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整体气血论略述
2012-04-13刘敬虾马文辉
刘敬虾,姚 博,马文辉
(1.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2.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三部六病”学说是已故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1907-2004)岐黄生涯80年所创立的极具中华医学特色的医学流派。该学说充分吸收自然辩证法和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在继承《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将人体划分为三个解剖结构功能系统,在三部定位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阴阳属性而划分的六类证候,“三部六病”因而得名。
三部六病学说包括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整体气血论和局部证治观三部分,其中整体气血论用于整体病的诊断及治疗。长期的气血偏逆导致了整体病的发生,表现在脉象上形成了特有的溢脉、聚脉、紊脉和覆脉。由于这四脉的形成具有稳定性和特异性,故而临床上可以舍症从脉。针对整体病慢性发生的特点,其治疗方法为协调疗法。刘绍武先生不仅发现了四脉,还创制了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治疗体系。本文将重点介绍整体气血论下的整体病及四脉辨证体系。
1 整体病的诊疗规范
1.1 四脉的形成机理
气血在人体内的正常循行,是保证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循行正常,则人体生理功能正常,否则,百病由生。气血长期反复的、较规律的慢性偏逆导致了一系列慢性的整体性疾病,气血偏逆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机体长期、反复受到过度的怒、喜、悲、惧的精神刺激,导致大脑皮层的思维机能和支配功能障碍,出现运动功能和内脏活动的不协调;二是不良的饮食、环境等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形成气血的慢性偏逆与障碍,从而发生整体的气血不协调。由于颅腔、胸腔、腹腔是人体重要脏器所在地和气血调配的“集散地”,因而气血的运行障碍往往集中表现在这些地段,表现为血涌于上、血郁于胸、气滞于中、寒凝于下四种形式。变见于寸口,则分别形成溢、紊、聚、覆四脉[1]。
1.2 整体病的诊断与辨证
由于整体病是长期慢性发展而来的,四脉的形成具有稳定的特性,故而临床上整体病的诊断遵循以脉定证的原则,辨证时可以舍症从脉。
1.2.1 溢脉 溢脉也称上鱼际脉。脉过寸口直到腕横纹,达上鱼际,轻可切之跳动,重可望见搏动,此为阳气亢盛之脉。多由肝阳上亢而致,病性多为交感神经功能亢奋,呈阳性病理反应。
溢脉证:患者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昏脑胀、目花耳鸣等,属中医肝阳上亢范畴。提示患者性格刚强、脾气急躁,长期以往,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处于交感神经的兴奋状态,血管收缩,久而久之,在寸口脉上,出现了脉管向上移位,突破腕横纹以上,甚至达到掌侧拇指大鱼际的脉象。
1.2.2 紊脉 紊脉也称涩脉。脉律不齐,艰涩难行,大小不等、快慢不等、有力无力不等,简称三不等脉。紊脉多为血行不畅,心脏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
紊脉证:患者心烦、心慌、胸闷、气短、头晕、眼黑、腰膝酸软、疲乏无力、下肢浮肿、手足夏热冬冷等。紊脉的出现标志着心脏功能的减低和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此脉多为患者在主观上长期采取自我克制、忍让的态度,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扰乱心脏的传导系统,使心肌收缩力和传导速度均受到干扰,失去正常的功能,使寸口脉的脉象出现节律不齐、快慢不等、有力无力不等。
1.2.3 聚脉 聚脉也称聚关脉。寸口脉关部独大,寸尺弱而不显,有甚者,关脉聚而如豆,如杏核、如蚯蚓盘行,高出皮肤,视而跳动。提示气郁的病理变化。
聚脉证:患者多疑善叹息,胸胁苦满,心下痞硬等。聚关脉的出现,属肝气郁结的范畴。凡有聚脉者,性格内向,性情压抑,沉默寡言,至少在三年以上为一件事反复考虑,不能说之于口,不愿告之于人,长此以往则引起交感神经功能抑制、迷走神经功能占优势,呈现一种抑制性证候。反映在脉象上,由于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血管的纵向收缩,横向扩张,在关部聚而增大,甚者关部如豆状。
1.2.4 覆脉 覆脉也称长弦脉。脉管弦而长,可超出尺部向后延续数寸。凡奔豚疝气,寒实内结、痰浊积滞于下腹部多见此脉。
覆脉证:腹满肠鸣、腹泄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肤萎黄、性功能障碍、白带清稀等。此类患者多为个性固执、迷走神经兴奋,或者平素嗜食生冷、油腻,致使大量寒湿性黏液积于肠内,尤以结肠袋的皱褶处为甚。由于升结肠的蠕动是由下而上,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黏液得不到顺利排空而积聚升结肠内,形成“痰饮证”,时常腹中雷鸣,辘辘有声。黏液贮留被吸收入血,顺血循环而逐渐沉积于血管壁上,年复一年,使血管壁变厚、变硬,而呈现长而弦的弦细脉,覆于尺后。黏液贮留于肠道则可影响结肠、直肠,形成慢性肠炎;凝滞于下焦可引起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2 整体病的治疗原则——协调疗法
人体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如形成对抗性的矛盾,须采用对抗性的方法,即纠偏疗法;对于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矛盾双方共存、而寒热虚实分辨不清的复合证,则发挥人体自然机能进行双向调控,叫做协调疗法[2]。代表方剂以小柴胡汤协调整体为基础加减方。
协调基础方组成:柴胡15 g,黄芩15 g,党参30 g,苏子 30 g,川椒 10 g,炙甘草 10 g,大枣 10 枚。小柴胡汤中半夏辛温有毒,不利久服,遂以苏子代替;在非呕非恶疾病中,以川椒代生姜,川椒除湿散寒,解郁温中,热而不伤津液,并有解痉缓急止痛之用。这样既不失原方剂的组方精神和临床疗效,又使得方剂更加平和。方中柴胡主升,苏子主降,黄芩主清,川椒主温,柴胡主疏泄,党参、甘草、大枣主补益。七药相互制约,协调共济,共同组成和解大法。
3 整体病的治疗
四脉既是整体辨证的诊断依据,也是评估整体病疗效的标准。治疗整体病需依据四脉,结合定证、定方、定疗程的原则进行论治。
3.1 调神平亢汤
协调基础方加石膏30 g,牡蛎30 g,桂枝10 g,大黄10 g,车前子30 g。主治溢脉证,由《伤寒论》第107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以石膏代龙骨,车前子代茯苓化裁而来,用于由交感神经亢奋所导致的各类病证,可治疗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痫、共济失调、脊髓空洞症、美尼尔氏综合征、高血压、严重失眠见溢脉者。
3.2 调心宽胸汤
协调基础方加百合30 g,乌药10 g,丹参30 g,郁金15 g,瓜萎30 g,五味子15 g,牡蛎30 g。主治紊脉证,由瓜蒌薤白汤合时方百合乌药汤化裁而来,具有强心健脑、宽胸宣肺、疏肝建中、安神止悸之功效,可治疗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包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肝脾肿大、月经不调、不孕症见涩脉者。
3.3 调胃舒郁汤
协调基础方加陈皮30 g,白芍30 g,大黄10 g。主治聚脉证,由《伤寒论》第103条大柴胡汤以陈皮代枳实,加党参、甘草化裁而来,具有平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解除平滑肌痉挛,帮助消化,加强胃肠蠕动,推陈出新之功效,适用于由迷走神经亢奋所导致的各类病证,可治疗梅核气、食道炎、食道憩室、贲门痉挛、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扭转、消化道肿瘤、胆石症见聚脉者。
3.4 调肠解凝汤
协调基方加陈皮30 g,白芍30 g,川楝子15 g,小茴香10 g,大黄10 g。主治覆脉证,由调胃舒郁汤加川楝子、小茴香化裁而成,温中散寒、荡涤肠胃,使积聚之黏液可除,可治疗十二指肠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阑尾炎、前列腺炎、附件炎见覆脉者。
4 结 语
三部六病的“四脉定证”结合定证、定方、定疗程的治疗原则是治疗慢性整体病的有效方法,是中医规律化、规范化、规格化的有益尝试,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1]马文辉.山西省著名中医临床经验荟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8-229.
[2]徐建东.三部六病医学流派略述[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6):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