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技信息工作现状与发展设想

2012-04-13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科技服务信息

李 莉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3)

科技信息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和源泉,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管理,服务治黄科研工作,是治黄科研信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黄科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河流泥沙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机构,为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为我国水利科学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1]。 与此相应,黄科院的科技信息工作部门,始终围绕治黄科研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为黄科院各项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技信息支撑和重要保证。

1 黄科院科技信息工作现状

黄科院科技信息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是档案资料室。 作为科研单位的图书资料管理部门,其基本职能是搜集、收藏、整理、保护图书情报资料,为本单位的业务人员提供业务学习和学术研究的支持[2]。 目前,黄科院的科技信息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科技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

信息资源是科技信息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信息资源收集整理是信息工作的基础任务。 黄科院十分重视科技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与黄科院治黄科研相关的科技文献资料。 一是院档案资料室围绕治黄科研工作这个中心,根据院各研究所室业务工作及研究方向,订购了专业性科技期刊 (如 《中国水利》、《泥沙研究》、《人民黄河》、《水科学进展》等)共计40 多种;交流科技刊物30 余种。 根据治黄科技工作的需要,及时补充购买黄河水文资料及其他参考资料。 二是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征集、接受院内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科研成果(如报告、专著、论文等)文献信息。 三是积极收集整理离退休治黄老专家捐赠的科技文献(如,原黄科院老领导、老专家仝允杲、吴以学、李华群等捐赠的有关水土保持、河流泥沙等方面的科技图书资料数百册)。 这些图书出版年代上起20 世纪60 年代,下至近期。 由于收藏年代较久,有些文献资料已是稀世珍品,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特别是对黄河泥沙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科研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管理人员对收集的科技文献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使之上架,提供读者阅读、利用。

1.2 科技信息的报道与交流

科技信息的报道与交流是科技信息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院科技处、档案资料室及其他部门,通过院内部办公网络,及时上网报道我院科研动态、项目进展情况、科技成果、新到科技图书期刊目录及科技档案资料目录,为治黄科研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科技信息涉及治黄科研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广大科研人员的参与配合,以保证科技信息的广泛性、实效性、价值和效果。 为此,黄科院设立了科技信息奖励基金,对于提供科技信息并在网站上发布的人员,每年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便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参与科技信息工作的积极性。 据统计,黄科院每年在网上发布的科技信息达数百条。

1.3 开展科技宣传工作

黄科院注重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内容包括:(1)开展河道治理、水库运用、泥沙基础研究、水土保持GIS 应用、防汛新材料、水管理体制改革、水权转换、水资源保护利用、堤防隐患探测、潼关高程控制、放淤试验、水轮机磨蚀与防护、除险加固技术等方面的宣传报道;(2) 组织历届黄河国际论坛宣传页及展板材料,主要内容包括成果介绍、科研平台建设、模型黄河建设、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发展规划及合作意向等;(3)组织国家“948”项目宣传材料;(4)组织黄河科研工作座谈会宣传材料,内容包括近期治黄重大科研成果展等。 通过以上工作,宣传了黄科院的科研成果,扩大了黄科院在水利界的影响力,同时也赢得了与国内外同行进一步加强合作、增进了解、共同发展的机遇。

1.4 科技信息的开发与利用

黄科院档案资料室现存档案1 万多卷(其中科技档案5000 卷),中外文科技图书1 万多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近2 万册,科技资料3 万多册。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现有科技信息在治黄工作中的作用,信息管理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 科技图书、期刊实行开架阅览,定期在网上公布新资料目录。 近年来,黄科院购置了综合档案管理软件(网络版)及配套设备,利用院局域网开通了网上档案资料目录查询系统,以方便用户检索。 长期以来,该室把牢固树立为科研一线用户读者服务作为信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真正把为读者服务作为职业道德的核心落实到治黄科技信息工作中去。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尽职尽责,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以满腔热情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对待用户和读者,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信息的开发方面,完成了《黄河志.科研篇》、《黄科院大事记》的编写,每年按要求完成《黄河年鉴》中治黄科研部分的编写任务。

1.5 推进信息化建设

黄科院对科技信息工作十分重视。 为了充分引进和开发使用外部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黄科院与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信息处签订了资源共建和有偿服务协议,黄科院拥有黄委档案信息处所有信息(包括期刊全文数据库、档案及图书数据库等)的查询权限。 黄科院还开发了科技信息管理平台,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手段,加强了对科研全过程的管理,为规范科研管理行为、及时掌握有关科研信息、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逐步实现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政务化公开。

2 黄科院科技信息工作发展设想

创新是各项事业永葆生机的源泉。 科研单位的图书资料室在管理工作上也必须不断改进、创新[3]。进入新世纪以来,黄河水利委员会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黄之路,治黄科技工作在治河方略、应用技术基础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4]。 目前,治黄科研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当今社会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推进, 向治黄科技信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只有立足本职工作,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为开创治黄科技信息工作新局面[5]。 基于此,笔者试对黄科院科技信息工作提出以下发展设想。

2.1 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现代化管理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获取科技信息的速度和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依靠传统的方式,很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而要为治黄科研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快、更精、更全、更准的科技信息服务,就必须转变服务观念,利用现代化的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 为此,在管理手段上,应确立信息管理的中心地位[6],建立档案信息全文数据库,尽快开发、完善信息管理软件及配套设备,在院内实现查询利用网络化,达到科技信息资源的实时、充分共享。 应努力实现科研单位科技档案信息多媒体化。 多媒体化和多元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特点是存储量大、传播速度快、信息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检索方便、成本低廉、普及性强等。 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子出版物的迅速发展,科研单位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多种媒体汇集的电子阅览室,使读者可以获取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效地实现信息服务现代化。

2.2 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充分利用科技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治黄工作,是科技信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科技信息工作必须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深化服务方法和服务形式,把信息研究、技术服务、信息资源建设推向更高、更深的层次。 为此,应紧密结合院科研项目,加强对数据库文献信息的深度发掘[6],向科研业务部门提供经过编研加工后可以利用的科技信息,以减少使用者查阅的时间消耗。 应在原有科技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开发一些深层次的专题档案资料编研成果。 这种形式的档案资料开发针对性强,能够引起科研人员的兴趣和关注,对科研工作起到较大的参考作用,大大的节省专业技术人员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科技档案资料的信息资源,使科技档案信息直接服务于治黄科研。

2.3 加强治黄科研成果的宣传报道

建议创办黄科院公开科技刊物或与兄弟单位协作合办科技期刊,加强对治黄科研成果的传播,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治黄科研工作的交流平台。 并利用刊物,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培养科技人才,促使其快速成长。 还可以通过刊物向外界报道、传递黄科院的科研信息,增进与国内外水利界的交流与合作。 还应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科技信息门户网站,并使科技信息门户网站超越只提供信息服务的定位,为治黄科研工作提供及时的推广宣传服务。

总之,黄科院科技信息工作应当由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向提供情报加工和知识服务,主动为治黄科学研究机构提供推广宣传报道的信息平台,提供广泛的治黄科技情报发布、交流服务转变,使治黄科研成果为国家的水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4 加强科技信息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人员素质是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决定性因素。 信息时代要求科技信息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更要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筛选和判断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加工处理能力、消化吸收并创造新信息的能力等。 随着信息网络化技术广泛应用,图书资料馆室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6],而管理服务人员的结构、状况必然会出现种种不适。 这种状况在黄科院也存在。 目前,黄科院科技信息部门存在人员队伍老化、人才稀缺、人员学历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已与科技信息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因此,应尽快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保护机制,优化组织结构和人员布局,积极培养和引进从事信息分析、研究,精通外语和计算机网络知识、技能的高素质的科技信息专业人员,以确保进行全方位的、高层次的治黄科技信息服务。 原有人员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知识,通过在职进修﹑报读学位﹑参加学术研讨会议﹑讲座﹑短期培训等形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层次﹑全方位﹑复合型的图书资料信息情报管理人才[6]。 双管齐下,多策并举,以保证黄科院科技信息服务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黄科院科技信息工作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多年来累积了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并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模式,为我国的水利建设和人民治黄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但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对科技信息工作的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等方面也提出来新的要求和标准。 因此,治黄科技信息工作必须认清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全面的总结工作经验,系统分析工作现状,明确思路,谋求发展,用自己出色的工作为我国水利事业和黄河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1] 李文学, 赵文林.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50 年科研发展回顾[J]. 人民黄河,2000(9):1-4.

[2] 安丰艳. 对科技馆图书资料工作的几点认识[J]. 科技风,2012(3):35-35.

[3] 张玲. 科研单位图书资料室的管理工作[J]. 新教育,2009(6-7):107-108.

[4] 佚名. 治黄科技工作实现五大突破[J]. 治黄科技信息,2004(6):14-14.

[5] 葛丽荣. 治黄科技信息工作创新探讨[J]. 治黄科技信息,2005(2):31-32.

[6] 曹亮. 网络冲击下的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1):127-128.

猜你喜欢

科技服务信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科技助我来看云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科技在线
订阅信息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展会信息