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留守儿童美育教育初探
2012-04-13陈露
陈露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加强留守儿童美育教育初探
陈露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对于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引导迫在眉睫,美育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也尤为重要。
留守儿童;美育;德育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家庭美育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分多聚少,沟通不够,未能尽到其监护人的职责,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效果又差强人意,更谈不上来自家庭的美育教育了。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问题。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渠道倾诉,需要亲人的安慰。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很少,关注程度远远不够。家庭美育教育,从现实上来说效果差强人意。那么承载着留守儿童第二监督者的学校教育就变得很重要。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2、学校美育
(1)课程安排上的重智轻德
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学校管理者很少像关注学生成绩那样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甚至学校的考评上也单一地以学生的成绩为准,加深了教师、学生意识中 “重智轻德”的观念。
(2)美育课程的缺失
在农村很多地方,因为自身学校师资的缺乏、资金的缺失等方面的原因,在思想品德课的完成效果上存在不少问题。在德育教育实施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对于广大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来说加强美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德育与美育的关系
德育教育是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美育则注重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和谐、平衡、健康,使情感的内容文明化,促进其理性和感性的沟通,让人的情感得以协调发展。席勒《美育书简》讲到,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心理疾病大大增加,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对精神施加深层的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在处理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时,美育较德育更能发挥作用,加强留守儿童的美育教育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最佳途径。
三、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针对留守儿童这一问题上,美育则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他们认识现实,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思想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能够得以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样也可以促进他们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还能调剂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美育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进入一种超越人我之见、超越功名利害生死的境界,获得终极幸福。美育也是情感教育,它的作用在于陶冶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为丰富,转薄而为厚,给人的高尚行为以推动力。这些品质正是留守儿童所需要的。美育对人的作用在于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美育还能够弥补科学的概念性、机械性、抽象性,使人生变得丰富且有意义。美育具有自由性、普及性、进步性,能给留守儿童的情感以抚慰,使他们的心灵纯洁高尚,进入温情的精神家园。蔡元培先生曾说世界有两方面: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现象世界就是物质世界,实体世界就是精神世界,就是人类心理和精神的最后依靠、归依。人不仅生存于物质世界而具有物质需求,人还有心理,有情感,有精神世界,渴望心灵有依靠。美育教育是实现世界观教育,以达到精神世界的途径,这是由美育的特点决定的。人人都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这些都是随人的生死祸福利害等而改变的。而美感则不同,美感的特点是无功利性、超脱性、普遍性。人们面对美的对象,决无占有它的念头,心理的美感是纯洁无杂念的,面对留守儿童心理的众多问题,美育教育提供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模式,都是如此,因此就能忘记人我的差别,而与美浑然一体,进入实体世界。美育对人生的意义在于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获得人生的终极幸福。可见,美育的目的在陶冶他们的感情,培养他们的高尚兴趣、道德情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外,蔡元培还明确讲过:“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相互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顾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智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认为,美育还能使人们养成宁静而强毅的精神。美感有两种,一为优雅之美,一为崇高之美,从容恬淡,超利害之计较,泯人我之界限,例如游名胜者,初不作伐木制器之想;赏音乐者,恒以与众同乐为快;这样的超越而普遍的心境涵养惯了,还有什么卑劣的诱惑,可以扰乱他么?崇高之美,又可分为伟大与坚强之二类;存想恒星世界,比较地质年代,不能不惊小己的微渺;描写火山爆发,记叙洪水横流,不能不叹人力之脆薄;但一经美感的诱导,不知不觉,神游于对象之中,于是乎对象之伟大,就是我的伟大;对象的坚强,就是我的坚强;在这种心境上锻炼惯了,还有什么世间的威武,可以胁迫他么?德育育品行,美育育内心。加强留守儿童的美育水平,因为美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
四、关注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更远的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根本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地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留守儿童不仅仅在品德上得到提升,更应在内心的思想上的到升华。有专家指出,同一个世界,同一片蓝天,农村孩子同样有接受艺术教育、美育的需求。“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目标,需要合理有效的措施推进和成熟配套的政策导向,更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真正意识到艺术教育和美育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希望美育教育水平的提高,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G410
A
1009-9530(2012)03-0133-02
2012-03-17
陈露(1982-)女,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