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务犯罪的内隐需求与潜意识犯罪动机

2012-04-13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人格结构犯罪行为潜意识

殷 明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 南京210012)

职务犯罪的内隐需求与潜意识犯罪动机

殷 明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 南京210012)

部分职务犯罪群体早期由于家庭贫困,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影响,个体正常的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在其内心深处形成了强烈的需求缺失感,造成职务犯罪群体的内隐需求。潜意识犯罪动机是影响职务犯罪主体意识与行为倾向的内在动机,并且这种动机一般不能为职务主体所意识到,而是一种呈弥散性渗透于职务主体人格结构之中的一种潜在能量。这种潜意识动机分为由内隐需求引发的原生型潜意识犯罪动机和由犯罪行为本身引发的继发型潜意识犯罪动机两类。

职务犯罪;内隐;动机

我国当前的职务犯罪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也不是单独的一种罪名,而是研究者特别是法学研究者对因职务而为的一类犯罪的总称,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和犯罪行为的职务相关联性。我国当前职务犯罪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则是职务主体的贪污受贿。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失衡和缺陷导致腐败现象泛滥成灾,因此反腐倡廉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且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既是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难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目前,关于职务犯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监管层面的探讨以及对个体贪污受贿心理的分析。

任何犯罪在其背后都有激发犯罪的动机,而支持犯罪动机的则是个体的某种需求。职务犯罪中的贪污受贿群体如果从表象来看就是对物质利益无止境地渴求,但是参照这些犯罪主体所担任的职务、拥有的社会地位、身份以及所拥有的财富而言很难让常人理解其犯罪动机就是追求物质与金钱,或者说单纯的物质与金钱就是支撑其犯罪的动机。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从犯罪主体的潜意识层面就其犯罪动机及支撑犯罪动机的个体需求问题展开简单分析。

一、职务犯罪的内隐需求

需求同人的活动联系着,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人的活动被某种需求所驱使。需求一旦被意识到并驱使人去行动时,就以活动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需求激发人去行动,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求得自身的满足。需求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在某些类型的犯罪中个体的需求首先是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最直接因素,即影响犯罪动机的产生。

通过对在押职务犯罪人员的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罪犯早期家庭环境贫困,都有一个较为艰辛的童年。早期常常因为家庭贫困受同学的戏弄,被亲戚、乡邻看不起,甚至在求学过程中遭受老师的歧视。经过自己的多年奋斗拼搏在入狱前虽然已经拥有较高的职务和社会地位,但早期的家庭环境往往对他们影响深远。时隔多年他们甚至可以非常清晰地向你描绘若干年前如何受人歧视的具体细节,由此可见早期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很深。心理学理论表明,童年期创伤性经验会导致其人格结构的异常,个体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通过另一类需求的满足来弥补。例如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口唇期的婴幼儿如果其感官需求——吮吸、哺乳得不到满足,并且长期被剥夺,那么在童年期就会表现急躁、易怒、缺乏耐心细致等不良情绪反应,而且成年后会出现抽烟、酗酒等后期的弥补行为。

职务犯罪人员早年家庭环境艰苦,一方面激起奋斗的意志,另一方面也给其心理造成了一定的损伤。物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等长期得不到满足,因此在其内心深处形成了强烈的需求缺失感。而由于当时所处的现实环境使其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为了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个体不得不将这些需求压抑到心灵深处,久而久之可能从意识层面逐渐将其遗忘。但是这种需求本身并没有消失而是深入到潜意识层面,成为一种个体自身无法回忆或识别的内隐需求。随着被个体压抑入潜意识的需求越多,其积聚的负性情绪能量也越强烈。一旦遇到适合的环境,个体的这种需求重新被唤醒,往往带着多年积聚的负性能量,开始变本加厉地获取。一方面,通过获取物质利益来弥补自己的缺失感,把以前的损失都弥补回来;另一方面,在获取的过程中职务犯罪个体能够体验到归属、尊重的感觉,实现自我价值,弥补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早期家庭环境中个体需求所造成了个体的内隐需求,成为职务犯罪的内因。

二、职务犯罪潜意识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动机与需求具有紧密的联系,几乎所有动机都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从根本上说,职务犯罪的心理需求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即犯罪的动机是满足个体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物质层面的需求;二是精神层面的需求。

职务犯罪潜意识动机是指影响职务犯罪主体意识与行为倾向的个体内在动机,并且这种动机一般不能为职务主体所意识到,而是一种呈弥散性渗透于职务主体人格结构之中的一种潜在能量。在特定的情境之下,一旦这种能量被唤醒与激发,则能够引起职务主体的潜意识犯罪动机。根据潜意识犯罪动机发生的来源可以分成两类:原生型和继发型两种。

(一)原生型潜意识犯罪动机

原生型潜意识犯罪动机隐藏于职务犯罪主体的人格结构之中,和上文所述的“内隐需求”紧密相关。此类犯罪动机的生成主要是职务犯罪主体在人格结构成型前某一阶段,由于当时的现实环境和客观状况决定了其某种正常需求不可能得到满足。出现这种状况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继续按照主体的需求想方设法去满足,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最终让这种努力成为幻影,于是个体的心理能量失衡,最终有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异常;二是个体尊重现实,在客观条件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的状况下,压抑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现实,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这种也就是人们平时常说的“当你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必须去学会适应现实”。绝大部分正常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个体,对于自己一时无法满足的需求都采取此种方式,而保证自己心理的常态。但是这种自我需求的压抑,并不是真正消除了需求本身,而是将其暂时、强制性地将这些需求排除于意识之外。事实上这些需求并非消失,仍然存在于潜意识中,并且在一定时间内退转回个体人格结构中,形成一种没有获取满足的“内隐需求”。一旦在外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在特定刺激诱因下,这种“内隐需求”可能被重新激发,原生型职务犯罪动机则多源于此。

职务主体一旦在其任职的相关机构部门获取了没有外部约束的绝对权力,就形成了诱发原生型职务犯罪动机的适合环境,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物质刺激、某些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群体成员的错误引导都可能成为诱发职务犯罪的刺激条件。例如,2008年被上海检查机关称为当年涉案数额最大的“炒房处长”陶建国,涉案金额包括29套房产在内的1485万元财物。陶建国1967年出生于浦东偏远的农村,即便在这个当时已经属于非常贫困的村子中,陶建国的家还属于村子中的困难户,家中的生计都是靠其父做装潢的微薄收入来维系。根据对陶建国亲友的调查反馈:陶对金钱有着强烈的渴望,平时为人内敛低调,但对金钱的渴望非常之强烈。从潜意识犯罪动机的角度来分析,激发其动机的需求便来自于早年需求的压抑,或称为“内隐需求”。

(二)继发型潜意识犯罪动机

继发性潜意识犯罪动机之所以称为继发性,主要是因为此类犯罪动机不是诱发职务主体跨越罪与非罪职务犯罪行为的初始动机,而是在已有职务犯罪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驱动其后继的犯罪行为。这种继发型潜意识犯罪动机主要源自于职务犯罪行为本身,或称之为犯罪定势。这里主要指由于职务犯罪主体长期的犯罪行为而形成一种特殊形态的熟练习性,由于反复地强化而成为一种心理活动的趋向。这种继发型潜意识犯罪动机所诱发的犯罪行为,其犯罪目的已脱离了原有的物质利益的追求。犯罪行为本身已经成为犯罪的目的,即职务犯罪主体通过犯罪行为本身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在继发型潜意识犯罪动机的驱使下,职务犯罪主体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对于他自己而言其职务犯罪行为的意义在于获取行为的本身,而不在于获取的物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了犯罪而犯罪”。

如果不从继发性潜意识犯罪动机的角度来分析,已经无法从正常角度来考量其行为的意义与目的。因为很多职务犯罪主体,其获取的物质利益已经无法用具体的数量来衡量,涉案金额高达千万甚至上亿。同时,相对于其担任的国家公职、社会地位与身份来说,金钱和物质利益严格来说对于职务犯罪主体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纯粹是数字的增加。例如,一些已经被绳之以法的省部级高官,早期的如广西的成克杰、江西的胡长清,最近的如上海的陈良宇等人。按照他们的社会身份和职务来说,金钱和物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是犯罪的主要目的,而正是继发型潜意识犯罪动机的驱使,这些职务主体仍然遏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继续在进行着自己的犯罪行为。如果从犯罪分类的角度来考察,这些职务犯罪行为已经从经济型犯罪转变为行为型犯罪,即犯罪行为过程即为犯罪主体的犯罪目的。在这种继发性潜意识犯罪动机的驱使下,职务主体不断地重复着自己的犯罪行为。

[1]闫强.论职务犯罪及预防对策[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

[2]沈小平.解读职务犯罪“年龄现象”——从班干部制度层面解读职务犯罪“年龄现象”[J].政府法制,2005(7).

[3]叶德武,肖杰.新形势下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矫正措施[J].钦州学院学报,2008(5).

[4]梅传强.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J].河北法学,2000(1).

[5]朱营周.潜意识与潜意识妇女罪[J].河南社会科学,2003(2).

DF792.2

A

1673―2391(2012)09―0152―02

2012—07—12

殷明,江苏警官学院。

公安部2006年度课题公科研(2006)166号。

【责任编校:周文慧】

猜你喜欢

人格结构犯罪行为潜意识
利用“短信嗅探”技术实施网络侵财犯罪行为的定性研究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论故意伤害罪入罪标准
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以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解读施蛰存《将军底头》
诱惑侦查合法性之认定及此措施下毒品犯罪行为的界定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