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通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2012-04-13王丽陈帅罗靖宇淮南师范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38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移动通信教学内容系统

王丽,陈帅,罗靖宇(淮南师范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安徽淮南 232038)

《移动通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王丽,陈帅,罗靖宇
(淮南师范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安徽淮南 232038)

针对《移动通信》课程现有教学内容的编排更新远落后于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且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程学习中既能系统地学习到基础的移动通信技术又能掌握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知识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精简教学内容对课程教学与实践项目进行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移动通信;教学改革;实践改革

引言

《移动通信》是电子通信类专业的重要主干课程,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其课程内容涉及面较广泛,理论知识抽象,实践课程内容单一,掌握难度较大[1,2]。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经过探索研究我们采用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教学与实践的改革[3,4]。

一、精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其通信系统也呈现了多样化和智能化。通信市场现在一方面以GSM标准为主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与之并存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目前就有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等多个标准[5,6]。目前移动通信系统已经从以前的模拟通信转变为数字通信,3G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现在又开始向4G发展,为了让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及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等有一个较系统全面的认识,移动通信课程内容的编排要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教材的选用也要考虑实用性和知识编排的合理性。

根据通信时代发展的需要,精编教学内容。首先要筛选删除掉一些已经退出通信行业发展历史舞台的内容,如模拟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系统中曾出现过的无线电寻呼系统等一些被淘汰的知识。在进行基础知识介绍(第一章概论)时,主要介绍目前市场存在的一些移动通信系统,从民用的蜂窝通信系统到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让学生全面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和用途。其次介绍移动通信基本技术: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第二章)要紧紧围绕目前实际系统所采用的数字调制技术进行讨论,让学生知道不同的通信系统需要采用哪些不同的调制技术,这些调制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应用的优势,并与学生展开讨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拟采用的数字调制原理与技术,如MIMO-OFDM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分别从理论和工程估算两方面进行讨论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第三章),通过这章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移动信道在不同环境下的传播损耗中值计算与基站选址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基站的地理位置有怎样的特点。简要介绍几个通信系统中常用的抗衰落技术(第四章),重点讲解3G通信系统中常采用的关键抗衰落技术RAKE接收技术的原理及实际应用。最后讲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关键技术组网技术,讲解这章时先从理论上讲解组网需要考虑的五个方面,再从实际工程的一个组网案例中结合理论知识与学生展开讨论。最后三章分别讨论了目前使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五章GSM和第六章CDMA系统)和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第七章)。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对移动通信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都有了较系统较全面的了解。这样的教学内容调整不仅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术逻辑,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制定一套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多媒体软件动态地呈现教学内容

移动通信课程具有内容广泛,信息量大的特点。其中除了有数学公式的推导,还有大量的各种通信系统网络构架图,系统终端结构图,数据处理流程图等。采用板书的形式不仅教学的效率低,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因此要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教学,这样可以直观地给学生展示理论仿真图,网络结构图,目前比较高端的通信设备结构图,还可以动态地展示一些通信系统组网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与理论计算的结合点。

2.开展通信专业和职场规划的讲座

为了让学生了解到通信专业的技术发展前沿,了解通信市场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动向,利用各方面关系联系相关专业的教授专家和相关企业家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来为学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和职场规划讲座。一方面针对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特点,新技术的生存时间变得短暂,而核心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为学生安排一些关于移动通信新技术及最新发展动向的专题式讲座。如“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专题讲座,专家重点讲解了物联网产生的背景和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与该领域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还为学生展示了一些他们团队已经研制成功的科研成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前沿。另一方面针对就业问题邀请与我校有长期合作的优秀青年企业家开展一些有关通信行业的职场规划讲座,请他们以身传教,为学生讲解了通信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人生规划,及如何就业等一些热点问题。

3.组织团队讨论式教学

团队讨论式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主观能动性。例如《移动通信》课程的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就目前存在的CDMA2000、WCDMA、TD-SCDMA三种典型的3G系统展开讨论。提前给每个小组布置各自的预习任务,要求各小组同学一起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材,列出大纲,组织演讲报告。上课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并同时可以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做简要讲评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学生通过阅读资料、相互讨论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让学生较好较快较全面地领会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

1.实验室实践环节

实验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验证实验固然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要多增加一些难度适中的综合性实验。如基于移动通信实验台的DSP二次开发实验,只要将DSP仿真器和计算机连接,安装驱动,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就调制解调、直扩解扩等实验进行自主开发。这样就改善了以往实验箱只能做验证的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些手机常见问题的维修实验,如手机进水的处理技巧,手机摔过后的常会出现的天线折断、外壳损坏等问题的处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知识应用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与实践环节

由于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有限,而随着通信产业发展迅速,设备更新也是很快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跟上时代的发展,学校创造条件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外界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学院每年都会安排一家公司与学校合作完成学生的实习环节,公司提供设备和技术顾问,学校提供场地,学生各自选择自己的实习课题,并完成从查资料绘制电路原理图,到选择元器件,再到封装焊制电路板,测试数据,最后写出分析报告。整个过程公司的技术人员会全程指导,最后由公司人员与实习老师同时给学生的实习作品打分。学生通过自主完成这些小电子产品的整个制作过程,对每一个制作环节都有所了解,这样的实习经验为将来毕业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1]王华奎,李艳萍,张立毅等.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吴伟陵,牛凯.移动通信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啜钢,王文博,齐兆群等.移动通信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11(4):85

[4]王金龙,蔡跃明.“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4):32-33

[5]李建东,郭梯云,邬国扬.移动通信(第四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6]何希才.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G642.41

A

1009-9530(2012)03-0099-02

2011-09-18

王丽(1983-),女,淮南师范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移动通信教学内容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ZC系列无人机遥感系统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浅谈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探究集约化理念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中的运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