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认识和探索

2012-04-13瞿晓琳郭松江

关键词:民生问题少数民族中国共产党

瞿晓琳,郭松江

(1.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2.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认识和探索

瞿晓琳1,郭松江2

(1.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2.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从巩固国防、新生人民政权、爱国主义和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团结的政治高度论述了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从制度前提、根本途径、物质基础、主体力量、基本原则等方面构建了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基本思路,从经济、政治、教育、卫生等与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方面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一系列举措,初步彰显了人民政权的民生价值取向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地区民生问题

民族地区民生问题是考验党能不能治理好国家、能不能巩固其执政地位的关键问题。正是因为深谙这一点,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与实践,学术界已有颇多关注;然而,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学术界少有人做过专门研究。职是之故,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梳理,以求教于方家,亦望能为当前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一、中国共产党对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从政治高度论述了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为成功解决这一问题创造了重要的思想前提。

(一)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是巩固国防的迫切需要

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疆国防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国陆地边境长2.2万多公里,其中约1.9万多公里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135个陆地边境县中,有107个县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这漫长的边境线上,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文化风俗相近,宗教信仰相同,具有广泛的联系[1]。新中国建立之初,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利用这种复杂情况和各民族间历史上酿成的不团结,挑拨离间,制造分裂。另外,蒋介石企图以国界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作为根据地,进行颠覆新中国的活动。在这种背景下,少数民族的向背对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邓小平以西南的情况为例分析:“少数民族问题,在西南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一个是西北,一个是西南。恐怕西南比西北还多,而且情况也比较复杂。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因此,从西南的情况来说,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2]194而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摆在首位的就是要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只要把民生福利谋划好了,少数民族心向祖国,国防自然就巩固了。

(二)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是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重要一招

中国共产党深谙谁注重解决民生问题,谁就能赢得民心,人民就拥护谁——这一朴素的真理。党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今,党要巩固政权,依然离不开人民群众。然而,新中国成立前后,民族地区民生困苦。这严重影响到他们对新生人民政权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延续其一贯的思路,认为党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关系,是建立在互动基础上的。党领导的事业,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而少数民族群众同样需要党对其关心,尤其是生活福利上的关心。基于这样的认识,党把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作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重要一招。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贵州的少数民族,大多住在山上,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解决吃盐的问题,那就一定能得到他们的拥护。”[2]200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地区民生问题对巩固政权重要性的认识由此可见一斑。

(三)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是消除民族隔阂、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

由于历代反动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隔阂是很深的”[2]194。民族隔阂会带来动荡甚至战乱,这种状况是不符合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因此,新中国一成立,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消除民族隔阂,维护民族团结,并把增进少数民族群众的民生福利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要做长期的工作,达到消除这种隔阂的目的。要使他们相信,在政治上,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经济上,他们的生活会得到改善;在文化上,也会得到提高。……如果我们不在这三方面取得成效,这种历史的隔阂,历史的裂痕就不可能消除。”[2]194这就是说,只有通过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让少数民族真正得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少数民族的隔阂心理才能逐步减弱,民族间的信任才能逐步增强,才能达到消除民族隔阂、进而实现民族团结的目的。

(四)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是巩固爱国主义的有力举措

爱国主义是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依存关系的集中反映[3]。而这种依存关系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动因。正如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因此,要巩固爱国主义,首先就要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重要的利益问题。“各民族成立了自己的政权当然高兴,因为上千年来忍受着奴役和歧视,现在自己当家做了主,自然很满意。但如果过去吃不到盐,现在还是吃不到盐;过去穿不上衣,现在还是穿不上衣;过去吃不饱,现在还是吃不饱,这个国家究竟可爱不可爱呢?还是值得怀疑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从政治上坚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民主联合政府,而更重要更根本的问题,是要使各兄弟民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没有这一点,爱国主义是巩固不起来的。”[2]498所以,中央要“尽可能的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这样“中国各民族不但亲密的团结起来了,而且在各民族人民心里滋长着对于自己祖国的热爱”[5]438-439。

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强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些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2]199。

二、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基本思路

在新中国最初的日子里,中国共产党心系人民,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从理论高度构建了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进行社会改革:创设民族地区民生问题解决的根本制度前提

中国共产党摆脱唯心主义宿命论,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观察中国社会,深刻地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原因,认为“各个少数民族过去由于处在反动统治下面,被反动统治者所压迫,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得不到增长,生活得不到改善,使这些兄弟民族不能够发展”[6]180。因此,要切实解决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就必须彻底废除民族地区的剥削制度。党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认为“必须实行一个根本性的措施,就是进行社会改革”[6]180,并从正反两方面谈了社会改革与民族地区民生之间的关联。“只有改革才能使民族繁荣”[5]591。而“不改革,民族就要贫穷。……改革就是要使大家都幸福,不是少数人幸福”[5]590。这里,“繁荣”“贫穷”“幸福”首先体现在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上。为此,党按照势在必行、慎重稳进的基本方针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彻底废除了民族地区的阶级剥削制度,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解决创设了根本制度前提。

(二)发展生产力: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语义网是当前本体研究中最热门的领域,由万维网的创始人Tim Berners—Lee提出的语义网是当前Web的进一步发展,它提供了信息和服务的定义以至于网络本身能回复人或机器的请求[7]。简单理解就是利用本体对Web网络进行扩展,使得原有难以理解的对象、术语、指令、服务等内容用计算机易于理解的规范化的本体语言进行描述,方便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并进一步实现服务的智能化。万维网联盟W3C则做了更进一步的阐释:语义网是这样一种设想,让在Web网络上的数据容易被计算机所理解,并且建立起统一的相互联系,显示表达已不再是主要目的,而是要让数据集成、共享和重用。

社会主义制度不会自动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同作战。社会主义只是从生产关系层面为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解决创设了制度前提;而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解决仍是空头支票。1949年,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工农业总产值为36.6亿元,仅占全国总产值的7.8%[7],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中国共产党从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发展生产作为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基础性工作。1953年6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在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及绥远、青海、新疆等地若干牧业区畜牧区生产的基本经验时明确指出,“发展畜牧业生产,是牧业区经常的中心工作任务”,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改善牧业区人民的生活”[5]490。这一总结虽是针对牧业区而言的,但无疑具有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普遍意义,即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发展生产是关键。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生产的发展,从而增强了惠民的力度。

(三)实现工业化: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建立之初,民族地区经济相当落后,基本上没有现代工业和本民族的产业队伍。而“要富裕就要有工业,一个民族没有工业不可能富裕起来”[5]588。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一五”计划时期,民族地区掀起工业建设的高潮,使民族地区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基地,为建立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使民族地区群众的基本温饱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四)依靠少数民族群众:凝聚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主体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毛泽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明确提出了“人民创造历史”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8]按照这个思路,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也要靠少数民族群众自己的努力与创造。1952年8月30日,毛泽东在给喀什区疏附县帕哈太克里乡农民的信中,寄语:“希望你们在爱国丰产的口号之下,更加团结,努力生产,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9]526-527为此,党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发挥他们在解决自身民生问题中的主体作用。

(五)国家帮助: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重要原则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一般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因而党和国家强有力的扶持和帮助,便成为少数民族群众解决自身民生问题必不可少的措施。中国共产党不仅强调“必须从经济、贸易、文教、卫生等方面予各兄弟民族以扶助”[2]461,“必须用更大的努力来帮助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使各少数民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充分地发挥积极作用”[5]551;而且把中央和内地对少数民族的帮助上升到了国家利益的政治高度,认为“帮助各少数民族,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10]。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切实措施,如从1955年起,中央政府就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并采取提高民族地区财政预备费的设置比例等优惠政策,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三、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具体措施

民生是理念,但更需要实践。针对新中国建立初期民族地区严峻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积极分析问题、制定对策,初步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民生状况。

(一)发展经济,使少数民族群众逐渐富裕起来

一是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状况。党和政府用无偿发放农具的办法,解决少数民族缺乏农具的困难。少数民族群众得到政府发放的农具后,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如贵州荔波县瑶族农民过去用木犁木耙翻地,每人每天只能翻完半挑玉米地,改用铁制农具后,效率提高了10倍,产量也显著增加。少数民族群众对这一措施非常感激,说“人民政府给我们发了农具,就等于给了我们饭吃”[11]。

二是积极发展民族贸易。民族贸易是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改善少数民族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针对广大民族地区交通不便、商品流通受阻的情况,党和政府召开全国民族贸易工作会议,确定民族贸易工作的指导方针,即“依据各民族地区的特点和需要,通过物资交流,以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12]。在国营民族贸易公平的价格政策指导下,民族贸易得到健康的发展:民族地区“土产价格一般提高三倍或四倍,多至十数倍”[5]456,而日用品的价格则大大降低了。由于农牧产品与工业品交换比例的扩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购买力明显提高,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一是把民族区域自治纳入《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中,使之法律化和制度化。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就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样,民族区域自治由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政策转变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同时,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也有了根本政治制度的保障。

二是积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根据宪法的规定,1955年和1958年,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较大、聚居人口较多的地区,相继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连同最早建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共有4个省级自治区、29个自治州、54个自治县,包括35个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口,已占全国有条件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的绝大多数。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普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体现少数民族的人民主体性,从制度上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13]。党关于“少数民族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当家”[2]199的政治主张切实落到了实处。

(三)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质

一是兴办民族中小学。1950年11月,政务院批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指出:有关各级人民政府应有计划地逐步整理或设立少数民族的中小学。此后,民族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散居地区,陆续设立了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中小学。此外,国家根据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牧区、山区以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生上学难的特点,还在部分省、自治区开办了寄宿制民族中小学。

二是建立民族高等院校。1950年8月,西北民族学院首先在兰州成立。同年11月,政务院批准《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建成开学。此后,西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等相继建立。到1958年,全国共建立了10所民族学院。这些学校的设立,初步改变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落后面貌,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受教育权。从全国来看,1957年同1952年相比,全国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增长了4.46倍,普通中学的在校生增长了2.78倍;小学生增长了1.17倍。

(四)发展民族地区卫生防疫事业,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素质

一是加强对民族地区卫生工作的领导。1950年12月,经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方案》等向全国公布。1951年8月,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少数民族卫生事业列入国家大事予以商议和规划。国家还拨专款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仅1950-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就拨出1000万元[10]71。

二是广泛组织巡回医疗。中央和有关省区先后派出大批医务人员到少数民族地区送医送药,免费医疗。其中,“在西北、西南地区和绥远、内蒙古等省区,就派出了40个医疗队”[14],集中力量消灭严重危害少数民族身体健康的流行性疾病和地方病。医疗队在诊治疾病的同时还向少数民族大力宣传防疫知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而减少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是建立民族医疗机构。到1952年底在民族地区普遍建起县级卫生基层组织。此外还专门设立传染病防治站(所),在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西康各设一性病防治站;在西南、中南地区成立疟疾防治所8处。少数民族群众的就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这些措施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初步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素质。“中央人民政府力求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6]67的政治承诺在探索中得到了初步的践行。

回顾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对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为我们解决当前日渐复杂的民族地区民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首先,要照顾民族习惯和地方特点,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特殊的民生诉求。其次,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夯实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第三,要坚持统筹兼顾,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第四,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教卫生事业,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才能切实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陈国裕,刘江海.论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探索与实践[J].新疆社科论坛,2006(5).

[2]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吴潜涛,杨峻岭.列宁爱国主义思想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82.

[5]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1921-2005):第二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6]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7]司马义·艾买提.中国民族工作的辉煌成就[N].人民日报,1994-09-02.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10]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2.

[11]金炳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437.

[12]《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编辑部.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大事记[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21.

[13]张晓琼,任新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探索与实践[J].贵州大学学报,2010(2).

[14]黄光学.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76.

[责任编辑孙景峰]

TheCommunistPartyofChina’sThoughtandExplorationabouttheLivelihoodProblemintheTerritoryofNationalityduringtheEarlyYears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

QU Xiao-lin,et al

(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ivelihood problem in the territory of nationali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d emphasized its significance from the altitude including consolidating the national defense ,the newborn political power, the patriotism and removing the national estrangement; structured the train of thought to resolv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roblem in the territory of nationality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system premise , basic approach, material base , main body strength; brought forward a series of concrete action from the aspect with the national minority well-being of the masses direct relevance such as economy , politics, education, hygien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practice preliminary showed the livelihood value of the people’s political power and its ability in power.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livelihood problem in the territory of nationality

D633.0

A

1000-2359(2012)04-0175-05

瞿晓琳(1983-)女,湖北洪湖人,湖南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郭松江(195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0YJC710045)

2012-04-04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少数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架起民生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