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有闻必录”新闻观成因考

2012-04-13郑苏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报馆本馆新闻学

郑苏文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有闻必录”作为中国近代新闻界颇为流行的一种观点,为社会各界所熟知。著名新闻学家宁树藩教授将“有闻必录”定义为:“所谓‘有闻必录’,乃是当时处理新闻真实性问题的一种原则,它的含义可概括如下:只要是听到有人讲过的事实,报纸就可以报道,至于真伪如何,报馆不负责任”①宁树藩:《“有闻必录”考》,《新闻与传播研究》1986年第1 期,第98 页。。“有闻必录”在近代报刊的应用中,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效力:一方面,它被认为是办报人的一种不容侵犯的权力;另一方面也成为办报人对所刊新闻不负责任的一种遁词。本文主要就“有闻必录”在近代中国的使用情况及产生原因进行探析。

一、“有闻必录”在近代报刊中的使用情况

19世纪70年代,上海出现了影响很大的中文报刊《申报》和《万国公报》,其中《申报》于1872年由英商美查创办,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清同治十三年正月初九(1874年2月25日),《申报》刊载了一篇题为《驳香港西报论〈申报〉》的文章。文中谈到《申报》在刊登用“聊斋”笔法写的一些荒诞怪异新闻时,辩解说:“本馆所述此等事件,系得之传闻。并非果以为信也。采集人言,搜集众说,遇有奇迹异谈,但使事有可取,为之登录,如古之《夷坚志》、《太干广泛》等书所载,篾火读之,举为谈助。”②《驳香港西报论》,《申报》1874年第2 期,第25 页。从《申报》的这份报道来看,此时该报对于新闻报道需要真实性的理解,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在此后两年的1876年,《申报》在报道“杨乃武”案的新闻稿内声称:“以上皆浙人告于苏友者。在苏友固不妄言,而浙人系目睹耳闻与否,本馆实未便臆测。姑就所述而录之,以符新闻体例而已。”③《葛毕氏起解琐闻》,《申报》1876年第3 期,第24 页。这里所说的“新闻体例”,表达的就是“有闻必录”的意思。1883年6月,《申报》在一则报道中法战争的新闻中称:“此信不知自何而来,官场中亦多有传达。是真是伪,万里关河无从探悉,亦以符有闻必录之例而已。”④《越南军务》,《申报》1884年第3 期,第6 页。这里,“有闻必录”一词真正出现了。

《大公报》1902年在一则《来函》附注中说:“本馆以大公为怀,有闻必录,毫无私意于其间。前得北京某君来稿,已录报端,兹又接某君来函,并以刊登,其间公是公非,自有能辨之者,非本馆所敢知也。”⑤《本馆附注》,《大公报》1902年第6 期,第25 页。当时中国报刊这种只提供信息,不问真伪的态度,被《万国公报》主编林乐知(美国传教士)所批评,他批评说:“华字诸日报,多执有闻必录之说,不问事之真伪”。①林乐知:《中东战争本末续编自序》。

戊戌变法之后,革命党势力逐渐兴起,革命报刊也发展迅速,朝廷报刊管制方面的律令有所放松,“有闻必录”也成了革命党人宣传思想绝好的托词。如于右任创办的《神州日报》,是一张在编辑和印刷方面完全现代化的大型日报,革命倾向是非常明显的,在“有闻必录”的口号下,他们详细报道各地武装起义的情况,给革命运动以舆论上的支持。

中国近代报刊,或多或少都卷入了近代政治浪潮,无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报纸,还是不同势力创办的政论报刊,在很长时间的发展中,他们都以“有闻必录”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护身符。辛亥革命之前,清廷、保皇会、立宪派、革命党都需要用“有闻必录”来宣传自己观点,而立宪派和革命党更是大力提倡开通民智,启蒙国民,对于中外知识、国内言论及新闻,“有闻必录”,大力刊登;民国初,围绕利益纷争,国民党、民主党、共和党、统一党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政党,也都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新闻和言论“有闻必录”;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报禁森严,“有闻必录”也常失去效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言论较为宽松,加上军事多故,交通阻隔,“有闻必录”也成为各个报纸的口头禅。而在上海“十里洋场”,“有闻必录”更是消闲性报纸报道八卦内容、推卸责任的挡箭牌了。

二、近代对“有闻必录”的认知演变

“有闻必录”从积极的方面讲,可以增广民众见识,提供不同意见互相争论的平台,颇像17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的“意见自由市场”理论一样,爱国者要通过报纸这样一个平台,发挥启蒙人们的作用;消极的方面讲,“有闻必录”也最容易成为报人不顾新闻是否真实、随意侵犯隐私、推卸责任的借口。新闻界内外,对于新闻报道中的“有闻必录”,在近代史上,主要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这样一个过程。

在1884年9月时,《申报》 恭维一家报纸说:“屡读贵报,见持论之公平,叙事之详确,有闻必录,无奇不搜,固已莫名钦佩矣。”②《申报》1884年第9 期,第15 页。“有闻必录”在当时往往有详细、客观之意,表明报社忠实记录新闻提供者陈述的内容。《大公报》也说“夫报馆者,日以采访为事,东西南朔,外迄环球,朝政军情,货币风俗,凡有关于国计民生,弗论巨细,有闻必录,备陈中外之势,求通上下之情,务使阅者知处今日地球之上,非自强不能以自立,不自立即必受人侮,而一人之识无多,必借资于众人之集腋,故凡识时之士,发为崇论宏议,所陈开智特别新法,阐发靡遗。”③皖北山民尊虞氏来稿:《论报馆与开民智之关系》,《大公报》1902年第9 期,第2 页。《大公报》的这段话,对于为何提倡“有闻必录”做了较详细的解释,而且指出“有闻必录”的目的在于“自强”,“有闻必录”的条件,则是“有关于国计民生”。

但是报刊的发展,在特殊的时代,出现了特殊的状态。当时大多数媒体都要依附各种势力生存,难以自立,所以虚假新闻方面比较突出。有人总结了此时的报社怪现状:一是“议论与事实不相分离,好逞不衷事实不着边际之空论,复不知注意新闻之采访”;二是“一方面虽受政府之压迫籍制,而不能得言论之自由,一方面却具有无上之威权,可以任意污蔑人之名誉”;三是“主观之议论多,客观之议论少,又常以主观之主张,武断客观之舆论,以主观之见解,混淆客观之事实”;四是“因经济鲜能独立,不得不与某一方面,发生某种关系”。④吴天生:《中国之新闻学》,黄天鹏:《新闻学论文集》,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第19-20 页。在这种情况下,“真实性”自然难保,“有闻必录”在推卸责任中也有市场。早在1896年6月,《时务报》第1 期上刊登了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针对新闻界“记载琐故,采访异闻,非齐东之野言,即秘辛之杂事”“操觚发论,匪有本原,蹈袭陈言,剿撮涂说,或乃才尽为忧,敷衍塞责,讨论轶闻,纪述游览,义无足取,言之无文”等现象大加痛斥,斥之为“闭门而造,信口以谈,无补时艰,徒伤风化”。⑤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梁启超全集》(第1 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66 页。政治界领袖孙中山对新闻记者的“有闻必录”做法颇为不满,他痛斥:“各地之所谓访员者,或称有闻必录,结为风影之谈;或竟闭门造车,肆作架空之语,及至真相暴露,则又如风牛马之不相及。于此,而欲求新闻记载之有价值,不亦南辕北辙乎?”⑥伍超:《新闻学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而著名报人邵飘萍对“有闻必录”的做法也有评论:“更多不健全之分子,不能自重其人格,对于新闻材料不求实际之真相以忠实态度取舍之;或受目前小利之诱惑,或以个人意气泯没其良知,视他人名誉为无足重轻,逞其造谣之技,一旦被人指摘,则以‘有闻必录’一词自逃其责任。”①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 页。

三、近代报刊“有闻必录”现象产生的若干原因

(一)“有闻必录”的核心目的,在于启蒙国民

中国报刊真正的大发展,是在甲午战败受到大刺激之后,而当时报馆承担的责任就是“去塞求通”——如梁启超1896年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所言,“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这段话基本代表了当时国内精英分子对于报刊作用的认识。当时诸多报纸强调“有闻必录”,目的就在于通过不同意见的自由讨论,各类知识的积极传播,实现启蒙国民的目的。

(二)总体较宽松的言论环境是“有闻必录”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但是要发挥报刊“去塞求通”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1908年3月,经慈禧太后同意颁布了《大清报律》,这部新闻法,诚如著名新闻学教授陈力丹所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一部新闻法”②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1 页。。之后,言论相对还是比较开放的,如《申报》曾对光绪帝的病情跟踪报道近半年,并未受政府干涉。秋瑾被杀害后,上海几乎所有报纸都表示哀悼,《申报》更是刊出秋瑾诗六首,全方位跟踪有关秋瑾的各种报道达三万多字。清末资政院时期,言论也非常自由。虽然之后中国报界经历了“癸丑报灾”,但并没有一蹶不振。在北洋政府时期,舆论时松时紧,但是经过自戊戌运动及辛亥革命的洗礼,“言论自由”乃“天赋人权”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办报人也多有浩然之气了。

(三)“有闻必录”是推卸责任的重要借口

“有闻必录”的一个非常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推卸责任。对于负责任的报刊及报人而言,提倡“有闻必录” 是冲破专制藩篱、启蒙国民的重要挡箭牌。1914年,袁世凯为了钳制舆论而颁布《报纸条例》,该条例一出台即遭到各报的强烈反对。史量才领导的《申报》刊发时评,称“报纸天职有闻必录,取缔过严非尊重舆论之道,故应取宽大主义”。并陆续报道了北京新闻界反对该条例的消息。③庞荣棣:《史量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36 页。甚至连反对 “有闻必录” 的著名报人邵飘萍,在专制和蛮横面前,也不由得在文章中用“有闻必录”来做护身符。如段祺瑞上台后,就与日本方面达成了500 万的借款合同,邵飘萍对此报道说:“对于此事政界又有一种传说,五百万借款之定议内中当有一段秘密,即回扣以外,尚有三十万之酬劳金,此款为日本人居间者所得,抑系我国人所得到则不可知云云。但观于丧权如此之大,成事如此之速,不无可疑者,吾人固不愿果有此种污辱国家之事,惟依有闻必录之例,姑为志之,以待他日之证明可耳。”④飘萍:《申报》1916年第9 期,第22 页。在这里,打出“有闻必录”的招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不负责任的报刊和报人而言,“有闻必录”也是随意、欺骗、表现惰性的堂皇借口了。

(三)“有闻必录”是报纸吸引读者、进行营销的重要手段

“有闻必录”最先由《申报》提出,而《大公报》随之倡导,在近代报界,上海的《新闻报》、《时报》等也是竭力拥护“有闻必录”,这些报刊的一个共同点,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报纸,所以“有闻必录”往往成为他们报道社会新闻、黄色新闻的重要托词。如民国著名报人周孝庵说,“某日,有友宴上海新闻界于大东旅社,到三十余人,座有某君,某大公司之总理也,询某报记者曰:以全国烟酒税抵借外债五千万一事,纯属不确,何以独见于贵报,某报记者答曰:吾乃有闻必录也。语巳,各报一笑、彼此释然。”⑤周孝庵:《最新实验新闻学》(第2 版),上海:时事新报馆,1930年,第89 页。这时报纸的“有闻必录”,主要目的就在于以不一般的新闻来吸引大众,而不论其真实性与否了。

(五)交通困难及消息封锁等因素是滋生“有闻必录”新闻观的土壤

政局纷乱,消息封锁,交通困难、通讯不便等也是滋生“有闻必录”新闻观的土壤。1884年3月《申报》馆:“关于越南军务,中外诸人无不同深翘盼。欲期早得确音。然道远途迂,殊若不便。西贡电线又为法人把持。中国不能通电广西,而目下龙川电线,尚未接连。云南一路则更无电线。故本馆(申报馆)前曾著有论说,言法军情未能灼如。中西各报所载之越南战事,亦多未尽真确,本馆惟有照‘有闻必录’之例,无论传言,无论电音,无论转载中西各报,但有关于法越军情者,一概登录,以供众览。其消息之真假,则不能臆断,故亦不复强为区别,任意弃取,请诸君自能辨之。然所登各信,实亦不能无疑,即北宁一役,忽言失宁,忽言克复。忽言克而复失,忽言失而复克,本馆皆取而录报,究亦不敢信以真……。”该段文字,最能证明交通困难、电报不发达、消息封锁等背景下的“有闻必录”了。

四、“有闻必录”反映出的其他问题

“有闻必录”的产生和发展,首先反映了当时报人对报纸新闻价值认知尚不完全,这也是我国新闻界成长的一个必然过程。作为中国最早新闻学专著《新闻学》的作者,徐宝璜在批评“有闻必录”新闻观时说:“报纸‘有闻必录’,此吾国报纸之口头禅,且常引为护身符者也,其实绝无意义。因若信一二人之传说而不详加调查,证其确否,逸视为事实而登载之,将致常登以讹传讹之消息,且有时于不知不觉成为他人播谣之机械.此亦为以伪乱真,又乌乎可?即假定新闻全为事实,亦不能尽行登载。因事实之非新鲜或非阅者所注意者,仍无新闻价值。若‘必录’所闻,则报之新闻,与街谈巷议无别矣。”①

其次,“有闻必录” 虽然能够摆脱资讯封锁,提供更多信息给大众,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假新闻、不客观新闻和论说的泛滥,也给社会大众徒增许多纷扰。

“有闻必录” 也是许多无良报人肆意侵犯公众隐私权的借口。1935年电影明星阮玲玉因婚姻风波遭受诽谤而自杀,她“人言可畏”的遗书引起极大轰动,而其中造成该悲剧的重要因素,是各种报纸抱着“有闻必录”的宗旨不负责任的报道。鲁迅有感于此,写了《论人言可畏》一文,主要目的在于告诫新闻界慎用其威力,因为“它对甲无损,对乙却会有伤;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 “‘有闻必录’或‘并无能力’的话,都不是向上的负责的记者应该采用的口头禅,因为在实际上,并不如此,——它是有选择的,有作用的。”②鲁迅:《论人言可畏》,《鲁迅全集》(第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五、余论

“有闻必录”起于中国自强运动时期,延续几十年,自国民党北伐后开始实行新闻审查,“有闻必录”才逐渐有所收敛。另外,从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开始,中国的新闻教育和研究也慢慢在成长,一批批受过新闻学教育的学子,一篇篇关于新闻学的文章,给中国的新闻界带来了新的空气。但是“有闻必录”论并未就此湮灭,仍然影响很大,直到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1日社论中的《致读者》一文,对“有闻必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社论说:“党报决不能是一个有闻必录的消极记载者,而应该是各种运动的积极提倡者、组织者。”此后,随着新闻思想的逐渐统一,有闻必录论在中国新闻界逐渐销声匿迹,很少有人再提到它。

猜你喜欢

报馆本馆新闻学
印象·邵飘萍故居
朱俊杰:湖南农民 集报第一人
报馆在中国新闻教育缘起与演进中的双重角色(1912—1949)
报上花花世界报下戚戚小人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民营绘本馆:儿童阅读推广的“毛细血管”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绘本馆:童书营销新支点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