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族传统舞蹈解读

2012-04-13杨莉川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黎族祖先舞蹈

杨莉川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海南 海口 570203)

舞蹈是人们以肌体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毛诗正义》云:“情动于中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黎族传统舞蹈,根据内容的意涵,一般分类三种类型:一是祭祀类舞蹈。黎族先民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生活,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凡事都要祈求神灵的保佑,于是产生了祭祀舞蹈。这类舞蹈以《老古舞》最具代表性。二是生产生活类舞蹈。劳动创造了人的自身,创造了社会物质,也创造了舞蹈艺术。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舞蹈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艺术再现。《舂米舞》在这类舞蹈中最有特色。三是娱乐类舞蹈。它们多为广场群众舞蹈,如最为流行的《打柴舞》,最受群众欢迎。

黎族传统舞蹈的动作技巧主要来自对动物动作的模仿和对生产生活动作的提炼它们的基本艺术形式是歌舞乐相结合,这也是我国舞蹈的共同特点,在黎族舞蹈中表现更为明显。笔者于此,将上述三类舞蹈代之作略加论述。

一、 《老古舞》

(一)古老舞的内涵。《老古舞》亦称告祖先舞,广泛分布于黎族聚居的地区。它源于黎族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祭祀祖先跳老古舞。凡人患病做恶梦或有不吉利之事发生,都要“告祖先”,求祖先除灾解难保佑平安。如果没有发生特别事故也要每三年全村举行一次“告祖先”的活动,跳老古舞。

据细水乡白水港村委会罗帅村老艺人王必英(1925年生)口述:“古”就是很久的意思。听老人们说:老古舞在本村已经传了十几代了,到我们这代可能有十五至二十代。此舞也叫做“愧董笼”(意为“拜古面”,即祭拜死去的老人)。老艺人王国球(1932年生)介绍了一个关于此舞由来的传说:“很久以前,罗帅村有一个人,十分孝敬自己的父母,家里日子过得十分幸福快乐。有一天,他的父母不幸双双去世。此人回想起以前父母健在时的快乐日子,十分悲伤,哭了几天几夜。为了让父母在阴间也能像活着时在人间一样幸福快乐,他在祭拜父母时便跳起《老古舞》。以后此舞便在本地代代流传”。古时的细水乡,几乎村村的黎族人都会跳此舞。

跳《老古舞》,参加人数都在十二人以上,越多越好。老古舞由村老主持。老古舞的情节有起师、开阙、搀嚷、走洪围。起师意为告祖先仪式开始,由村老站在祭台前敲大鼓念咒语:“大鼓呀大鼓,今天请你把各位祖先神灵招来跟我们团聚吧”,接着带众舞者围着四个舂臼绕行,称为“走四”,表示请东西南北四方的祖先神灵归来,手持鲤鱼灯、灯笼等舞者在前照明带路。开阙意为活着的亲人崇敬的迎接祖先神灵归来。村老带舞者绕着6个舂臼转圈,表示迎接的路途长远。挽嚷意为活着的人与归来祖先神灵同乐。围着排成两行的12个舂臼追逐玩耍,并表演点种山拦(一种旱糯米稻)、舂米、狩猎(猎人和装鹿者表演)、捕鱼(丑角铺鱼,边放竹篓边漏掉,引人发笑)丑角用草绳表现交配动作,追逐女性,引人发笑。戴面具者装疯卖傻,代表祖先神灵归来与活着的亲人同乐。其他参加的村民随着锣鼓点跳抛手舞、踢脚舞,时有唱山歌助兴。走洪围意为送祖先神灵归去。点燃场上竹子顶上的香,在场地四周点烧柴火,灯火通明,长老带着众人绕着门字型的竹排蜿蜒穿行,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最后解开缚在竹子上的结,表示祖先神灵已为之消灾解难。

(二)《老古舞》的文化特征。其一,原始舞蹈的特征。老古舞源于古代黎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从混沌状态的原始艺术萌芽发展而来,舞蹈动作是对原始生产、生活的模仿。如种山栏、捕鱼、狩猎、舂米等是黎族人民在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特别是舞蹈的性爱动作表现了原始人类对生殖的崇拜。

其二,以人体动态保存和表现文化的特征。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靠声音、手势、体态传情达意,它成为语言、文字的一种符号,肢体成为文化的载体,意识观念都在舞蹈中得到反映。

其三,群众之间直接进行传承的特征。老古舞是群众性的活动。舞蹈的技艺都是在实践中学习而得,不靠文字、不靠专门的舞蹈课教授。集体舞蹈一般都步法简单、动作易学,表演时便于和谐一致。

(三)《老古舞》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其一,《老古舞》传递着原始社会以来人类繁衍、生产和生活、宗教教信仰等许多重要信息,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其二,《老古舞》又是以祭祀仪式为平台,追念先祖,安抚人心,体现对人性的关怀,有助于社会和谐。老古舞是群众自娱性活动,参加者共同投入,舞得愉悦,观者快慰,皆大欢喜,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陶冶,增强本民族的团结和内聚力。

二、 《打柴舞》

(一)《打柴舞》的内涵。《打柴舞》源于古代的丧葬活动。清《崖州志》记载:“丧葬,贫则吃茶,富曰作八,……作八必分花木,跳击竿。”跳击竿即打柴舞。

黎族人民一向十分敬重老人,老人谢世,乃人生一件大事,葬仪是甚为讲究的。谁家死了人,首先是鸣枪报丧,也有托族里人四处奔走报丧,一家噩耗,全寨人停止一切活动,男女老幼都集中到死者家中悼念,并带上米、酒、鸡等食物与死者家人一起操办死者葬礼。在停棺期间,村民们为其“守灵”,守灵时间短则二、三天,长则十日半月,每天通宵达旦唱着悼歌,追述死者的功德,寄托对死者的怀念。有一道悼歌唱道:“丢下你的妻房,你去得这样匆忙,你的脚痕留在田埂和山岗,又把血肉化作肥沃的土壤,,你死别呆在大树旁,免得大树倒下把你伤,亲人在阴间要多保重,免得我为你挂肚断肠。”除唱悼歌外,许多地方还跳打柴舞。舞蹈是人们情感的进一步抒发。黎族葬礼跳打柴舞的含意,一方面是表示送行死者到极乐世界,另一方面是抚慰生者,驱除守灵期间的寂寞气氛,鼓舞生者的生活信心。传说古代有一位峒主死了,他两个儿子阿腊和阿发破例停棺22天,举行隆重的丧礼,整天锣鼓喧天。锣鼓声震动了汉人官府,派兵来追查,阿腊和阿发被迫抬棺转移至山上,村民为解除寂寞、驱冷、防御野兽袭击和解除失去亲人的病苦,以及慰藉死者灵魂,他们便用木棍敲打起来,边唱丧歌边在木棍间来回跳跃吆喝。如此一来,驱跑了爱食死人尸体和伤害守灵人的恶兽,又减轻了死者家人的病苦和解除抬棺人、守灵人的疲劳和寂寞。从此之后,黎族每当有老人去世时都敲锣打鼓跳起《打柴舞》,久而久之,逐渐形成民间一种习俗世代相传。

《打柴舞》是在村场上举行。地面平行放置两根粗柴杆,两杆间距3米,在两根粗杆上横放三至五对木条。跳舞时,木条两端分别由两人相对执着,作上下、左右、分合、交叉击拍。舞者在木条间跳各种动作。动作主要来自对动物动作的模仿和对生产生活动作的提炼。打柴舞中有青蛙步、鹿步、黄猄步、猴子步、乌鸦步等等。最有特色的是猴子步和乌鸦步。舞时四个条柴者将两条圆木扛于肩上,然后平行架上两条小圆木摆成“井”字,有四人握两端,有节奏地进行分合击打,一人手拿谷物在“井”字形上方一摇一摆引诱猴子来吃,舞者则模仿猴子去偷“谷物”,在一张一合的惊险击打中,快速地在“井”字口跳跃,躲过小圆木的夹击。动作滑稽,引人发笑。乌鸦步是模仿乌鸦在展翅飞翔,并学乌鸦叫,场面热烈、壮观。打柴舞中的磨石步、筛米步、确砍柴步、爬山步等都是从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动作中提炼而来的。

《打柴舞》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但舞蹈动作越来越丰富,歌舞乐三者结合形式也不断完善,除以击木为跳舞节奏外,还以唎咧、口弓、铜锣、独木鼓等黎族特色乐器奏乐配合,特别是唱悼词的内容更教人回味无穷。

《打柴舞》解放前只是在黎族丧事葬礼仪中跳的祭祀舞蹈。解放后经过广大舞蹈工作者的努力,在保持原来民间舞蹈特色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推陈出新,将这一丧葬习俗舞蹈,赋予赞美新生活的内容,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和欢迎,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

(二)打柴舞的艺术特征。其一,群众性的特征。打柴舞是民间舞蹈,是由黎族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流传,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无论男女老少均可参加。

其三,流传中变异的特征。大凡民间舞蹈都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绝对的变异性。打柴舞也一样。因为它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人们为的不断修改、加工,以求完善。另外,舞者的舞蹈水平也会使它变样。为了适合各种场合的表演需要,民间艺术也对它不断的修改变革。如打柴舞原来是在丧葬场合跳的,后来艺人又把它改造为在节庆集会场合也跳,它的音乐和歌唱曲调也有变化。有一首新的唱词是:

三月的五指山百花放,

三月的万泉河在歌唱,

山欢水笑真热闹啰,

五指山处处胜达达(好得很之意)。

五指山的锣鼓震天响,

三月的姑娘最漂亮,

亚妹歌声甜又甜啰,

2.细菌分离。无菌取典型病例的肝组织接种肉汤,37℃培养24 h,转接种ss培养基,37℃培养24 h,可见红色、圆形、边缘整齐、湿润的菌落,取典型菌落制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短杆菌。将病料接种于麦康凯琼脂或伊红美蓝琼脂上,37℃培养16~24 h,大多数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呈红色,或者在伊红美琼脂上为黑色并有金属亮光则可做出初步判断,然后可进—步做生化、血清学鉴定。

阿哥的舞姿多潇洒。

只因有了好光景,

欢乐的歌声胜达达!

三月的黎山百花香,

三月的情歌醉满山,

阿妹心里甜如蜜啰,

只因有了心上人。

妹爱阿哥勤致富,

哥爱阿妹胜达达!

《打柴舞》在流传中变异,越变歌越甜,越变舞越美,越变参加者越多,现在打柴舞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舞蹈精品。

(三)打柴舞的价值。其一,娱乐作用。舞蹈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娱、娱神、娱人以及表情达意需求而创造的以人的肢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的艺术。打柴舞也不例外,它原产生于丧葬的活动中,为了驱除守棺的寂寞和痛苦,便以扛棺材用的木条拍打节奏而跳起舞来。跳打柴舞时还唱悼念死者的歌谣,表示把死者的灵魂送上天堂享福。后来,民间艺人将祭祀性质的打柴舞改造为广场性舞蹈,它的娱乐作用更是显而易见。

其二,健美作用。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塑造美的艺术形象,对锻炼人的体型和促进人的健康都有作用。打柴舞解放后曾多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优育运动会,被誉称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其三,陶冶情操的作用。《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从之”意思是说,诗、歌、舞都有陶冶人的心情作用,舞蹈可以解除烦恼,它还表达人的思想情感,起着语言的作用,叫做舞蹈语言,与人交流感情,感化人心,移其性情。

三、《舂米舞》

(一)《舂米舞》的内涵。《舂米舞》,黎族称“太沓”,“太”是霹或舂的意思,而“沓”就是臼,合即“舂臼”。

相传,古代黎族有一位十分富有的大头人,为了显示他家财盛相旺,儿媳成群,特地嘱咐在他百年之后,“摇柴”(葬礼)期间的舂米劳动,必须由他的儿媳们承担,并且要穿上最漂亮的大服(丧服),好在众多乡亲面前炫耀媳妇们的年轻漂亮、家庭的富有。后来,家人就按照他的嘱咐做了。久之,后人效仿,舂米舞成为黎峒中为德高望重的大头人举行隆重的葬礼仪式。葬礼一般二七一十四天,在这十四天中,天天都有亲朋前来凭吊,本家本族的男女一概不得外出,家人要宰牛杀猪,款待来宾。特别是出殡那天,所有远近亲戚大小都来送殡,而且都要在死者家中喝丧酒。这期间,所需的米全部依靠人工舂脱谷壳。这项紧张而辛苦的劳动,必须要众多的妇女也不能承担,她们日夜轮流舂米,才能保证众多参加者在十四天丧期内的吃饭问题。妇女们在每天紧张而辛苦的劳动中,为了清除彼劳,大家便有节奏地轮流击舂,以达到劳动中调节情绪,减轻劳累的目的,慢慢地便形成了这种节奏感很强的民间舞蹈。

舂米也是古代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过去,黎族聚居的山区,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常以舂米的声音传递信息。不论是丧事、婚事、招众议事,都以击舂臼的声音通知族人,族人只要听到舂臼的声响就赶来集中。

《舂米舞》以杵臼击打的音响与节奏为伴奏。由舞者二人或四人、六人为伍,用舂杵交替击打臼桶的不同部位,使之发出悦耳的声响。舞者模仿舂米劳动的动作表演,以双臂上下挥动、双腿和上身有节奏的扭动和摇摆,表现各种优美的姿态:基本步法有蹲起步、跳蹲步、踏地步、左横移步、左跳移步、跳上步、连跳步等。舂杵的舞法:执舂杵、舂臼心、舂击左右内壁、舂臼上沿、横撞臼外壁、平拍击外沿、横舂击臼外沿、横敲臼上沿、拽击臼上沿、斜击上沿、斜舂左内壁、斜舂右内壁等。舞时由年长且有经验丰富者为领舞,其他人随之变化动作和击点,时而顺时针方向、时而逆时针方向移位。

民间艺人不断将其舂米舞加工提高,舞姿不是照搬舂米劳动的动作,而是将其美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以民族传统器乐演奏,舞蹈演员边唱民歌边舞。常唱的民歌是《舂米谣》:

咕咕咚咚把米舂,

舂米臼声处处响,

谁见黎寨断臼声,

谁见黎家断人情。

咕咕咚咚把米舂,

舂米臼声处处响,

过去家家无米臼,

舂得舂臼通了空。

咕咕咚咚把米舂,

舂米臼声处处响,

如今粮米大丰收,

舂米声声多欢畅。

(二)《舂米舞》的价值。其一,《舂米舞》曾两次晋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得好评。黎族舂米舞的艺术特征是歌、舞、乐三位一体。歌言意、舞其容、乐助兴。

其二,历史价值。它是黎族原始社会生活的体现。舂米是黎族生活中最基本的劳动之一,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舂米由现代的舂米机所取代,舂米舞成为黎族原始舂米劳动和生活的活化石。如今年轻人对人力舂米已不知道为何物,舂米舞给人们留下历史的记忆。

其三,艺术价值。原始的舂米劳动,劳累又辛苦,没有任何艺术可言,而舂米舞将舂米的简单动作加以美化,搬上了文艺舞台,成为黎族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

其四,娱乐作用。过去繁重辛苦的舂米劳动化为舞蹈之后,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品,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它经常在传统节日或欢庆场合表演,给人以愉悦。

黎族传统舞还有《婚礼舞》、《咚铃伽舞》、《面具舞》、《共同舞》、《招魂舞》、《面龟壳舞》和《打碗舞》等,由于篇幅有限,只是提及,不作论述。

猜你喜欢

黎族祖先舞蹈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乌龟:想不到祖先最早是“宅男”
学舞蹈的男孩子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始祖鸟不是鸟祖先
我们的祖先是条鱼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