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改革脉络辨微

2012-04-13徐俊峰

河南社会科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市场经济观点

徐俊峰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 201701)

国际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改革脉络辨微

徐俊峰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 201701)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逻辑主线,“帕累托最优化”理论衍生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大讨论构成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渊源。20世纪中期以南斯拉夫、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分权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开创了实践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改革。苏东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孕育了改革模式的分野,诞生了“市场主导”的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国际社会主义改革的逻辑演进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改革路径,完善国家干预经济的改革理论,坚持“结构型”改革的路径抉择,构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多维融合”的制度模式,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脉络;结构型改革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渊源——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大讨论

有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问题的探索,我们可以追溯到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讨论。这些讨论的背景尽管与今天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改革可能具有不一致之处,但与社会主义改革又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其实质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早期探索。因此,笔者主张把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争论归属为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渊源。

(一)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大讨论的缘起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讨论,是由帕累托提出的“配置资源最优化”理论而发起的,这种理论观点最终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争论。对这些理论争论我们可以视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萌芽,争论的理论成果构成了社会主义早期改革探索的理论渊源。

奥地利学派的弗里德里希·冯·威泽曾经明确把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与“价值尺度”联系起来,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价值”等观点[1]。在这种理论启发下,帕累托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也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概念。他的学生巴罗内则进一步发挥了“资源最优化”理论概念,并初步提出了实现最优化理论的具体操作方法,丰富完善了“资源最优化”理论等。

尽管这些理论探索仅仅属于尝试性研究,甚至在某些方面尚存在种种不足之处,但这种把社会主义与市场资源配置联系起来的探索思路为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讨论开启了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因此,熊彼德曾经把帕累托称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始人。

(二)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大讨论的演进

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讨论始于帕累托的“资源最优化”理论,论战的核心是围绕“社会主义能否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双方的观点截然相反,最终以兰格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结束了这场争论。

1.争论的开始:社会主义是否存在“资源配置”

荷兰经济学家皮尔逊首先提出“社会主义不存在资源配置”的观点。1902年,他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问题》一文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不存在市场、交换”,因此“也不能衡量价值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等观点,点燃了论战的火花。

瓦尔拉斯、维塞尔、帕累托、巴罗内等经济学家明确反对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存在并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如1902—1907年,帕累托在《社会主义制度》一书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创造并实现‘最优福利状态’的条件,达到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2]巴罗内则初步提出了“实现最优化”的方法,设想通过“试错法”求解均衡方程式,使价格与最低生产成本相等,实现最优化资源配置等观点。

2.争论的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与“资源配置”

新奥地利学派的首领路德维格·冯·米塞斯继承并发挥了皮尔逊的观点,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没有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等观点。泰勒对这种观点公开提出了反对意见。1929年,他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生产指导》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央计划局根据商品或生产要素的数量的多少,不断调整价格,最后实现供给与需求的一致性,国家计划局根据这种价格进行资源配置,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肯定了社会主义能够配置资源,继承发展了巴罗内的“试错法”理论,否定了米塞斯的观点。

3.争论的深化:社会主义的“经济信息”与“资源配置”

针对泰勒提出的“社会主义通过试错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观点,新奥地利学派的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英国伦敦学派的领袖人物经济学家昂内尔·罗宾斯等公开提出了反驳。但由于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尚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验证了帕累托—巴罗内等曾经提出过“社会主义不需要市场也可以通过估算价格实现资源配置”等观点,米塞斯的“社会主义不能实现资源配置”观点在现实面前普遍遭遇质疑。因此,哈耶克、罗宾斯等一方面被迫承认“社会主义可以配置资源”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转而从“信息”视角反驳泰勒的观点。他们提出了“社会主义配置资源在理论行得通,但在实践上行不通”的观点。因为巴罗内与泰勒等的“试错法”,都需要以通过分析资料和计算为前提,而这些计算分析工作在实践中都会出现问题,不能达到实际效果。哈耶克提出,信息不可能被人们全部掌握,信息是变动的,不会被任何人及时把握,因此,社会主义中央局也不可能全部把握信息,从而也不能合理进行信息分析,不能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4.争论的终结:“兰格模式”的诞生

针对以前种种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争论,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在正确分析各个派别提出的种种观点之后,提出了著名的“竞争的社会主义模式”,后人一般称之为“市场社会主义”,这种模式全面对反对派的观点进行了批判,终结了长久以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争论。

兰格不同于以前拥护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论战者的重要方面是,他能够认真对待论战双方的各种观点,在系统总结双方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模式。一方面,他能够正视对反对派的观点,反对派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挑战要求必须重视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问题,探索经济核算问题。另一方面,兰格也重视拥护社会主义派别的观点,特别是关注巴罗内、泰勒的“试错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1936年兰格出版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书,针对反对派的“社会主义没有市场”,他设想了一个“模拟市场”,由社会主义的中央计划局代替市场;针对“价格问题”,他提出用“试错法”确定价格实现供求平衡;针对“信息计算与信息不全问题”,兰格认为“不需要数学,并且不需要对需求和供给函数的任何知识。只要注意需求数量和供求数量就能求出正确的物价”[3]。他通过批驳反对派提出的社会主义没有市场、价格、信息不全等而不能“合理进行资源配置”问题,终结了长期以来的社会主义大讨论,开创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新模式,第一次把社会主义改革与市场经济问题联系在一起,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视角。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探索——传统市场社会主义

(一)改革理论的探索与停滞

“兰格模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改革视角,但在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其主要原因是,以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时期并未出现发展中的问题,很多矛盾还未充分表现出来,社会主义的经济并没有出现太大问题。因此,有关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探索特别是“兰格模式”的提出并未受到重视。

(二)“分权市场社会主义”改革实践

20世纪5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市场与计划结合”的改革实践,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国家率先把市场经济引入计划社会主义,被西方国家称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实验,它们试图把西方的市场经济机制引入传统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内部,解决传统社会主义所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而激发传统社会主义的活力。尽管南斯拉夫不承认搞市场社会主义,匈牙利则直接命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等,但这些探索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改革。因此,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改革就是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启动的标志。

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市场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市场社会主义改革在教条式理论和实践中剥离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困境埋下了伏笔。虽然这种早期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因遭遇苏联的干涉而最终停滞,但它毕竟促使了社会主义改革高潮的出现,奠定了第一次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基础,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改革的高潮随之出现,包括中国、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开始了引入市场经济的改革探索。

这个阶段探索形成了诸如南斯拉夫“自治的社会主义”模式、匈牙利的“调节式市场社会主义”等实践模式,以及布鲁斯的“含有受控制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奥塔·锡克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计划”模式、科尔奈的“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亚历克·诺夫的“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等理论模式。这一时期是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把这些模式统称为“分权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意思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二元并存”的社会主义改革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这时取得了重大突破,传统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正式形成,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也在吸收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重大发展,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也开始形成。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分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市场主导”的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家结合传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实际提出了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他们选择了市场社会主义的价值维度而构建新的社会制度,主要包括美国罗默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杨克的“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巴德汉的“银行监督市场社会主义”、戴维·施威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等模式。这些新社会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市场主导”的社会主义,主张利用市场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它们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结合资本主义的管理模式的构想。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声称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方向,反对资本主义制度。戴维·施威卡特指出,社会主义不但坚决反对资本主义,而且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美好的理想和价值,对于生产者控制经济而不是经济控制生产者而言,它是可信的。市场社会主义不是乌托邦社会主义[4]。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试图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的转换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想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核心是通过改革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改善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因此,此时的市场社会主义是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理论重构,它把市场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手段,把公平、效率和民主作为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了借鉴的方向,构成了后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理论模式。但同时,其理论设想的局限性使这些设想具备了“乌托邦”的特征或资本主义改良的嫌疑,最终这些理论模式大多脱离实践性而告终。

(二)市场取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模式

1.改革萌芽——初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这个阶段可以追溯到1978以前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的探索,主要包括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改革探索,涵盖了如何实现社会主义计划体制、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等观点。如毛泽东关于利用外资、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应用等观点,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等经济理论等。

2.改革的全面展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二元并存”模式确立。主要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召开,这是中国改革由初步探索到全面展开的时期,主要包括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同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政治与市场机制的兼容问题。

3.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三位一体”模式确立。主要是指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一段时期。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理论进行了探讨。主要特征是在“二元”改革模式问题的推动下,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发展,初步探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理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三位一体”模式形成。

4.改革理论升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四位一体”模式确立。主要是指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新的理论探讨,包括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模式的探讨。主要特征是改革进入结构性的攻坚阶段,“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单一兼容的模式引发了种种社会问题,势必要求“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构性兼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不仅仅要体现在“经济兼容”方面,同时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构建“四位一体”的结构性兼容模式。

四、结论与启示

(一)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东欧传统市场社会主义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片面把市场经济引入传统社会主义,忽视社会主义到底该如何与市场经济融合,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则完全忽视了社会主义的方向而片面强调市场经济的变革,试图通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变革实现社会主义目标,显然这种想法是“乌托邦”。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则从正面证实了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因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要改革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中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运行机制,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存在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既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又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方向的市场经济模式,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合理融合。因此,社会主义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基础。

(二)完善国家干预经济的改革实践

1.必须采用政府干预市场的经济理论。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干预不仅是克服市场经济失灵和市场机制局限性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诉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性质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如何与市场经济兼容,社会主义如何确保市场经济的性质,这些问题更加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控作用,建立真正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把握国家干预经济的“度”是市场经济科学运行的保证。我们不能盲目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过分推崇国家干预的经济观,避免重走计划经济模式的老路,要合理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机制,把握好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度”。通过国家的干预,既不能让市场经济完全自由放任,又不能让市场经济失去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选择“结构性”改革的“多维融合”路径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与市场经济的“多维”融合,真正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经济方面,实现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的融合,既不放弃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废除市场经济。政治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与市场机制的接轨,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方面,深化文化改革机制,实现文化与市场深层次的融合,构建适应未来的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互动机制。社会改革方面,深化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区分意识形态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的新型社会制度模式。

[1][奥]弗里德里希·冯·威泽.自然价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罗尔.经济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奥斯卡·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4][美]伯特尔·奥尔曼.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之间的争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D1

A

1007-905X(2012)07-0059-03

2012-05-2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2YS178)

徐俊峰(1971— ),男,河南杞县人,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责任编辑 姚佐军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市场经济观点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观点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业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