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培他滨单药化疗用于晚期胰腺癌52例疗效观察

2012-04-13李长颖于佩瑶

山东医药 2012年23期
关键词:卡培单药中位

李长颖,于佩瑶

(大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辽宁大连116010)

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们应用二线化疗药物卡培他滨治疗5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男30例,女22例;年龄41~67(50.5±10.3)岁。均经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确诊,初次诊断时已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其中胰头癌29例,胰体尾癌19例,全胰腺癌4例;转移1个部位34例,≥2个部位18例,其中肝转移33例,肺转移25例,骨转移10例,远处淋巴结转移13例。体能状况评分均≤2分。一线化疗用药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均失败,化疗2~6个周期。

1.2 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 患者均口服卡培他滨1 000 mg/m2,早晚1次,第1~14天,21 d为1个周期;同时予止吐、保肝、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每周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现骨髓抑制Ⅲ度以上者予G-CSF治疗。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后依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判定疗效。肿瘤全部消失为完全缓解(CR);肿瘤最长径缩小30%以上,或肿瘤面积缩小50%以上为部分缓解(PR);肿瘤最长径增大20%以上,或面积增大25%以上为疾病进展(PD);介于PR和PD之间为疾病稳定(SD)。计算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R),其中RR为(CR+PR)/总例数×100%,DR为(CR+PR+SD)/总例数 ×100%。疾病无进展者继续治疗直至出现PD、不良反应无法耐受或患者拒绝治疗。不良反应根据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I)抗癌药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表现和分级标准CTCAE3.0版评价,分为0~4级,3级以上为重度不良反应。采用电话、门诊复诊、病房复诊三种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自治疗之日起至2012年2月1日或PD日,生存期为确诊之日至死亡或最后随访时间。

2 结果

PR 9 例,SD 12 例,PD 31 例,RR 为17.3%,DR为40.4%。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 32.7%(Ⅲ ~Ⅳ度发生率9.6%),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28.9%(Ⅲ ~Ⅳ度发生率115%),肝功能损害发生率3.8%;手足综合征发生率7.7%,口腔炎发生率5.8%。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患者均获随访至2012年2月1日,无进展生存期为2.7~1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05 d,1年生存率为45.8%。

3 讨论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呈上升趋势,占常见肿瘤的1% ~2%,其特点为病程短,进展快,病死率高,手术切除率低。晚期胰腺癌治疗原则是延长生命、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化疗是晚期患者主要治疗手段,目前吉西他滨单药方案被推荐为晚期胰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最大优点在于临床获益反应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而与顺铂、奥沙利铂等联合化疗可以提高疗效,而二线治疗可以应用多西他赛、卡培他滨、喜树碱类、靶向药物等[2],但目前尚无标准的二线化疗方案[1~3]。

卡培他滨是一种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活性的口服抗肿瘤药物,可在肿瘤组织中通过肿瘤相关性血管因子胸腺磷酸化酶的作用转化为具有细胞毒性的5-氟尿嘧啶(5-Fu),在肿瘤细胞内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是具有靶向作用的化疗药物,在加强化疗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5-Fu对正常人体细胞的损害,现广泛应用于蒽环类抗生素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单药一线治疗转移性直肠癌。研究发现,胰腺癌组织中的胸腺磷酸化酶含量较正常组织高70多倍,胸腺磷酸化酶与二氢嘧啶脱氢酶的比值亦比正常组织高,卡培他滨可经二氢嘧啶脱氢酶降解导致灭活,经胸腺磷酸化酶作用而活化,此为卡培他滨用于晚期胰腺癌治疗的依据。

胰腺癌二线治疗时患者状态一般较差,已到达平台期,故临床获益率有限,在一项开放的Ⅱ期临床试验中,单药卢比替康的有效率仅为7%,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4],单药草酸铂二线治疗GEM失败的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受益率为27.7%,无进展生存期为2个月[5]。而培美曲塞治疗GEM失败胰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疾病控制率为23.1%,PFS为7周,OS为20周[6],一些小型研究提示紫杉醇单药二线治疗胰腺癌的有效率仅为6%,中位生存期为17.5周[7]。靶向治疗方面,一项Ⅱ期临床研究采用卡培他滨+厄洛替尼二线治疗吉西他滨治疗失败后的30例胰腺癌患者结果显示,RR为10%,OS为6.5个月[8],而关于卡培他滨单药二线治疗胰腺癌的报道不多。

本研究结果显示,卡培他滨用于晚期胰腺癌患者的RR为17.3%,DR为40.4%。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与文献报道一致[9]。无进展生存期为2.7~1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05 d,1年生存率为45.8%。提示卡培他滨用于晚期胰腺癌患者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值得借鉴。

[1]孙燕.胰腺癌内科治疗和综合治疗[J].癌症进展杂志,2004,2(15):367-369.

[2]尹文争.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进展[J].癌症进展杂志,2009,7(3):272-273.

[3]Xie DR,Liang HL,Wang Y,et al.Meta-analysis on inoperable pancreatic cancer:A comparison between gemcitabine-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 and gemcitabine alon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43):6973-6981.

[4]Burris HA,Rivkin S,Reynolds R,et al.PhaseⅡ trial of oral rubitecan in previously treated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J].Oncologist,2005,10(22):183.

[5]Androulakis N,Syrigos K,Polyzos A,et al.Oxaliplatin for pretrea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A muhicenter phase II study[J].Cancer Invest,2005,23(26):9.

[6]Boeck S,Weigang-Köhler K,Fuchs M,et al.Second-line chemotherapy with pemetrexed after gemcitabine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a multicenter phase Ⅱ trial[J].Ann Oncol,2007,18(13):745-751.

[7]Oettle H,Arnold D,Esser M,et al.Paclitaxel as weekly second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rcinoma[J].Anticancer Drugs,2000,11(8):635-638.

[8]Kulke MH,Blaszkowsky LS,Ryan DP,et al.Capecitabi-ne plus erlotinib in gemcitabine-refractor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J].JClin Oncol,2007,25(5):4787-4792.

[9]凌云华,吴洪斌,吴薇,等.119例口服卡培他滨片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3):224-226.

猜你喜欢

卡培单药中位
调速器比例阀电气中位自适应技术研究与应用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