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周恩来对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2012-04-13

关键词:馆舍馆藏图书

李 英 珍

(河南师范大学 图书馆,河南 新乡 453007)

论周恩来对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李 英 珍

(河南师范大学 图书馆,河南 新乡 453007)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关于图书馆事业的理论与实践,内容非常丰富。在宏观方面,既有对图书馆事业在党和国家文化与思想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肯定,又有对图书馆事业发展均衡布局的战略规划;在微观方面,既有对馆舍建设方面的指示与决策,又有馆藏建设方面的制度建设和馆藏实务。周恩来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周恩来;图书馆事业;地位;均衡;馆舍;馆藏

一、明确图书馆的定位,充分肯定图书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是党和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宣传阵地。周恩来明确提出:“发展图书馆事业,是党的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3531956年7月,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通过了《明确图书馆的方针和任务,为大力配合向科学进军而奋斗》的报告。这次会议确定了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向科研工作者提供图书资料,促进科学事业迅速发展;二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提供图书,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文化教育工作,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和文化水平,动员他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积极性[2]30。1971年,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后,中共中央转发的国务院《关于出版工作座谈会的报告》指出:“图书馆担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三大革命运动服务的重要任务,要加强对图书馆的领导,充分发挥它的作用。”[2]47这是对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明确定位。

图书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要为科技文化事业提供必要的资料。1956年1月,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的计划,我们必须为发展科学研究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在这里,具有首要意义的是要使科学家得到必要的图书、档案资料、技术资料和其他工作条件。必须增加各个研究机关和高等学校的图书费并加以合理的使用,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工作,极大地改善外国书刊的进口工作,并且使现有的书刊得到合理的分配。必须扩大外国语的教学,并且扩大外国重要书籍的翻译工作。”[3]186随后,文化部、高教部分别召开了全国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工作会议,部署图书馆为科研服务的工作,对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作了宏观且具体的安排。

二、坚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注重图书馆事业的均衡与协调发展

周恩来注重图书馆事业的城乡均衡分布,提倡加强工厂、农村等基层图书馆建设。他曾说:“每一个县区要做到村村有书,社社有馆;在每一个工厂里,都要有他们自己的文化园地。”“我们不要光是着眼于城市,还要深入农村和工厂,使之遍地开花。”因此,“要大力发展基层图书馆。要面向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集体力量,从读者中培养积极分子,逐步使他们成为基层图书馆的骨干。”[1]353-354

周恩来注重图书馆的区域协作,发挥图书馆的最大服务效能。为了使图书馆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拟定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9月6日,在周恩来主持国务院第57次全体会议审查批准了这一方案。方案颁布后,全国各类型、各系统图书馆加强了横向联系与协作,在图书采购协调、图书调拨、统一编目、联合目录、馆际互借、干部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我国文献资源的整体建设和各图书馆间的业务协作与协调,走上了由国家全面规划和协调管理的道路,调动了图书馆的积极性,推动了全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提倡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证图书馆馆舍满足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馆舍是图书馆事业的外在物质条件,是图书馆的硬件,也是关系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图书馆建设中具有全局意义。本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图书馆馆舍建设上,周恩来主张“两条腿走路”:一是保护和利用旧时的藏书楼及其文化典籍,为新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二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量力而行,建设新馆,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早在华东野战军占领开封后,周恩来就曾电复粟裕等人,“对河南大学、各中小学、图书馆、博物馆等应加意保护”[4]795-796。解放军渡江之后,周恩来致信中宣部,指示军队“要保护好南浔镇刘氏嘉业堂藏书楼和太原普善寺的藏经”[4]846。在周恩来的亲自关怀下,这座著名藏书楼及其重要藏书,得以保存,后来刘家将这批藏书都捐给了人民政府。周恩来十分注意图书馆新馆舍的建设,当他得知北京图书馆藏书量大大超过书库的容量以后,即指示该馆觅址扩建新库。由此可见他对图书馆事业的关心。

四、加强馆藏建设,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

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各项服务的基础。周恩来非常重视馆藏建设,在馆藏制度建设和图书资料的购置等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周恩来非常重视馆藏制度的建设,其中之一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物呈缴本制度的确立。在周恩来的关注下,1952年8月16日,政务院公布《管理书刊出版业印刷业发行业暂行条例》,规定“每种书刊出版后,应向各级出版行政机关及国立图书馆送缴样本,其办法另订之”。后来,文化部发布《关于征集图书、杂志样本办法》,规定“凡公开发行的书籍、图书、杂志(以上均包括汉文、民族文字、外国文字的,装订成册或单张的,定期出版或不定期出版的,以及杂志的临时特刊),均应在出版后三日内由出版者按照下列规定缴送样本”,给出版事业管理局、中宣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国立北京图书馆和当地文化局。这些规定确立了新中国的出版物呈缴本制度,保证了国家图书馆和中心图书馆藏书的完备性。周恩来非常关注图书资料的购置工作,特别是国外图书资料的引进工作。1956年1月,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指出,要“极大地改善外国书刊的进口工作”,“并且扩大外国重要书籍的翻译工作”[3]186。1956年9月,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发展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还应该及时地解决必需的图书、资料、仪器和试验场所等问题,积极地改善科学研究人员的工作条件,并且进一步地密切国际间科学研究工作的联系和合作,收集和交换国内外科学和技术的资料。”[5]

总之,周恩来关于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在宏观方面既有对图书馆事业在党和国家文化与思想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肯定,又有对图书馆事业发展均衡布局的战略规划;在微观方面既有对馆舍建设方面的指示与决策,又有馆藏建设方面的制度建设和馆藏实务。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文化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杜克.当代中国的图书馆事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3]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210.

[责任编辑海林]

G250.15

A

1000-2359(2012)04-0268-02

河南省政府2011年度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1B351)

2012-01-13

猜你喜欢

馆舍馆藏图书
馆藏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炎热夏季观赏羊驼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技术
5月13日起去浙江图书馆不用再线上预约
图书推荐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江西省图书馆新馆2019年开放藏书千万册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班里有个图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