生真正的归属感,这将有利于更快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
其次,扩招和就业困难带来整体性贬值。认同危机来自于认知不连续性带来的心理断档。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不可否认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有所下降,这就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失落感和危机感。这种社会评价与自身评价的巨大反差带给大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学生对自我意义的质疑,产生了对现有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4]
三、重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是创建自信向上校园文化的关键
(一)高职学生身份认同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育人为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通过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等方式,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观念。建设发展为本的观念文化的实质,是强调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人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并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懈追求,这就是“自信”的表现。执着的信念、科学的信仰、崇高的理想、坚定的目标,这些都是催生“自信”、成就“自信”的有利文化因子。通过少数在竞赛活动和校企合作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带动自我评价,学生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得以建立。学生强烈的归属感可以产生高黏粘性,通过人际传播方式,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信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重构高职院校学生身份认同的路径
身份认同是由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共同构成,又相互作用的。要重构高职院校学生身份认同,就需要从自我和社会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育学生在社会关系中建立恰当的自我评价机制。适当的自我调整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在困境中不断鼓励自己,不丧失信心,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树立信心首先应战胜自卑,树立自信,自信心对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者在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础的支持作用。在面对困境时,尤其不能失去信心。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提高正面情绪,心理学家默顿提出“预言自动实现”原则,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促使预言实现的倾向,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抱着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进步,看到成功的希望,就能激发人的动力。
其次,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高职学生的身份认同。高职院校以“工学结合”为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训练等方式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了解决高职学生在大量的课余时间中如缺乏引导将会积累负面情感的问题,也为了更好的实现办学目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提高社会评价,继而提高自我评价。同时,也可鼓励他们参加高级别的技能竞赛和知识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大赛、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等,利用这些高水平的舞台,让高职院校学生在与其他院校学生的竞争与交流中,提高学生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在高水平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在这时短暂充当了英雄角色,成为模仿对象。根据群体行为学的说法,经过群体的极化现象,具有某种观点倾向的人在遇到相同群体成员,并经过交流之后,观点会更加强烈,直至付诸行动。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竞赛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他们的身份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石义彬,熊慧,彭彪. 文化身份认同演变的历史与现状分析[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 臧燕. 大众传媒与认同性的危机[D]. 湘潭: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3.
[3] [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 身份认同的困境[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 李冰,刘桂云. 论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及教育对策[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