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40例
2012-04-13熊晓燕
熊晓燕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40例
熊晓燕
(咸宁市中医医院,咸宁 437100)
针刺疗法;水针;耳鸣,神经性;电针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自觉耳内鸣响,如闻潮声,或如蝉鸣,或如机器轰响,其声或细或暴,可为多种疾病所诱发的症候之一。本病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4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2 d,最长5年;右耳发病26例,左耳发病13例,双耳发病1例;伴听力下降者8例。所有患者均经本院五官科确诊,听力学检查符合感音神经性耳鸣,伴或不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排除药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多发性硬化、贫血、脑外伤等引起的耳鸣。
1.2 诊断标准
主观感觉到耳内鸣响,表现为单耳或双耳鸣,间断性或连续性,单声或复合声。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治疗
头皮针取患侧晕听区;体针取患侧翳风、风池、完骨、听宫、听会、百会、合谷、外关、足三里、足临泣穴。患者取平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一次性毫针,快速刺入穴位 1寸许,使之产生酸、胀感。其中风池和完骨,听宫和听会,接G6805-2型电针仪,取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头针以15°角平刺1.2寸,行抽气手法1 min,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 d,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穴位注射
取听宫、翳风穴。患者取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1 mL注射器抽取弥可保注射液1 mL,每穴分别注入0.5 mL。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 d,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痊愈 耳鸣消失。
显效 耳鸣程度降低2个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别。
有效 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
无效 耳鸣程度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40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3例,占32.5%;显效15例,占37.5%;有效10例,占25.0%;无效2例,占5.0%;总有效率为95.0%。
4 讨论
耳鸣是一种听觉紊乱现象,由听觉传导通路的任一环节异常放电引起。现代医学中该病尚无根治方法和特效药物,一般对于神经性耳鸣的治疗,西医常采用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生物复活酶、多种维生素治疗,但疗效不佳。耳鸣病因有肝火上逆、痰火上壅、风热上攻、肾精亏虚、脾虚气陷。但单一病因致病的较少,所以治疗上应综合治疗,以祛邪通络,调畅气机,补益精气为主。听宫、听会、翳风、风池、完骨穴分布在耳周,针刺可收到行气活血,开窍通络之功。针刺百会、合谷、足三里穴能起到补虚益气,聪耳通窍之效。针刺外关、足临泣穴能清宣少阳经气,解郁通窍。有关方面动物实验观察,认为针刺可以使内耳血管透性增强,改善听觉神经末梢营养,使未完全损害部分恢复听觉生理功能。弥可保注射液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易于进入神经元细胞器,参与脑细胞和脊髓神经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能促进轴突运输功能和轴突再生,促进卵磷脂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两者配合,相得益彰,从而使耳部神经恢复正常,耳络通,耳鸣愈。
2012-01-12
R246.81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2.09.680
1005-0957(2012)09-0680-01
熊晓燕(1968 - ),女,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