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论坛在建构科技期刊学术影响过程中的作用
——基于对“体育在线论坛”(tiyuol.com)的考察
2012-04-13谭广鑫
谭广鑫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体育在线论坛是体育学刊编辑部三大网络平台之一。2006年10月重组编辑部官方论坛后,体育在线论坛应运而生。这一论坛的国际域名为http://www.tiyuol.com。论坛通过内部挖掘,依靠兼职人员和热衷体育学术的网友实现自我研究和管理,“聊体育学术,到体育在线”,成为论坛的宣传口号。体育学刊的品牌价值和对体育学术的执着追求吸引了大批稳定的访问者。截至2012年3月1日,体育在线已有注册会员23199位,发帖73270条,最高日发帖947条,峰值同时在线会员2089位。论坛划分为“专题板块”、“体育学科”、“专家在线”、“站务及其他”4个板块群。在注册会员中,有近50位会员曾经或始终担任论坛版主,算得上是论坛的精英会员。他们不仅肩负着管理各自板块内容的任务,还要经常与网友沟通、联系,编辑部也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版主网络会议,商讨论坛运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编辑部还诚邀近10位体育专家学者开设“专家在线板块”,与广大网友交流,吸引了一大批体育学教授、博士、硕士汇集在一起发帖、回贴,探讨相关学术问题,为期刊聚拢了大把人气,与广大投稿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一、“体育在线论坛”的功能
(一)学术资源共享功能
西方报纸行业向网络版转向的态势说明,文献的电子化和网络化进程是大势所趋,在线论坛为学术资源共享提供了实现载体。[1]体育在线论坛的文献资源分享形式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分享链接地址型。体育书刊与资源板块版主dickqin熟悉国外各大数据库,尤其对国外各大数据库收录体育文献情况了如指掌,在具体的文献资源共享操作上,dickqin不直接上传电子文献,而是给出谷歌图书、亚马逊图书网站、人类动力学出版社等文献网络链接地址,如果哪位坛友需要索取该文献,则以双方学术交流的形式共享文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知识产权纠纷。二是直接上传数据型。这类文献数据常见于一些容量较小的文件,文件直接存储在论坛的硬盘空间,为避免硬盘空间的有效使用,体育在线论坛采取不定期的删除冗长数据、限制数据上传大小、限制个人每日上传数据流量等方法,有效弥补了论坛硬盘空间不足的缺陷。三是借助网盘共享型。随着个人网络硬盘存储容量不断扩张,个人可以在网络上轻松拥有自己的网络硬盘存储空间,不仅可以减少个人经费投入,随时随地下载数据,还能实现数据共享,只需在论坛上发布网盘存储地址,即能借助商业化网盘业务实现体育在线论坛的文献资源共享。
(二)学术信息与观点分享功能
自进入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新闻发布者,体育在线论坛也不例外。具有代表性的是在线论坛开设的“国内外最新体育会议及征文通知”板块,这一板块汇聚了即将召开的各级各类体育学术会议信息,并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参会投稿选择。在线论坛学术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使坛友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学术资讯,在实践中少走弯路,节约宝贵时间。体育在线论坛最大的优势在于打破现实中的头衔等级差异,使学术辩论双方或多方间平等地分享学术观点。在思辨较为成熟的学术观点之外,还有诸多的学术创新想法,这些想法一般没有经过严格思考论证,体现出新颖、奇异的特色。不论是学术观点,还是不成熟的学术想法,相信体育在线论坛这个不断“提出问题”的平台会成为启发学术思路的好助手。
(三)社会安全阀功能
在线论坛的匿名制为体育学界的“愤世嫉俗者”或“崇洋媚外者”提供了自我发泄的平台。论坛中的“愤世嫉俗者”一般是新注册会员或者不经常发帖参加讨论者,大凡想一鸣惊人,动辄这个看不起那个也不屑,向其寻问解决其提出质疑的办法或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时,又语焉不详。论坛中的“崇洋媚外者”则见机贬损中国体育一番,言必谈西方世界,但要让其详细介绍西方体育真实情况,又逃之夭夭。二者参与论坛互动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心理发泄疏导的行为,一般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挫折,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尽如人意,心理压抑的情绪亟待释放疏导,实行匿名制的网络世界成为释放社会心理积弊的安全阀。如同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安全阀作用机制一样,在线论坛在话语自由和有限控制之间保持了较大张力,在虚拟环境中适度发泄,在线论坛就应当赋予每个人这一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同时也为在线论坛实现社会安全阀功能提供实践途径。
二、“体育在线论坛”学者建构学术影响模式
(一)刘承宜教授体育在线学术传播主题分析
刘承宜教授共发表主题125个,涉及论坛7大板块,其中有71个主题发表在专家在线的“刘承宜专区”,主题内容涉及领域颇多,表明刘承宜教授生活与学术兴趣广泛,来源于平时生活与工作中的思考,主要由几个主题构成。一是为分享专业研究领域进展。如“肌酸研究”、“肥胖基因”、“H2S”、“Supercompensation(超代偿效应/超量恢复)”等主题,这些主题一般是将几篇极富创新性的专业文献组合为一个专题,是刘承宜教授平时通读专业文献积累,再三甄别选出的有选题意义的专业文献。二是推荐极富创意的研究成果。如“男性荷尔蒙影响股市”、“吃素可以拯救地球?”、“运动员的营养神话”等,这些主题传承“搞笑诺贝尔奖”的精神主张,旨在发挥科学想象,启发研究思路,为打破以往研究中不敢大胆假设的藩篱,突破既有思维框架,提出更新更具破坏性的学术命题。三是毅然承担学术责任,致力发展公共精神领域。以身垂范,为引导晚辈学者走向正确的研究轨道尽自己的一份努力,如“研究生之道”、“专业精神”等,这些主题内容引用科学界学术不端事例,以及平时研究积累发现,以自己践行的话语表达了对体育深深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期待。四是推广自己的学术假设。具有代表性的是刘承宜教授首次提出的内稳态训练理论,与此理论假设相关的组帖达7篇,涵盖内稳态在营养、经济、运动训练、角色扮演等领域的应用,如“Life after death:内稳态转换”、“内稳态演化:运动极限虚无论”、“内稳态训练理论:君臣佐使训练法”等帖子,这些帖子提出的研究假设源自刘承宜科研团队对内稳态理论的初步研究,[2]帖子内容的新颖性吸引了坛友的目光,在宣传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同时还会转帖、闲文趣事及日常生活中的话题,如“心如止水的兔子”、“院士进入运动科学”、“悼念唐敖庆院士”、“动物运动会”等。
(二)易剑东教授体育在线学术传播主题分析
易剑东教授是论坛邀请的学者,共发表主题30个,涉及论坛3大板块,其中有24个主题发表在专家在线的“易剑东专区”,发帖数为177篇,占全部帖子的0.25%。易剑东教授现任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工作繁忙,论坛用户名注册时间不长(2009年12月注册),在论坛辩论方面投入精力较少。“易剑东专区”有效地与易剑东腾讯QQ空间联动,成为易剑东博客的一个宣传扩展信息的平台,如近来博客时评“我了解和接触的谢亚龙”、“采访如何能假造?——兼谈我对体育明星读大学的看法”、“运动会何其多”等,[3]在论坛中都能找到复制模板,与之不同的是,易剑东适时与坛友的观点互动与答疑,提升了坛友的辩论热情。此外也不乏为所在校宣传的行为,如“欢迎报考江西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贴,知名学者临时客串招生办人员,纷纷解答感兴趣网友的问题。易剑东的博客时评始于2007年8月,在3年多的时间里,有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与此形成了以博客时评为核心,其它在线论坛链接与传播渠道为辅助扩展的网络学术影响传播模式。名人开博并非新鲜事,体育学者紧随社会潮流无可厚非,但能够充分运用网络社会的力量建构自己的学术影响的体育学者却寥寥无几,这与易剑东的工作环境和学术视野有很大关系。易剑东曾任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主任,在体育信息传播方面有较多建树,深谙网络传播规律,这为扩展其网络社会影响力提供了理论与智慧基础。
(三)“上善若水”体育在线学术传播主题分析
“体育在线论坛”还出现过一位叫“上善若水”的忠实网友,因其对体育哲学兴趣浓厚,曾经担任论坛“体育哲学”板块版主2年多的时间,她参与论坛讨论的时间不长,但发帖量达到4148条,占总发帖量的5.7%。从她在论坛的留言中我们发现其远大的学术理想,引起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她发帖内容一方面是阐述自己的学术理想,并且言辞激进,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精神在一段时间内支持“体育在线论坛”的发展,试想如果在线论坛没有创新的观点和激烈的辩论,就与一般性的体育在线休闲论坛无异,不可能竞争过新浪、腾讯、搜狐等各大网络的“体育在线论坛”,论坛也将成为一潭死水。另一方面,“上善若水”大量转载哲学、宗教学等领域的经典帖子,从其发帖思路来看很具理想主义的色彩。由于她的在校本科生身份,网友们都亲切的叫她“小善”,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她最终未能继续所向往的学术研究,毕业工作后逐渐淡出了“体育在线论坛”的讨论,不过其执着的学术精神一直被体育在线的网友们津津乐道。
三、三种在线学术传播模式比较
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刘承宜教授和易剑东教授并未侧重于传播自己的学术成果与观点,而是有效地将在线论坛思想交流平台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成为日常生活世界的一个意义延伸领域。两位都是国内高校体育知名教授,不存在学术成果的宣传推广问题,这样就使其将精力放在了承担学术责任、推荐最新研究进展、发展公共精神等领域上,知识精英的公共话语建构行为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与共鸣,无形中建构了二者广泛的社会影响,而社会影响是学术影响力的“催化剂”,进而间接扩大了他们的学术影响力。相对知名教授而言,“上善若水”初出茅庐,尽管只是本科在读学生,学术传播的背景与身份优势不明显,圈内学术影响力较小,亟待通过在线平台推广自己的学术观点,建立学术沟通的桥梁,让坛友们理解自己的学术主张与立场,提升青年学者的学术影响力。
在学术责任的表现上,刘承宜教授引用鲜活的科学界实例,及日常生活与工作研究中积累的经验,引导晚辈学者恪守学术诚信规范,平实、温和、建议式的话语表达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以此达到与晚辈沟通交流的效果。易剑东教授则以人文学者一以贯之的社会批判精神,置身于体育社会批判语境之中,对一些政策导向与社会现象进行深层解读,率先垂范的作用引起晚辈学者的学习模仿。相比较而言,“上善若水”并不主张学术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学术只是一种游戏,不要讲究那么多责任、国家、道义,玩好了就不错。[4]这与80后群体的生活状态与思维方式有较大关系,话语表现出悲观论与末世论的特点,实际行为则表现为批判性继承的态度,不懂人情世故,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信念,能够坚持一些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这正是体育学术界呈现出的“和而不同”生态。
概括起来,刘承宜教授学术传播主题是对学科理论前沿与认识论的展示,易剑东教授是扮演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而上善若水可以说是一位吸引眼球的布道者。以上提到的几位网友只是万余注册会员的缩影,体育在线论坛就像一片沙滩,是由很多细小的沙粒组成的,在每一位发帖会员身上可以看到其为论坛做出的贡献,是他们才构成了“体育在线论坛”浩瀚无垠的沙滩。[5]
[1] 叶春华,连金禾.新闻采写编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50.
[2] 刘承宜,袁建琴,付德荣.以赛带练的内稳态研究[J].体育学刊,2008(5):81-84.
[3] 易剑东.易剑东的空间——腾讯博客[EB/OL].[2010 -04 -27].http://yijiandong.qzone.qq.com.
[4] 易剑东.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研究生?——写在又一次考研报名之前[EB/OL].[2010 -09 -26].http://tiyuol.com/bbs/viewthread.php?tid=12538&page=1.
[5] 郑植友,谭广鑫,王蔚良.体育学刊网络发展的实践探索[J].体育学刊,2008(2):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