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2012-04-13宋玉波吉林省扶余县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心131200李雪平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吉林松原
宋玉波 (吉林省扶余县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心 131200) 李雪平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松原)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宋玉波 (吉林省扶余县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心 131200) 李雪平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松原)
自从1935年发现第一个磺胺类药物白浪多息(prontosil)以来,已有近70年的历史,先后合成的这类药物有成千上万种,而临床上常用的不过20多种。虽然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各类抗生素不断发现和发展,在临床上逐渐取代了磺胺药。但磺胺类药物仍具有其独特的优点: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消耗粮食,国内能大量生产等,特别是甲氧卞啶和二甲氧卞啶等抗菌增效剂的发现,使磺胺药与抗菌增效剂联合使用后,抗菌谱扩大、抗菌活性大大增强,可从抑菌作用变为杀菌作用。因此,磺胺类药物至今仍是畜禽抗菌感染治疗中重要药物之一,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磺胺药的性质
1.1 理化性质 磺胺类药一般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水溶液呈碱性。
1.2 化学性质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是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由于所引入的基因不同,就合成了一系列的磺胺类药物。它们的抑菌作用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是:(1)磺胺酰基上的一个氢离子如被不同杂环取代,可获得一系列内服易吸收的用于防治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例如磺胺嘧啶和磺胺甲悪唑等;(2)磺酰胺基对位的游离氨基是抗菌活性的必需集团,如氨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酰胺化,则失去抗氧活性;(3)对位上的氨基一个氢原子被其他基团取代,则成为内服难吸收的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类,例如酞磺胺噻唑等。
1.3 作用机理 磺胺药是通过干扰敏感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繁殖的。对磺胺药敏感的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不能直接从生长环境中利用外源叶酸,而是利用对氨基苯甲酸(PABA)、喋啶和谷氨酸,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再经二氢叶酸还原酶还原为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辅酶,参与嘌呤、嘧啶、氨基酸的合成。磺胺类的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结构极为相似,能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最终使核酸合成受阻,结果细菌生长繁殖被阻止。
2 生产上应注意的问题
2.1 应注意的问题 (1)对氨基苯甲酸(PABA)对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和力较磺胺类大5000~15000倍,因此,应用磺胺类时,必须要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次常用加倍量,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抑菌浓度。(2)在脓液和坏死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可减弱磺胺类的局部作用,故局部应用时要清创排脓。(3)局部应用普鲁卡因时,普鲁卡因在体内可水解生成对氨基苯甲酸(PABA),亦可减弱磺胺类的疗效,所以不可与普鲁卡因同时使用。
2.2 不良反应 (1)急性中毒。多见于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表现为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痉挛性麻痹、呕吐、昏迷、食欲降低和腹泻等。严重者迅速死亡。牛、山羊还可见物障碍、散瞳。雏鸡中毒时出现大批死亡。(2)慢性中毒。见于剂量较大或连续用药超过一周以上,主要症状为:难溶解的乙酰化物结晶损伤泌尿系统,出现尿结晶、血尿和蛋白尿等;抑制胃肠道菌丛,导致消化系统障碍和草食性动物的多发性肠炎等;造成机能破坏,出现溶血性贫血、凝血时间延长和毛细血管渗血;幼畜及幼禽免疫系统抑制、免疫器官出血及萎缩;家禽慢性中毒时,见增重减慢,蛋鸡产蛋率下降,蛋破损率和软蛋率增加。
2.3 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 (1)充分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排出;(2)选用疗效高、作用强、溶解度大、乙酰化率低的磺胺药;(3)幼畜、杂食或肉食动物使用磺胺药时,易与碳酸氢钠同服,以碱化尿液,促进排出;(4)蛋鸡产蛋期禁用磺胺药。
3 小结
磺胺类药物在畜牧生产实践中,之所以大批量的使用,是因为磺胺药物的价格低,疗效显著被许多养殖户所信赖,因此在动物防疫治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2–07–09)
S859.79+6
B
1007-1733(2012)07-00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