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

2012-04-13颜瑞萍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2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7期
关键词:鸭疫养鸭雏鸭

颜瑞萍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浅谈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

颜瑞萍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随着诸城市养鸭业的逐年增长,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本市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控制和消灭本病,对于促进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该病防治工作的体会。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为鸭疫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为小杆菌,有的呈椭圆形,有荚膜,瑞氏染色见有少数菌体两端浓染。该菌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菌落不溶血,呈小露珠状。在普通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绝大多数鸭疫巴氏杆菌在37℃或室温下于固体培养基上存活不超过3~4d,4℃条件下,肉汤培养物可保存2~ 3周。55℃下培养12~16h即失去活力。在水中和垫料中可分别存活13d和27d。

2 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在秋冬之交和春夏之交。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发生于1~8周龄的雏鸭、雏鹅。尤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成年鸭罕见发病,但可带菌,成为传染源。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等都是重要的传染途径,育雏舍密度过大、换气不畅、潮湿、营养不良都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3 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3d,有时可长达7d,幼鸭发病较急,常在应激条件下突然发病,且未见明显症状而很快死亡。病程稍长的病鸭嗜睡、精神沉郁、离群独处、食欲减退或废绝,摇头缩颈,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眼、鼻流出分泌物,眼被污染,两腿无力,运动失调,有的出现神经症状,阵发痉挛,排黄绿色恶臭稀粪。少数病鸭表现跛行和伏地不起等关节炎症状。1~2月龄的雏鸭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不断鸣叫,共济失调,有时转圈,有时后退,发育不良,逐渐消瘦,衰竭死亡。因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一般为10%~ 30%,高的可达50%以上。

4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的病变为全身脱水,肝脾肿大。病程稍长者,浆膜面上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主要表现为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包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肿明显大于正常,呈土黄色或灰褐色,质地较脆,表现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膜,容易剥脱,出现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腹部气囊后部出现有黄白色的干酪样渗透出物,有的出现输卵管炎和关节炎。

5 诊断

在兽医临床中,一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可采取镜检和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手段,在细菌分离培养时,可用血液培养基培养再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进行鉴定确诊。

6 防治

预防本病首先应改善鸭舍卫生条件,注意干燥、防寒,降低饲养密度,勤换垫草,最好采取网上养育和笼养,提供优质全价饲料和洁净饮水。有试验证明,给7日龄雏鸭皮下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苗,1周后可产生坚强免疫力。药物治疗也是控制肉鸭发病与死亡的重要措施,发病初期在每500kg饲料中拌入林可霉素粉200g+大肠金(头孢噻呋)100g,饮水中加入神奇(杨树花提取物),每1升水加入本品1ml,自由饮用,连用3~5d,能有效地控制死亡,但一定要注意耐药问题,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促进康复。

7 总结

要重视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相结合。近几年来我国养鸭业发展较快,鸭病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很多细菌、病毒产生了抗药性,发病后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雏鸭8日龄皮下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苗1ml,第3周龄再加强免疫1次,或4日龄皮下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二联灭活菌。此外,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如冷天鸭群避免淋雨)和外伤也会减少本病发生的机会。

(2012–03–20)

S858.32

B

1007-1733(2012)07-0055-01

猜你喜欢

鸭疫养鸭雏鸭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周三根:养鸭走上脱贫致富路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浅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治疗
4株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微生物发酵菌养鸭的基本模式及其技术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