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魏氏梭菌病的综合防治
2012-04-13李兴富重庆市璧山县大路畜牧兽医站402772
李兴富 (重庆市璧山县大路畜牧兽医站 402772)
家兔魏氏梭菌病的综合防治
李兴富 (重庆市璧山县大路畜牧兽医站 402772)
家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1~3月龄家兔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冻样粪便为特征。发病率达90%以上,致死率可达100%,兔场一旦发生本病,病原菌常顽固性地在兔场中存在,很难清除,是养兔生产的一大障碍,已对养兔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威胁。
1 发病情况
璧山县大路街道三台村一养兔大户饲养家兔310余只,2012年3月19日8:00时许发现有11只30~40日龄的幼兔突然死于兔笼内,另有102只31~105日龄的家兔出现精神沉郁,拒食,拉血痢或排出有特殊腥臭味的黑色水样稀粪,并相续发生死亡。畜主立即用青霉素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病情没有好转,死亡仍在继续,3d后发病的102只家兔全部死亡,损失巨大。随后采样送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兔魏氏梭菌病。
2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期,主要侵害1~3月龄的幼兔和青年兔。健壮、肥胖的家兔以及饲喂高蛋白动物性饲料的家兔更易发病。气候骤变、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以及长期服用抗生素和磺胺药等均可诱发该病。病兔是主要传染源,经消化道、皮肤和黏膜损伤等感染发病。
3 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几乎看不到明显症状,突然发病死亡。多数病例的病程为1~3d,主要表现为病兔精神不振,伏卧不动,被毛粗乱,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病初粪便变形变稀,很快排出有特殊腥臭味的带血胶冻样或黑色水样粪便,污染后躯。体温正常或下降,抓起病兔摇晃躯体有拍水音,病兔迅速脱水、消瘦、昏睡,多在发生水泻的当天或次日死亡,死前有的病兔出现抽搐、兴奋、尖叫,突然倒地而死。
4 剖检变化
急性死亡的病兔,尸体外观无明显变化,呈现脱水症状,剖开腹腔后有特异腥臭味。多数病例胃内充满饲料(草),胃黏膜严重脱落,胃壁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溃疡,肠粘膜有弥漫性出血点,小肠充满液体和气体,肠壁薄而透明,盲肠、结肠内充满腐败气味和黑色稀粪,肝脏质地变脆,脾萎缩呈深褐色,心脏表面有树枝状充血,多数病死兔膀胱内有茶色积尿。
5 诊断
本病主要根据流行特点及病兔剧烈水泻、粪便呈黑色水样或带血胶冻样等临床症状和胃黏膜脱落、出血、有溃疡,肠内充满腥臭味的黑色稀粪等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细菌学检查。
6 预防
(1)严禁从疫区引(购)进家兔,并严格执行兽医卫生制度,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隔离、淘汰病兔。兔舍、兔笼、用具用3%烧碱溶液彻底消毒,死兔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一律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2)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和消除各种应激因素,少喂含高蛋白质饲料和过多的谷物类饲料并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大蒜泥,对健康兔群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同时搞好兔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3)免疫接种 仔兔断奶3~7d后接种A型魏氏梭菌灭活疫苗,皮下注射2ml/只,7d即可产生免疫力,对预防魏氏梭菌苗病有良好效果。
7 治疗
病兔用高免血清2--3ml/kg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疗效显著。同时配合金霉素20mg/kg或2%恩诺沙星1ml/kg,肌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VB1+VC,腹腔注射,内服胃蛋白酶,治疗效果更好。
8 小结与体会
(1)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粪便中,也是家兔肠道内常在寄生菌,正常情况下,细菌与动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不引起发病。当卫生条件差、气候突变、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等应激因素刺激下可促使本病的暴发,而且该病来势凶猛,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及时预防接种,制定科学有效的消毒措施和实行自繁自养,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和基础性工作。(2)魏氏梭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有荚膜,对青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治疗时用高免血清,疗效最佳,但对后期及濒死期的病兔,即使用疫苗注射或高免血清治疗也无济于事,为此该病应及时发现,及早预防和治疗,否则预后不良。
(2012–05–29)
S858.291
B
1007-1733(2012)09-0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